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

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6 20:44:54

光明日報記者楊飒

“今天我起床時,媽媽說我的棉籽發芽了,我飛快地跑去看,棉籽真的長出了青澀的嫩芽,棉花芽的頭頂上還帶着小黑帽子,他們像一個一個戴頭盔的小兵站立在那裡。”

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讀一年級的孫一悰在觀察日記裡記錄下的這段話,文字間難掩驚喜和激動。谷雨時節種下的棉花種子,幾周時間在他的照料下發出嫩芽,這讓孫一悰感到很是驕傲,對秋天的棉花成熟更加期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秋季的棉花豐收節洋溢的歡樂,西安市新城區八府莊小學也熱鬧非凡,他們正在開展一場别開生面的園地招标會——“紅領巾成長種植園”2020年秋季第一批園地開園招标大會和第一批園地開園啟動儀式。在以中隊為單位競标到自己的種植區塊後,一聲“開園啦”,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大蒜、香菜、紅薯種子紛紛被播撒進土裡,帶着學生們的希望和汗水生根發芽。

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開展耕讀教育從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長的力量)1

青島藍谷高新區東臯埠小學的學生在“責任田”裡進行除草等田間管理。新華社發

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開展耕讀教育從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長的力量)2

白露節氣,清華附中永豐學校棉田采摘。清華附中永豐學校供圖

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建設(開展耕讀教育從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長的力量)3

青島西海岸新區膠南小學的學生們在“屋頂農場”給茄子翻土鋤草。張進剛攝/光明圖片

在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孩子們被定義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開展耕讀教育。

強調,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

耕讀教育感受土地的強大力量

“在翻壟、下播、澆水、除蟲中體驗自然土地上‘耕’的魅力,在采棉、脫籽、紡線、染色、織布中體驗傳統文化裡‘織’的魅力。棉田的‘耕與讀’之間似乎有着無限可能,孩子們總能帶給我們無限驚喜。”

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學校西南角的半畝地原本是一片菜地,學校副校長楊瑩無意間發現孩子們喜歡把一些種子種在土裡,并且隔三差五地來澆水。

楊瑩被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專注精神打動:“沒想到‘土地’有如此強大的能量,可以幫助孩子們實現心中的某些夢想;‘土地’有如此強大的效力,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想象力,用一種無聲的力量引導孩子們在自然中發現真善美、熱愛生活、尊重生命……”

“把土地還給學生!但是種什麼?如何種?怎樣發揮土地的育人功能,使它具有教育屬性,形成特色?這就迫使我們必須站在課程建設的高度進行思考。”楊瑩說。

自2017年開始,學校把這半畝地變成棉田,每一年的谷雨節氣,都要舉行“校園中的半畝棉田”播種節活動,并把棉田活動納入到校本課程。去年,因疫情原因,學校把棉花種子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家中播種,希望以此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共育、紐帶關系。

從谷雨播種到寒露秋收,棉花生長100多個日夜,播種、澆水、鋤草、施肥……學生們跟着二十四節氣,觀察時令、氣候、物候的變化規律,在棉田裡呵護他們的“棉寶寶”。

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執行校長孟衛東談道:“校園裡面有半畝棉田這樣一個學生實踐基地,是為學生服務,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奚雪松和團隊成員與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深度合作,指導學生們通過棉花種植學習和認知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同時,也讓棉田走入了中國農業大學校園,成為一項大學與小學聯手共建的校園文化項目。在農大東校區的半畝土地上,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的師生們和農大附小的小朋友一起“大手拉小手”,曆經寒暑、春耕秋收,在勞動中潛移默化地傳授了農耕知識與傳統文化。

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小學裡的半畝棉田,看到學生們的表現,奚雪松感觸頗深:“孩子們在翻壟、下播、澆水、除蟲中體驗自然土地上‘耕’的魅力,在采棉、脫籽、紡線、染色、織布中體驗傳統文化裡‘織’的魅力。棉田的‘耕與讀’之間有着無限可能,孩子們總能帶給我們驚喜。”

一邊“耕”,一邊“讀”,用知識輔助耕作,又從耕作裡收獲知識。陝西師範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曹勝高這樣解釋耕讀教育的由來:“耕讀教育實際是古代勞動教育和知識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古代中國長期采用傳統農業生産的方式,讀書人一邊耕地一邊讀書,養成了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并以此作為傳統美德進行提倡。”

“現代的耕讀教育主要有三種:一是有條件的孩子,利用假期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産;二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在郊區或者公園進行園藝、農作物的種植、采摘,了解農業生産。三是部分學校通過校園一角,培養學生們種植、耕作、管理和收獲的過程,提高他們對農業生産的興趣。”曹勝高介紹道。

生趣田園把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自然

“曆經四季寒暑伴随在同學們身邊,在快樂的‘讀’之餘親曆全年的‘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餘能悅‘讀’田之美與獲之樂。”

