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伴随着資本入住影票市場,票務市場多家争鳴,大有一分天下之勢。低票價混戰提前開打,所有票務網站重新被洗牌,市場等待被重新劃分。作為最先進入電影票務市場的網票網,經過這幾年的跌宕起伏,不僅将自己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楚,同時對于電影票務市場的發展,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觀察。
對于電影票市場來說,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今年,暑期檔、國慶檔累計143.21億電影票房,喚醒了大家對于國産片的信心。
如今“票房不過億,都不好意思告訴别人,自己是搞電影的。”即使票房過了十億,大家也不再那麼驚訝。
今年,伴随着資本入住電影票市場,票務市場多家争鳴,大有一分天下之勢。低票價混戰提前開打,所有票務網站重新被洗牌,市場等待被重新劃分。
作為最先進入電影票務市場的網票網,經過這幾年的跌宕起伏,不僅将自己的來龍去脈看得清楚,同時對于電影票務市場的發展,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觀察。
首推在線選座 引導完市場再引導用戶
網票網進入電影票市場的時候,所有人還處在一個在電影院排隊買票的現狀,“沒有團購,沒有在線選座”。
彼時,日本在線下二維碼操作,線上技術操作方面“略比我們提前一些。”網票網得益于自己的日資背景,思路上受到影響,加之當時和廣電總局和電影行業都有緊密的合作,“覺得可行”,于是着手做在線選座的嘗試。
在線選座是典型的O2O行業,但在當時,online,offline都沒有被教育出來。網票網想要和院線打交道,院線卻并不明白“在線選座能做什麼呢?我還需要給你便宜票,錢還要先結算到你那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線上線下工作都非常難開展。
“當時我們拿這個業務去融資,隻能拿到日方的一些融資。”因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在線選座到底是做什麼的。好在網票網和影院的關系都不錯,他們知道“我們都是實實在在幹事的人,同意叫我們試一下。”
網票網負責人買了很多十塊錢的小禮品,到影院現場做推廣,告訴用戶:可以在線選座,而且在線選座的電影票比影院前台的票便宜,除此之外,還給你小禮品。“這種人對人的推廣,事實證明非常有效。”當時網票網積累了一批忠實的用戶。
等到2009年的時候,恰逢《阿凡達》熱映,大家争着看IMAX,“找黃牛都未必能買到票,那段時間,國家為了限制倒票,還抓了一批人。”基于網票網便捷、便宜的在線選座功能,用戶數量上有了一次爆發。“當時隻有我們有這個技術,取票機也是我們的。”
這次用戶的爆發,“讓影院意識到,網票網的在線選座是很有價值的。”
在2008年的時候,格瓦拉、時光網也開始跟進在線選座,“隻不過想做在線選座,需要打通offline,但他們開始做的時候,包括售票系統、院線都比較封閉,線上影院并沒有多少。全國一兩千影院,線上影院最多也就兩百家左右,占百分之十。”
轉做平台化領域 将經驗封裝成接口與他人合作
網票網CEO姜春陽
2009年用戶有了一次爆發之後,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網票網“有些迷茫。”
最開始決定做在線選座,“覺得對用戶是有用的,再苦也堅持了下來。”用戶有了一次爆發之後,這件事該如何接着做下去?“做大需要資金,”而且,算一筆賬,電影這個盤子,當時 也就100億這樣一個蛋糕,假設網票網全都吃下來,“流水都經過我”,好像也不是特别大。當然,實際上很多錢也跟他們無關,主要還是片方和影院。所以,網票網考慮,“在互聯網發展的當下,我們的商業模型在哪裡?”
