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統計了從1977年恢複高考至2020年以來大學錄取率數據,數據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發現,在1999年高校擴招前,大學錄取率逐年增長,從1977年的5%,快速提升到1985年的35%,後又出現下降,1992年又開始上升,直至1996年的40%最高。
1999年國家教育部發文,新世紀振興教育擴充人才,高校開始擴招,從1999年的56%,逐年增長,2019年十年期間增長到79.5%,近幾年查了一下數據,很多省份已經到達了90%以上。
也就是說,現在隻要說隻要能考上高中,基本上就能上大學。可為什麼錄取率不斷增長,學生的壓力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内卷了呢?主要是因為:
1.随着錄取率的大幅增長,大學生變得越來越不吃香,以前大學錄取率低,能考上大學的都是天之驕子,真是萬人齊過獨木橋,非常不容易,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包分配,真香。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大學生畢業後要面臨就業壓力,985.211等好大學畢業生工作不用愁,而高職高專畢業生找工作依然不容易,有些甚至進入工廠做流水線,跟沒讀過大學的工人幹一樣的活,沒有任何優越感。所以,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大,不是因為怕考不上大學,而是怕考不上好大學。而985錄取率隻有2%,211是6%,能考上一本的學生也隻有10%左右。大部分都上着普通的本科或高職高專。讀高中,誰不想想考好大學以後有份好工作,高職高專隻是迫不得已。
2.随着高考大幅擴招,就業崗位并沒有大幅增加,粥多僧少,就業壓力可想而知。有限的就業崗位中,也分成了三六九等,白領階層工作體面收入高。藍領技術人員工作辛苦,收入也低,不像國外,技術工人工資待遇好,生活有保障,受人尊重。近幾年國家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打通中職高職和職業本科升學渠道。方向是對的,可關鍵還是在于就業保障體系完完善,要改善技術工人的福利待遇,否則就是徒勞,沒有任何效果,升學壓力依然很大,技術工人依然沒人願意幹。
3.國家體制和就業觀念沒有轉變。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可平民想要突破階層向上流動,除了讀書,還有什麼路行得通嗎?在拼爹的時代,各種大路都堵得死死的,怎麼通羅馬?在通羅馬的路上就已經餓死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