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隸屬于遼甯省沈陽市,是沈陽十大市轄區之一,地處沈陽北郊,位于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東北城市走廊”中部,南靠三環,北隔遼河、萬泉河與鐵嶺、法庫縣相望,東與撫順市、鐵嶺縣毗鄰,西接遼西走廊,與新民市、于洪區相連。區境介于東經123°16'至48',北緯41°54'至42°11'之間,總面積819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沈北新區轄13個街道,4個農場,1個林場,1個種畜場[1]。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23.8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627.2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産投資162億元,增長16%;實際到位内資110億元,增長51.7%;實際利用外資11361萬美元,增長24.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億元,增長13%;稅收收入28.1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8億元,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3元,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62元,增長7.5%。[2]
沈北新區先後榮獲全國生态示範區、中國名優食品産業基地、中國特色旅遊之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标準化生産基地、遼甯省最具發展潛力區等榮譽稱号。區境内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台子山城址、省級曆史文化名村石佛寺村等曆史遺産,風景名勝有七星山和棋盤山等。
1956年5月25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沈陽縣,以沈陽市郊區的434個行政村和撫順市郊區的7個行政村為其行政區域。
石台子山城址位于遼甯省沈陽市東北35千米輝山風景區内的棋盤山水庫北岸。借助山體自然形勢人工修築而成,為一座閉合式的石壘山城,平面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城址内有石砌房址及形狀各異的灰坑,出土遺物有陶器、鐵器、銅器、骨器和錢币等。它是高句麗占據遼東時修築的一座重要山城。山城的發現與發掘為研究高句麗晚期城址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提供了全新的資料,對研究高句麗晚期曆史及其山城的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怪坡
沈陽怪坡發現于1990年4月,位于沈陽沈北新區清水台鎮内的帽山西麓,觀對曠野,背依群山,長80餘米,寬約15米,是一條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開(加油)不走,而上坡不用開(加油)卻自然向坡上滑行,故稱為“怪坡”。專家、學者紛至沓來,探秘揭謎。有的說是重力位移,有的說是磁場效應,還有的說是視覺誤差,但各種說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七星山風景區位于沈北新區石佛寺鄉境内。背依遼河,南接沈陽。沈明公路貫穿境内,緊鄰景區邊緣。南距沈陽30千米,東距新城子區14千米,西、北與新民市,法庫縣隔河相望。景區人文景觀豐富,曆史遺址衆多。有建于鹹雍十年(1074年)的遼代古塔、有北魏拓跋氏建設的石佛及寺院、有“雙洲古城”遺址;有遼金時期興建的韓家花園遺址。明邊牆和烽火台,清時左寶貴修建的遼河套提和紀念碑及近代戰争碉堡等戰争遺迹分布于景區各處,自古就有“塔影遙開山霧重,笛聲清澈水風涼”之贊。
棋盤山風景區
棋盤山位于沈陽市東北部,東鄰撫順,西至農業高新區,南至渾河,北接鐵嶺,距沈陽市中心約20千米。因為舉辦了國際女子世界象棋冠軍争奪賽而聞名國内外。據傳說,古時曾有黑白二龍在此山常住,故此山舊稱為“龍山”。因年代久遠,“龍山”一名,已經很少使用。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是沈陽最大的自然風景區,全區規劃占地面積203平方千米,其中景區面積142平方千米,副城城區面積61平方千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