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春節的來曆和習俗的故事

關于春節的來曆和習俗的故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29 07:45:20

“糖瓜祭竈,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又是一年春節到,先給大家拜個早年!這次,咱們就講講春節風俗的故事……

關于春節的來曆和習俗的故事(不一樣的風俗故事)1

春節的來曆

有一年,世上大亂。玉帝得知後,降下禦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間的衣食住行。可是,沒有神仙肯接旨。

這時候,南天門外傳來一聲吆喝:“這差事我幹啦!”擡頭看時,是光頭頂、胖乎乎、笑哈哈的彌勒佛。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他還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锞,準備齊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蒙蒙亮,忽然傳來一陣吵鬧聲。吵鬧者是姜太公的老婆(專管茅房、糞土的髒神),正在跟彌勒佛吵架呢。原來,人們請神仙時把她給忘了。彌勒佛隻好說:“這樣吧!今兒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曆。

不想這幾聲炮響傳到天宮,玉帝以為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锞,高興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還是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他一看,人們啥活都不幹,非常生氣,召來彌勒佛喝道:“你怎麼盡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

彌勒佛笑嘻嘻地說:“你要我管人們的衣食住行,可并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隻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

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你知道人們為啥要過小年嗎?

過小年的來曆

有個叫陰子方的人,心地善良,卻家境貧寒。有一年,大雪下了十幾天,眼看春節将至,他卻沒錢辦年貨,隻能望着大雪發呆。

臘月二十三日,竈神裝作一個讨飯的老太婆來到陰子方家門口,求他給點飯吃。可陰子方哪有吃的?自己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老太婆很生氣,說:“你真沒良心,我一個孤老太婆大雪天來要飯,你卻啥也不給……”說着,就栽到了雪地裡。

陰子方趕緊将她扶進屋裡,急得不行,隻得狠狠心把家裡的小狗殺掉了。可等他做好狗肉,老太婆卻不見了。桌上留下個包袱,裡面是閃閃發光的金子,還有幾行字:“我本竈神君,要飯知你心;狗肉我不吃,算作過年羹。賜金一兩整,買地和娶親。”

後來,陰子方買了地和牛,精心耕作,終于過上了好日子。

這事愈傳愈遠,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紛紛祭祀竈君,開始“過小年”。

餃子的來曆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面團,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十一十二八寶粥,十三十四汆湯丸,正月十五元宵圓。”你知道這些春節美食的來曆嗎?

從前,有位秀才日夜苦讀,常常讀得不知睡覺、忘了吃飯。

妻子王秀姣很為他擔心,一天,她特意給丈夫炖了香噴噴的雞肉,可秀才仍然邊吃邊讀,一不留神,一小塊雞骨頭卡在嗓子眼裡,害得他吭吭咳咳了好一陣。秀才搖了搖頭,連連說:“惜乎哉!惜乎哉!誤了好時光。”

怎樣才能既不費事又能好吃呢?妻子琢磨開了,吃面片吧,省事卻沒營養;吃肉吧,又太膩口。她突然想到了用面片包肉,立即去做。第一次,包的是肉末,味道不太好;第二次,包肉末和菜,味道不到家;第三次,包上了味料的肉末和菜,味道好極了!

秀才一嘗,也覺得清香可口,連連稱贊:“真好吃,真好吃也。”

秀才由于吃好了,精力逐漸旺盛,進京趕考後,中了個狀元。喜訊傳來,有人問秀才讀書的秘訣,秀才說:“吃得好,吃得好。”随後,把自己每天吃飯的經過跟衆人說了。

衆人迷惑了,我們咋沒吃過?連忙問他那東西叫什麼名字。秀才一想,東西是賢妻做的,就叫它“姣子”吧。

大家聽說吃“姣子”能中狀元,都來學着做,慢慢的,“姣子”被改名為“餃子”。

元宵的來曆

漢武帝時,有個叫元宵的宮女,做的湯圓又圓又甜。元宵姑娘三年沒有出宮,常因思念家人落淚。

東方朔知道後,十分同情她。第二天,他化裝成一個算卦的,走街串巷,散布一個兇信:“正月十五降天災,熊熊烈焰四方來,弄得家家不安甯,攪得國家要衰敗。”

