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0年至1940年的20年間,這段時期的美國文學被視為黃金時代。20年間裡,群星璀璨,精彩紛呈,其中作家西奧多·德萊塞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為傑出的作家之一。他是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成功将自然主義手法運用到小說之中,是他的存在解放了美國小說。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位美國文壇黃金時代期間的著名小說家西奧多·德萊塞的十句格言,體會其精神内涵。
德萊塞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我們先來看看兩位美國文壇巨匠是如何評價他的吧。美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辛克萊·劉易斯,曾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對西奧多·德萊塞有這樣的評價:德萊塞跟任何别的美國作家相比,他總是獨辟蹊徑,勇往直前,具有荊斬棘地開拓性的功績。《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更是聲稱:德萊塞是當代美國最偉大的人物。
據了解,德萊塞出生在一個小業主家庭,家中有13個孩子,他排行倒數第三。因為一場大火,父親的毛紡廠付之一炬,一家人陷入經濟危機之中。因此,德萊塞的幼年時期,生活條件艱苦,長期處于困難之中,中學沒有畢業就不得不出去自謀出路。
一家15口人,就好比一個“小社會”。德萊塞從父母,其餘12個兄弟姐妹身上展現出的不同人格與性格吸取“營養”,他們中有的酗酒,有的婚姻不幸等等狀況,隻有一個哥哥靠着音樂上的天賦,成為了一名音樂作家,這位哥哥被德萊塞視為榜樣。如果深究德萊塞的小說,不難發現,他的小說中會涵蓋家庭的種種困難與不幸,這其實就是其親身經曆的縮影。
雖然沒有念完中學,但德萊塞很幸運,遇到一位好心人,資助他進入大學。不過好景不長,第二年他便辍學,開始做各種工作謀生。這些美國底層人民生活的陰暗面,後來成為他文學創作的重要素材,同時也決定了他悲劇性思想與自然主義的創作觀。後來德萊塞開始了記者生涯,因為記者的特殊性,最終讓德萊塞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德萊塞以自然主義小說聞名天下,他完美地将自然主義理論與美國傳統、現實相融合,讓小說呈現出真實客觀性、現實性與悲劇性。真實客觀性是其小說中描繪的真實生活場景,他從現實中尋找素材,根據生活中的原型用文學的形式還原,塑造出經典的藝術形象。他絕不會将個人情感和主觀意願帶入小說之中,所以他的作品能夠體現出真實客觀性的特色。
另外,德萊塞的小說不僅還原現實生活的本來面貌,還生動的再現了一個時代的縮影。在時代背景下,德萊塞用文字抨擊拜金主義,也就是美國實用主義及享樂主義,揭露美國政治民主體質的虛僞與荒謬,彰顯出小說鮮明的現實性。
在20世紀早期,美國社會從自由競争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在當時有很多作家描繪現實生活的美好。但德萊塞則不然,他如實的揭示社會的陰暗面,也就是貧富差距、掠奪與被掠奪、壓迫與被壓迫等等,這種現實感充斥着濃烈的悲劇性,正是這種悲劇性讓小說更具震撼力,讓美國人認識到寓言與現實的差距,具有喚醒的作用。
德萊塞以自然主義小說而聞名,能夠說明作者忠于生活,又能夠大膽創新,給美國文壇帶來一場革命,推動美國小說的發展。在美國文學界認為,德萊塞與福克納、海明威并列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僅有的三大小說家。
據記載,德萊塞于1871年8月27日出生,今天是這位美國著名小說家151周年誕辰,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筆下的十句格言,體會其文字背後的精神力量,相信你會被觸動。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最懂得怎麼樣等待的人,到頭來就最幸福。——德萊塞
你要是看重自己,那就不管你怎樣的無價值,别人也會尊重你。——德萊塞
生命最多也隻是在很多事物之中求得一個粗疏而不完美的平衡。——德萊塞
宇宙是何等迷人的美:日出,日落,雨打着玻璃窗,風吹過樹林。——德萊塞
人生無論在極壞的時候或是最好的時候,總是美的,而且向來是美的。——德萊塞
當你坐在搖椅上,憑窗夢想的時候,雖然隻有你一個人,你也要渴望。——德萊塞
誰有這麼高尚,能永遠避開罪惡,誰有這麼聰明,能永遠朝真理的方向前進?——德萊塞
不要無事讨煩惱,不作無謂的希求,不作無端的傷感,而是要奮勉自強,保持自己的個性。——德萊塞
世界上最徒勞無益的事情,也許就是企圖給性格下個正确的定義。每一個人都是一包矛盾——最能幹的人最是如此。——德萊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