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讓制(「禅」,拼音:shàn(國)/sin6(粵)),中國統治者更叠的一種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統治權讓給他人。形式上,禅讓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通常,禅讓是将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緻朝代更替,稱為「外禅」;而讓給自己的同姓血親,則被稱為「内禅」,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緻朝代更替。
起源
由于遠古時代生産力極為落後,人類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們需要選舉出賢能、公正的人當首領,以帶領大家抵禦外來的侵襲,進行生産勞動和平均分配食物。
中國傳說中的禅讓
中國上古時期的禅讓制度,最早記載于《尚書》之中,但其真實性一直存在争議。是中國上古時期推舉部落聯盟首領或帝王讓位給别人的一種方式,即部落各個人表決,以多數決定。相傳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四嶽推舉舜為繼承人,堯對舜進行三年考核後,使幫助為事。堯死後,舜繼位,用同樣推舉方式,經過治水考驗,以禹為繼承人。禹繼位後,又舉臯陶為繼承人,臯陶早死,又以伯益為繼承人,最後族人擁戴禹之子啟為王。這是部落聯盟推選領袖的制度,史稱「禅讓」。據說首領要躲在樹林中,然後由族人擁戴他出來。但另一種說法是,禅讓制隻是到禹之子啟就終止了,他建立第一個朝代——夏朝。 真實性的懷疑,主要是因為把上古的首領和後來的帝王類比,因為條件的惡劣,當上古的首領其實是個苦差,不象後來的帝王。
中國曆史上的禅讓
中國曆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這些所謂的禅讓,都是朝中權臣脅迫皇帝退位,而由于繼承者是當政者的臣子,為避免「不忠」的罵名,便打着禅讓的旗号,以取得正統性。因此,以禅讓而滅亡某一朝代,史書中也多表述為「篡」(如「王莽篡漢」),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則用「滅」(如「元滅宋」),以表明某種價值判斷。
疑點
顧颉剛指出:「禅讓之說乃是戰國學者受了時勢的刺激,在想象中構成的烏托邦。」又說「這時墨家為了宣傳主義而造出來的」[1]。1936年,他還發表《禅讓傳說起于墨家考》。
1993年郭店一号墓出土的〈唐虞之道〉與2002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收錄的〈子羔〉、〈容成氏〉三篇都記載上古的禅讓。《唐虞之道》推崇禅讓,指出「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
年表
以禅讓形式完成的政權更替見下表:
西漢→新朝
東漢→曹魏→西晉
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東魏→北齊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後梁
南吳→南唐
後漢→後周→北宋
其他
以下是其餘在中國曆史上曾完成禅讓程序,但随即以失敗告終的政權
蘭芳共和國
華人在南洋婆羅洲建立的蘭芳共和國,總長實行禅讓和選舉結合的形式。
注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