就在思想這一搖擺的空檔,網票網錯失了自己的先機。
網票網負責人總結:“其實市場還是需要再引導的。”那時候線上交易百分之五都不到,網票網應該拿種子用戶再做起來,但網票網卻停頓了一下,結果“格瓦拉起來了”。
彼時,院線信息化水平已經做得相當不錯,院線經營者看到了互聯網的趨勢,他們願意開放給所有垂直B2C廠家,加之環境具備了。格瓦拉、在用戶角度理解了怎麼運營這件事,所以很快就起來了。
當然,網票網在思想搖擺的這兩年,也沒閑着。
“我們開始做渠道這個概念。”當時,有一些第三方,包括電信、銀行,這類企業找到網票網,希望網票網能夠給他們的用戶提供電影票這種服務。首先想到的是計費兌換和熱線電話的方式,通過這種合作方式,網票網獲得了很多合作夥伴。“但交易額隻占總交易額的很小部分。”
等到2012、13年的時候,網票網發現一個新現象,“BAT已經開始介入電影這個行業。” BAT開始做電影這一塊的時候,網票網考慮到用戶屬性的問題。用戶的入口是在BAT這一層,當然不止BAT在參加,如果還做垂直B2C的話,一定會遇到一個瓶頸。“因為我做市場引導,是要争流量的,而且一定是電影的流量。”但其實電影用戶并不大,國家去年給出的數據,2億觀影人,今年可能會高一點。這些用戶需要幾個必備屬性:1、網絡用戶(全國才6億多);2、需要習慣在網上做交易(實際上在線交易,去年才3億)。如此,網票網意識到一個問題,“純作B2C這一塊,會面臨挑戰。未來BAT如果真的能夠做大,那麼電影這塊流量會被他們收走,因為他們是入口的這一塊,票務平台就很難受了。
網票網開始反觀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得出的答案是:我們做電影已經很久,價值在于整個offline,不止院線,和片方也打了很多年交道。首先、大家彼此熟悉,彼此信任;其次、我們知道他們要什麼;第三、知道用戶要什麼,電影在線上該怎麼做,在某個節點做什麼活動。“這些BAT層面都不具備。”對于他們而言,電影隻是所有品類中很小的一部分,他們沒有必要付出一百多人那樣的投資,也無法直接掃街做推廣,也不可能滿足院線所有要求和對方簽約,最明智的選擇是,找網票網這樣的“中介”,大家合作。
2012年下半年,網票網開始轉型,概念是:自有的用戶繼續維護,用戶端的運營活動持續做。同時“花大量的力氣把用戶端的運營經驗封裝成接口的形式,然後和合作夥伴合作。”網票網的用戶在合作夥伴那裡就可以直接轉化,“這需要我們來支持他們。”
首推預售,電影票務的新起點
在2013、2014兩年裡,網票網堅定的走“平台化領域”戰略,效果顯著。
“我們支撐渠道,每年大概能夠有1000萬張的出票量。”淘寶電影、糯米電影都是和網票網合作做起來的。
在2013年的時候,網票網和支付寶合作推出了預售碼。帶給票務市場一個新的改革。
其實電子碼很早就有。團購就是一個電子碼,不同的是,團購的電子碼發起人是影院,和電影本身無關。預售碼的意義在于,将電子碼的發起人變成電影本身,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最初的推廣模式。
一開始,電影想要做宣傳,都是買硬廣,有了預售碼之後,片方用做硬廣的錢補貼渠道,渠道通過自己的資源做預售,用戶因為低票價知道了電影票。在這個過程中,渠道做了運營活動,網票網獲得了電影票本身,片方宣傳了自己的影片,觀衆得到了實惠,“是個多方得益的事情。”
除過預售這樣多方得益的事情,近年來電影市場的低票價也是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事情。網票網負責人認為,低票價的時代最總會終結,“快則今年賀歲檔,慢則明年暑期檔。”因為之所以有低票價,是因為“市場在被引導的過程中。”當百分之八十的觀影人都被洗到線上來之後,票務網站就沒有必要再通過低票價吸引用戶,這時候,大家拼得則是其他方面,一些諸如淘寶、美團、愛奇藝有很多生活類服務的高頻次入口則會成為具有競争力的端口。
而網票網的發展方向則是,為這些沒有必要自己單獨做票務窗口的平台,提供一個支撐。
縱觀網票網的發展,它第一個做在線選座,第一個提出預售票概念的票務網站,它曾經和格瓦拉一北一南劃界而立。本是一條黑馬,但他卻并未埋頭奔馳,而是在停頓之後,甘做鋪路人,為很多新起的端口提供服務。
(文:萬金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