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籍籍無名的詹姆斯·卡梅隆做了一個夢。
在夢裡,一具鉻合金骨架從烈火中走出。
後來,這一幕成為了《終結者》系列最經典的鏡頭之一。
在科幻電影史上,影響力深遠的系列作品往往有着流行文化或文學素材為依托。
比如滲入美國人價值觀的《星際迷航》,探讨仿生人與電子羊的《銀翼殺手》。
“終結者系列”卻是橫空出世,一鳴驚人。
1984年的《終結者》,由卡梅隆自編自導,還參與設計了特技動作。
這部“神作”,以650萬美元的投資博得了78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不僅為這位30歲的加拿大導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成就了當時還未轉型成功的“健美先生”——阿諾德·施瓦辛格。
迄今為止,“終結者”系列拍攝了六部作品。
隻有1984年的《終結者》、1991年的《終結者2:審判日》由卡梅隆執導。
後面三部,雖然講述的依舊是約翰·康納與天網對抗的故事,卻評分一路走低,虧得一部比一部慘烈。
2015年,投資1.55億的《終結者:創世紀》承擔着“重啟系列”的重任,卻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多虧反響良好的中國市場,才險險回了本。
于是,“終結者”系列再次被無限期擱置。
直到2017年,卡梅隆終于決心拿回這部成名之作的版權。
影迷們歡呼雀躍,正主終于回歸了。
曆經三十五年之久,“終結者”的故事迎來了它真正的結局。
為什麼卡梅隆的存在對終結者系列影響如此之大?
為什麼很多影迷們隻認《終結者》前兩部為正宗?
我們來聊聊“卡神”到底神在哪兒吧~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輕度劇透
卡梅隆對《終結者》系列定位一直都是“R級動作片”。
最近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在國外的定位也是R級N16。
畢竟,隻有機器崛起、人類消亡的末世感↓
血肉之軀對抗AI軍團的殘酷↓
以及機槍怼臉轟的視覺沖擊力↓
才是終結者核心的視覺元素。
這些帶着“血肉燒焦味兒”的意象,共同刻畫了“終結者”的靈魂内核。
卡梅隆的科幻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
——強烈的真實感。
豐富的細節建設,使電影中的世界無限接近真實。
卡梅隆出生于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産家庭。
有一位電子工程師父親和藝術家母親。
從小就在家鄉辦畫展、寫科幻小說,還帶着小夥伴親自動手做抛石機。
這些經曆,使他後期能從容的掌控電影中"工程技術"與“藝術審美”兩股力量。
作為導演,卡梅隆并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
他的電影特效技術,是在南加州大學的圖書館看資料自學的。
他的劇本,是休學後一邊開卡車賺錢一邊抽空寫的。(難道這就是《終結者》裡總有卡車出現的原因?)
他的第一份電影工作,是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制作特技模型。
卡梅隆是少有的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
所以,他的電影不僅特技制作占比很高,還總能帶來颠覆性的技術革新。
比如啟蒙了水下特技設計的《深淵》,還有史無前例的3D電影《阿凡達》。
手握着前沿的特效技術,制作預算幾乎無上限。卡梅隆卻從不在電影中“刻意炫技”。
他始終認為,特技是為了塑造電影真實感而存在的。
“我希望人們遺忘技術,就像你在電影院看到的不是銀幕而是影像一樣。
一切技術的目的都是讓它本身消失不見。”
科幻定位的《終結者》,講述的是一個因果相依的預言故事。
電影的理解門檻并不低,卻能輕而易舉的讓觀衆相信并沉浸其中。
依靠的是電影中多角度的「信息量」與處處呼應的「真實細節」。
在“終結者宇宙”中,每個關鍵人物的設定都與故事背景緊密結合。
1984版《終結者》拍攝時,阿諾德·施瓦辛格本想飾演來自未來的正義戰士——凱爾。
也就是反抗軍領袖約翰·康納的老爸。
與卡梅隆讨論劇本時,施瓦辛格認為:
“飾演終結者的人,必須要明白自己是台機器。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表現出感情。”
卡梅隆看着眼前像推土機一樣強壯的州長,反問道:“為什麼你不來飾演終結者呢?”
施瓦辛格:???
于是,T-800面無表情殺人的壓迫感。
以及施瓦辛格的大胸肌。
一起組成了影迷們難以忘懷的回憶。
無論是T-800、液态T-1000、還是在《黑暗命運》中出場的REV9。
終結者系列中,機械殺手最可怖之處,并不在于形态或戰鬥方式,而是
——無休無止。
人類創造機械伊始,就賦予了它們牢固、耐用、長期穩定運轉的能力。
要求他們勤勤懇懇的服務于人類。
當這種能力反過來用于追殺創造者時,「技術反噬」的警告意味就愈發濃厚。
《黑暗命運》中的新一代終結者REV9。
面對非獵殺目标,笑容溫文儒雅,分分鐘講個小葷段子給你聽。
——這讓他執行任務更有隐蔽性。
除了液态本體,還能分身、化形。
——這讓他的戰鬥方式更靈活。
高性能、運行簡潔、出錯率低,REV9是标準的「AI眼中的機器人」。
《黑暗命運》中另一個帶來驚喜的角色,是穿越過來的改造人格瑞斯。
這個“非典型”女主,身高足足178cm。
平胸,短發,方臉。
長手長腳,一身腱子肉,打仗兇狠。
絕對忠誠,且冷漠。
她眼中隻有任務對象,對同行的莎拉康納抱有敵意,甚至見死不救。
行走于生死邊緣,有随時犧性性命完成任務的覺悟。
不需要過多鏡頭來描述末世未來有多殘酷。
這個半機械女戰士,已經包含了足夠的信息量。
為了拍攝《黑暗命運》,卡梅隆還把自己的前妻請了回來。
63歲的琳達·漢密爾頓,也是初代莎拉康納。
她與施瓦辛格在木屋前重逢那一幕,雖是仇人相見,我卻品出了點“一眼萬年”的味道。
喪子之痛,剝奪了女戰士心中僅存的柔軟。
意外得子,也讓機器T800逐漸理解了人類的情感。
是仇人,卻也是對方彼此生存下去的動力。
電影中有很多「緻敬鏡頭」。
比如那句“I will be back”。
又比如T800眼中的紅光和墨鏡。
當昨日重現,相同的場景,角色卻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卡梅隆用了三部電影,塑造出這兩個角色的人物弧光。
莎拉·康納↓
T-800↓
人類和機械人,從不同的起點相向而行,用一生的時間在晚年相遇,彼此理解。
35年過去,它眼裡的紅光終于變得溫柔。
電影的高光時刻,其實在片尾。
關鍵信息隐藏在T800即将熄滅的界面裡。
真的,特别催淚。
為了人類的未來,你和所有人都在拼死保護她。
隻有我保護的是你,一直都是你。
每部《終結者》,都以T800的消失結局。
作為反派被銷毀↓
懷着對約翰的眷戀自毀于熔爐↓
隻有這一次。
T-800,終于完成了他的任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