“兇信”一傳開,人人驚恐萬分,紛紛來向東方朔求教。東方朔說:“必須在正月十三中午,攔住從西北方向來的一位穿紅衣、騎毛驢的姑娘,那是火神娘娘,要苦苦哀求于她。”

果然,正月十三中午,一個紅衣女子進城來,人們立刻叩頭哀求。那女子說:“正月十五、十六兩日晚上,玉帝要在南天門觀賞地火,要火燒長安城。我怎敢抗旨?”說完,騎着毛驢就走了。

漢武帝知道後也吓壞了,這時,東方朔從容奏道:“微臣倒有一計。”漢武帝轉憂為喜:“快快說來!”

東方朔說:“皇上可下旨三道,一道令元宵姑娘出宮教百姓趕制湯圓,以供奉火神娘娘。第二道令全城百姓做燈籠,到正月十五、十六兩日晚上在全城點燃,可瞞過玉帝,火神娘娘也就能複旨了。第三道,那兩日讓所有宮女出宮觀燈,必然解難消災。”漢武帝點頭答應了。

元宵姑娘終于全家歡聚,悲喜交加,一問,才知道火神娘娘是東方朔讓她的家人扮的。

果然,正月十五、十六,長安城内,家家戶戶做湯圓,挂燈籠,放煙火。就這樣,年複一年,流傳至今。人們為紀念元宵姑娘,就把湯圓叫做元宵了。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接下來,講講壓歲錢的傳說。

壓歲錢的來曆

傳說有個叫“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出來,專摸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變成傻子。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到了年三十,夫妻倆發愁了,害怕遇到“祟”!

孩子卻一個人玩得很開心,拿來一張寫對聯剩下的紅紙和八枚銅錢,玩起了紅紙包銅錢的遊戲。過了一陣子,他打個呵欠,睡着了。

夫妻倆不敢睡,點燭添燈,坐在床前,長夜守“祟”了。挨着挨着,忽然房外“呼啦啦”地刮起一陣大風,“嘎——”一聲,門開了,一個小妖進了屋,徑直向孩子的頭蓋摸去。

就在這時,枕邊射出一道白光,“祟”像遭到電擊似的縮回手,“吱呀,吱呀”地尖叫着,逃走了。

夫妻倆慌忙一看孩子,睡得挺香,非常平安。奇怪了,什麼東西能把“祟”吓走呢?夫妻倆在孩子枕邊找了又找,隻找到了用紅紙包着的八枚銅錢。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他們看到“祟”無惡不作,就暗中幫忙。

後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銅錢給孩子,并把這叫“壓祟錢”,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一時歡樂一時愁,想起千般不對頭。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憂來自解愁。”這首詩就是一個謎語,它的謎底正是“猜謎”。

猜燈謎的來曆

胡财主家财萬貫、橫行鄉裡,人們叫他“笑面虎”。

春節将臨,胡家一前一後來了兩個人,前邊的叫李才,後邊的叫王少。

笑面虎見李才衣帽華麗,就滿臉堆笑。李才說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王少也上前說:“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見他衣着破爛,就罵道:“滾!”這把王少氣壞了,決定要鬥鬥笑面虎。

轉眼到了元宵燈節,王少打出一頂花燈上了街。他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觀。笑面虎一看,燈上題着四句詩:“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氣得怒眼圓睜:“好小子,膽敢用打油詩來罵我!”

王少笑嘻嘻地說:“我沒罵你呀!我這詩是個謎,謎底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隻能幹瞪眼,沒啥說,轉身狼狽地溜了。周圍人都樂得大笑。

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将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就叫“燈謎”,一直傳到現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