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戲劇活化石?在威甯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闆底鄉的曙光村裸戛組,至今仍然保存着一種極其古老的傩戲,當地人稱之為“變人戲”,彜語叫做“撮泰吉”它以戲劇的形式,形象地演繹和再現了人類的起源與遠古的社會生活場景,被譽為“人之初,戲之始,舞之源”的“戲劇的活化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安徽省戲劇活化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威甯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闆底鄉的曙光村裸戛組,至今仍然保存着一種極其古老的傩戲,當地人稱之為“變人戲”,彜語叫做“撮泰吉”。它以戲劇的形式,形象地演繹和再現了人類的起源與遠古的社會生活場景,被譽為“人之初,戲之始,舞之源”的“戲劇的活化石”。
黔西北彜族古戲“撮泰吉”是戲曲的一種類别,屬于傩戲系列。“傩”是源自上古先民驅邪除疫禳鬼納吉的一種祭祀儀式,最早發端于中原一帶,後流傳到長江流域,并逐漸演變為傩儀、傩技、傩舞和傩戲。“撮泰吉”是彜語的音譯,除此之外還有“撮太吉”、“撮襯姐”、“撮襯幾”、“撮正姐”、“撮特基”等音譯稱謂。“撮”彜語意為“人”,“泰”彜語意為“變化”,“吉”彜語意為“玩耍、遊戲”。“撮泰吉”譯為漢語就是“變人戲”的意思。“撮泰吉”是彜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産鬥争和生活實踐中藝術創作的結晶,是彜族人民的原始戲劇,它以戲劇的形式,形象地演繹了人類從猿變人的發展進程。其古老的裝束和奇特的表現形式,被中外專家譽為“人類的祖宗戲”、“戲劇的活化石”。
彜族古戲“撮泰吉”是彜族先輩們為了驅災除邪、迎吉祥、祈豐收、求平安而自創的、在春節期間表演的一種彜族民俗戲劇。“撮泰吉”曾盛行于威甯境内的許多彜族村落,後來漸漸失傳。今天,闆底鄉的裸戛寨彜民仍然保持着演繹這一神秘傩戲的傳統。據介紹,彜族古戲“撮泰吉”由原始農耕場景、獅子舞、掃火星三出戲構成,三部分既可以獨立成章,也可以連續演出。其内容涉及民俗、舞蹈、祭祀等。“撮泰吉”一般在每年陰曆的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期間演出。演出開始前,表演者用較長的白布巾繞成尖錐發形,再用大小不等的樹皮面具把臉罩住。面具均用黑漆或墨汁塗成黑色,再用白色粉筆在面具上勾畫出波浪紋飾。表演者還以白布帶纏腿,以白布帶搭肩并交叉束于腰間,象征古人無衣穿的裸體。演員們裝扮完畢,頭帶面具,手拄木棍,在喧天的鑼鼓聲中,由其中一人領先,從山林中踉踉跄跄邁步而出。這時,人們自覺圍成一個大圓圈,而表演者就在這個大圓圈的中心,為大家演繹這出古老的彜族戲劇。
“撮泰吉”的演出可分為四個部分,即祭祀、變人戲、喜慶、掃火星。演出人數不限,一般由10人左右組成,其中有扮演人物的,有扮演獅子的,有扮演耕牛的,有敲鑼打鼓的。在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臉罩原始古樸的面具,手拄木棍行進。他們邁着誇張的步伐,踉踉跄跄,搖來擺去,時而亂揮亂舞,時而指天劃地,邊走邊發出猿猴般的嚎叫聲,其動作幽默滑稽、誇張詭秘。整個戲劇演繹了人類的起源和從犁地、撒種、薅刨,直到收割、脫粒、翻曬、入倉等生産和生活場景等内容。
流傳于闆底鄉倮戛組的古彜戲——“撮泰吉”,是我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産中的一件瑰寶,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撮泰吉”是彜族人民的原始戲劇,它為研究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提供了許多有力的證據,同時對彜族的社會文化、民族學、民俗學、戲劇學、美術學等許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1985年,《貴州劇作》第一期用較大篇幅刊載了楊光勳、段洪翔介紹“撮泰吉”的專題文章和圖片資料,更引起了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和濃厚興趣。不少中外專家學者、科研單位及新聞媒體前往威甯考察、調研、采訪、拍攝“撮泰吉”。不少專家學者在深入闆底鄉倮戛組考察調研後,紛紛将“撮泰吉”贊譽為“人類的祖宗戲”,“人之初,戲之始,舞之源”的“戲劇活化石”。
近年來,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高品位追求,“撮泰吉”已經成為威甯自治縣的一張文化名片,其演出隊伍的演出也不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撮泰吉”演出隊的演出已經成為威甯自治縣為貴賓表演和慶祝盛大活動的一個保留節目,備受廣大觀衆的歡迎和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