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在金華山下,住着母子二人。母親日漸衰老,還得了很重的心痛病,整日裡胸痛不已。兒子極為孝順,四處找尋名醫給母親治病,可是效果都不是很好。
一日夜裡,兒子夢見一位美麗的仙女,仙女賜給他一個果子。這個果子長得好像仙女的手,母親拿這個果子聞了聞,病就好了。可是醒來一看,母親還是生着病,原來隻是一場夢。但是,倔強的兒子從此下定決心要找到夢中所見的那種果子。有一日,他看見一隻美麗的仙鶴,一邊舞一邊歌:“金華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母病。”
聽到仙鶴提示之後,兒子毅然獨自一人爬上了金華山頂,隻見山頂金花遍地,金果滿枝,到處金光閃閃。一位美麗的女子飄然而來,正是夢中所見的仙女。仙女說道:“你的孝心很感人,今天送你一隻天橘,可以治好你母親的病。”
兒子感激得不得了,還懇求仙女再賜給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親天天能聞到天橘的香味,就可以永遠解除病痛了,仙女欣然應允了他。兒子回來後,将天橘給母親服用,母親心痛胸悶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大喜過望的兒子也立刻将仙女賜給的天橘苗培植了下來。
從此以後,整個山村的鄉民,誰得了心痛胸悶的疾病,都會找到這裡來,隻要吃了這種仙橘,保證藥到病除。鄉親們認為,這位仙女一定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而天橘的樣子長得極像觀音的玉手,就把它稱之為“佛手”吧!
中藥佛手,味辛、苦、酸,性溫;歸肝、脾、胃、肺經。有疏肝理氣、和中止痛、燥濕化痰的功效。《滇南本草》記載,秋季采收佛手果實,一般不必等到全熟,尚未變黃或剛變黃時便可,縱向切薄片,曬幹即可得到中藥佛手。現代研究證實,佛手對腸道平滑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減緩心率、降低血壓等作用。佛手還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以及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
中藥佛手和香橼,性味歸經一緻,功效也相近。以枸橼為源的香橼氣清香,味微甜而苦辛;以香圓為源的香橼氣香,味酸而苦。現代研究證實,中藥香橼有促進胃腸蠕動、健胃及祛痰作用,還有抗炎、抗病毒作用。
佛手和香橼常常相須為用,以治療肝氣郁滞、脾胃氣滞、肝胃不和以及濕痰咳嗽。區别在于,佛手疏肝理氣止痛略強,香橼燥濕化痰略勝。(相須:中藥七情之一,指兩種功能相類似的藥物配合使用,以互相增強效用。如石膏配知母,大黃配芒硝。)#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