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誰發明了通過增加原子量,并根據其特性趨勢排布元素的元素周期表嗎?
如果你回答門捷列夫( Dmitri Mendeleev),則不正确。元素周期表的真正發明者在化學書籍中很少提及,他就是亞曆山大·埃米爾·貝古耶·德·尚古圖斯(Alexandre-EmileBéguyerde Chancourtoi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發現曆程大多數人認為門捷列夫發明了現代元素周期表。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在1869年3月6日在俄羅斯化學會的演講中介紹了他基于原子量增加的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雖然是第一個在科學界得到認可的元素周期表,但它并不是第一個。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自古以來就知道一些元素,例如金,硫和碳,煉金術士在17世紀開始發現和發現新元素。
到19世紀初,已經發現了約47種元素,為化學家提供了足夠的數據并開始觀察其規律。1864年,洛塔爾·邁耶爾(Lothar Meyer)發布了元素周期表,描述了28種元素的位置。邁耶的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原子量順序排列成組。他的元素周期表根據元素的價位将元素分為六個家族,這是首次嘗試根據此屬性對元素進行分類。
圖為:洛塔爾·邁耶爾
約翰·紐蘭茲(John Newlands)于1865年發表了《元素八音律》。他把當時已知的61種元素按照當時的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順序排列,發現每隔7種元素便出現性質相似的元素,如同音樂中的音階一樣,因此稱為元素八音律。這個想法當時未被人們接受,甚至遭到了很多科學界同行的嘲諷,皇家化學會也拒絕發表他的論文。
圖為:約翰·紐蘭茲
盡管許多人意識到紐蘭茲和邁耶爾對理解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表的貢獻,但許多人還沒有聽說過亞曆山大·埃米爾·貝古耶·德·尚古圖斯。
德·尚古圖斯(De Chancourtois)是第一位按原子量順序排列化學元素的科學家。1862年(門捷列夫前五年),德·尚古圖斯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一篇描述其元素排列方式的論文。該論文發表在學院的期刊Comptes Rendus上,但沒有做出實際的周期表,因而沒有被廣泛閱讀。另外,鑒于他是一位地質學家,他的論文主要涉及地質學概念,因此他的元素周期表并未引起當時化學家的關注。
圖為:門捷列夫
與現代元素周期表的區别德·尚古圖斯和門捷列夫都通過增加原子量來排布元素。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尚不了解原子的結構,質子和同位素的概念尚待描述。
早期的表是真正的元素周期表,因為它們根據元素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的周期性對其進行分組。現代的元素周期表中排布中,通常是增加的原子序數,而不是增加原子量。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不會改變元素的順序,但這是舊表與現代表之間的重要區别。
資料參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化學小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