來源:健康時報網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陳龍飛)“上海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前兩天的發布會,還特意邀請了‘上海600号’的精神專家給大家講,如何在疫情期間不抑郁。”3月24日晚,因疫情被封控在小區的陳海(化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瞬間覺得上海還挺有新意的,除了保障物資供應,還擔心居民心理健康。”
“宛平南路600号被戲稱為上海最後的家底”,這是謝斌在3月22日發布會的開場白,談到本輪疫情大家有焦慮和擔憂,他表示“今天我到這裡來,大家完全可以對上海這次抗疫有底氣”。
本輪疫情導緻的心理問題與以往不同的,主要跟生活受到的影響有關。不同的人群,生活受到的影響是不同的。謝斌建議,對于普通市民,無論在“決賽圈”内外,心理調适有四個重點:有盼頭、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有盼頭,就是把不确定轉化成确定性。了解防控的各種要求,包括如何去測核酸、如何居家辦公、上網課等,心裡有底就可以大大減輕焦慮情緒。
有放下,就是要學會接受現實,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很多事被耽誤了,肯定心煩。與其抱怨抵觸,不如順勢而為,給生活做個減法。靜下來,享受慢生活,哪怕每天就是發個呆,也一定會有收獲。
有自律,就是即便每天隻能在家裡、在小區裡,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過潦草。神清氣爽的狀态不僅是對自己的褒獎,也是對家人的愛護和激勵。自律,也包括遵守防控相關要求。不找事、不添亂。
有念想,就是無論當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來,想象幸福的時光,并且堅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懷着念想,把每天作為蓄積力量的機會,為美好未來一點點做好準備。
謝斌表示,面對這些天新增感染者人數較多,一些市民朋友可能也會産生恐慌緊張情緒,是正常的反應,但不用過分恐慌。隻要想想,兩年來,對疫情是否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是否不斷更新了對付它的辦法?診療效果是否已大大提高?答案都是肯定的。上海之所以叫“魔都”,就是它總能化解各種各樣的難題,在打怪中升級。
“謝醫生的話就像及時雨,提醒我們不能放松警惕,好好享受疫情帶來的‘慢生活’。”陳海表示。
本文來自【健康時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