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古詩詞蔔算子?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詩于2017年元月,由國畫家吳旭繪制詩意圖并書,由著名文化學者張紅星教授注解本文選自《中天而立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原創古詩詞蔔算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詩于2017年元月,由國畫家吳旭繪制詩意圖并書,由著名文化學者張紅星教授注解。本文選自《中天而立集》。
丁酉春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辦文件出台又作古風
光風霁月,學征古今。
才有庸俊,思有淺深。
氣有剛柔,習有雅鄭。
積善之家,必有馀慶。
載厚以德,大亨以正。
象天禦宇,乘時布政。
方而不割,直而且敬。
測妙為神,通微曰聖。
明明太昊,下土是親。
死生由命,禍福由人。
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允文允武,文質彬彬。
于維太華,鳳質龍鱗。
鴻鈞廣運,嘉節良辰。
列辟在位,萬國來賓。
大雄出震,帝履長春。
立之君長,澤被生民。
功赫庶物,光被金輪。
禮容既備,道在經綸。
張紅星教授注:
光風霁月:喻人品高潔、胸襟開闊。 宋黃庭堅《濂溪詩》序:“ 舂陵周茂叔 ,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霁月。”
學征古今:征,即徵,成之義。《儀禮‧士昏禮》“納徵” 漢鄭玄注:“徵,成也。使使者納币以成昏禮。” 賈公彥疏:“‘徵,成也。’納此則昏禮成,故雲徵也。” 《淮南子‧氾論訓》: “故聖人見化以觀其徵。” 高誘注:“徵,成也。”
雅鄭:雅樂和鄭聲。古代儒家以 鄭 聲為淫邪之音。因以“雅鄭”指正聲和淫邪之音。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三國 魏曹植《當事君行》:“人生有所尊尚,出門各異情;朱紫更相奪色,雅鄭異音聲。” 《隋書‧音樂志下》:“雖知操弄,雅鄭莫分。” 宋王安石 《即事》詩之四: “操竽入齊人,雅鄭亦復殊。” 引申為正與邪、高雅與低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
大亨:猶大通,順暢無阻。典出《易‧臨》: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孔穎達疏:“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
禦宇:統治天下。南朝齊謝朓 《歌世祖武皇帝》:“帝生自震,重光禦宇。” 《南齊書‧禮志下》: “方今聖曆禦宇,垂訓無窮。”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诏策》:“皇帝禦宇,其言也神。” 範文瀾注:“《說文》宇,籀文從禹,作宇。” 唐白居易《長恨歌》: “ 漢王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通微:通曉、洞察細微的事物。三國魏劉劭《人物志‧九徵》:“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宋蘇轼 《杜處士傳》:“吾能通微,預知子高良,故謾矜子,以短而欲亂子言。” 明張居正《贈畢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懼,而荒于怠,懼則思,思則通微。”
允文允武:謂文事與武功兼備。《詩‧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孔穎達疏: “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則能脩泮宮,武則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尊号》:“允文允武,乃聖乃神,皇王盛稱,莫或踰此。”
太華:山名。即西嶽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稱太華。《書‧禹貢》:“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 聯合上下句,此處暗指當代有聖人王者自陝西走出。
鴻鈞:比喻國柄,朝政。 宋司馬光《效趙學士體成口号十章獻開府太師》之十:“八十聰明強健身,況從壯歲秉鴻鈞。” 也指洪恩,唐蘇颋《代家君讓左僕射表》:“非臣微命,能答鴻鈞。” 宋 陸遊《上王宣撫啟》:“傷弱植之易搖,悼鴻鈞之難報。”
廣運:猶廣遠。《書‧大禹谟》:“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孔傳:“廣謂所覆者大, 運謂所及者遠。” 唐王維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詩序:“乾元廣運,涵育無垠。”
列辟:指曆代君主。《逸周書‧武穆解》:“鹹康于民,卿格維時,監于列辟。” 盧文弨注:“列辟,周上世之賢君也。” 漢司馬相如 《封禅文》:“曆選列辟,以迄于秦 。”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漢文類>序》:“列辟之達道,名臣之大範。” 童宗說注:“列辟,人主也。”
金輪:佛學名詞。“輪”(梵語Cakra), 是印度古代戰爭用的一種武器。印度古傳說中征服四方的轉輪王出生時,空中自然出現此輪寶,預示他将來的無敵力量。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感得金輪寶者,為金輪王,乃四輪之首,領東南西北四大洲。 唐王勃 《釋迦佛賦》:“蓋以玉辇呈瑞, 金輪啟圖。”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九:“至宣和 末,又以方士 劉知常 所鍊金輪,頒之天下神霄宮,名曰神霄寶輪。 ”金輪聖王出,譬喻國家有偉大聖明的君主産生。
禮容:禮制儀容。典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陳書‧程文季傳》:“文季最有禮容,深為高祖所賞。” 《周書‧儒林傳序》:“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陳文物,備禮容,清跸而臨太學。”
趙力能先生評:
此詩大氣磅礴,大中至正。充分表達了彬宇先生在看到《關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程的意見》後無法抑制的澎湃心潮。
彬宇先生自幼以來,就潛心鑽研古代傳統文化經典,自18歲退學,19歲起就開始講學于清華、北大,進而到大江南北。貫通中華文脈,志在聖賢,經世緻用。走了一條當世絕無、千古不多的傳承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行之路。
他26歲出版《幹支哲學》,旨在以中華文化神髓為人類命運尋求安身立命之法;
他26歲出版《老子彙通》,旨在以《易》解老,使人在此紅塵俗世中明了厚德載物、見素抱樸、虛中守靜之要;
《幹支哲學》知命,《千古易人》革命,《老子彙通》複命,此《國學旨歸》三部曲,直指修性革命之旨!
27歲,彬宇先生立足《周易》“大觀在上,中正以觀天下,下觀而化也,……古之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也”提出大觀、中觀、下觀和天下觀,結合馬克思四觀兩論思想在京創辦大型書院四觀書院;
28歲,彬宇先生應邀到斯裡蘭卡并與該國總統座談,将好友蘇士澍先生書寫的“真誠親實”四字相贈并為該國總統介紹中華文化;
29歲彬宇先生率團訪問英國,先後在劍橋大學和英國國會演講《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與《從英國學人眼中看中華文化》;
30歲,在兩辦文件出台後不久即出版《平心平天下》,大道至簡,以西方哲學理論範式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講清楚中華文化體相用、精氣神。中央政策研究室前秘書長、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的著名學者倪健民先生評價說:“博大精深,至道恢弘。緊接着,又推出《大成之道》一書。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