綠綠的黃瓜、紅紅的西紅柿、金黃的南瓜、挺拔的大蔥……八府莊小學的“紅領巾成長種植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些都是學校孩子們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校園東北側天井内,占地面積約有400平方米的地方,共分出28塊種植區,全校36個中隊通過競标可獲得一塊種植園地。自2014年10月開園以來,一有時間,學校老師們就組織學生帶上勞動工具在種植園中進行栽種、挖土、除草、撒籽、摘收……

不過,一開始種植瓜果蔬菜對學生們來說并不簡單。“種地先要翻地,同學們誰都不會用鐵鍬,拿到勞動用具大家都傻了眼。粗重的農具用起來格外不順手,許多男同學平日裡都覺得自己有力氣,可到了菜園力氣都變小了,鏟子深不進土裡,土也隻能翻過來淺淺的一層。耙子不會用,地平整不了。”學校老師回憶說,“還有些孩子覺得翻土髒兮兮的,清理石塊需要用手,好幾位同學都皺起了眉頭,很不情願地往外撿石塊。”這位老師笑道,“不過幹活的熱情會相互感染,一個兩個幹得起勁,也就帶動起了别的同學。漸漸地,一個小小的種植園讓學生們躬耕力行,四季蓬勃,共同體驗種植之趣、養護之誠、曬秋之樂。”

曹勝高說,“現在重新提倡耕讀教育,是因為當代農業人口減少,許多孩子不再從事農業勞動、家務勞動、生活勞動而造成勞動意識淡漠、自理能力不足。部分孩子不知稼穑的艱難、不了解農業生産的過程,這也不利于孩子們理解國情。因此恢複、倡導耕讀教育,實際是引導學生能夠熟悉農業、參加勞動,由此養成勞動習慣,尊敬所有的勞動成果,提高自己動手從事生産的能力。”

在奚雪松看來,耕讀教育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生趣田園,陪伴成長。“大中小學的校園裡出現生趣的田園,曆經四季寒暑伴随在同學們身邊,在快樂的‘讀’之餘親曆全年的‘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餘能悅‘讀’田之美與獲之樂。伴随式成長的整個過程不僅是對勞動技能的培養和自然知識的傳授,更會讓同學們切身地領悟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體會到辛苦勞作後方有的收獲喜悅。從而在心靈裡自然而然地注入了珍惜生活并堅守理想的信念。”

“當我們把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自然,把目光從産品延伸到農田,把情懷從小我延伸到遼闊土地,那麼‘一個城市孩子成長的創新教育模式’即在理解土地、熱愛自然、關注傳統、珍惜生活、堅守理想的過程中自然天成。”奚雪松說。

學科融合架起自然與人文的橋梁

“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高效能的學習場,它召喚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勞作、探索與挑戰。”

“收獲的季節來了/可愛的棉花就像/大顆大顆的爆米花掉下來/爆米花熱熱的/棉花暖暖的。”

“你看,多麼富有靈性的詩句呀!”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語文老師丁學英念完學生的詩作說,“與自然對話,以二十四節氣去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孩子們欣喜不已。校園棉田讓他們随時随地身處詩的境界。”每一個節氣,學生們都會被帶到棉田,觀察棉花的生長,創作兒童詩、寫小作文。不僅是語文科目,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老師也把課堂搬到了棉田。

楊瑩介紹,“校園中的半畝棉田”為學科自然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圍繞統計與測量的學習,數學與科學老師走到了一起;圍繞棉田單詞識記,英語與美術共同備課;圍繞文學創作,語文與音樂相互啟發……“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高效能學習場,它召喚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勞作、進行探索與挑戰。教與學的方式在這裡也從課堂延伸到了自然,從學科知識延伸到了多維領域,從享用成果延伸到了創造發現。”

學校不僅指導學生們種植棉花,還把棉花與紡、織、染等非遺傳統手工藝對接。奚雪松從這幾年的實踐中發現,耕讀教育架構了自然與人文之間的認知橋梁。“二十四節氣”不再隻是“節氣歌”中的詩意表述和抽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而對應着每個節氣之下相應的農業生産活動和作物的生長規律。收獲的果實也不再隻屬于自然要素,更是織、染、縫、繡等紡織工藝、産品和節事等活動開展的人文要素。傳統課程的内容與傳授形式,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課外活動與實踐教育等都可以更好地與之相融合,從而讓學生們在書桌前體驗更加生動的課堂。

“通過棉田開展的‘自然與人文,大學與小學,城市與鄉村,農業和文化、大人與孩子’相結合的耕讀教育實踐,正當其時地為未來的耕讀教育創新實踐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方法論借鑒。”奚雪松說。

不過,奚雪松也表示,目前的耕讀教育還需要延伸廣度,讓更多的大中小學校開展或聯合開展耕讀教育,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上,成為一項家庭、學校和社會全面認同和共同推進的行動;也需要擴展深度,呈現出更多新穎的“耕”與“讀”相結合的教育形式以及與傳統校本課程融合更緊密的教育形态;更需要加強場所、師資、資金和課程實踐的保障。

“有的耕讀教育是形式有餘而内涵不足,耕讀教育應該作為教育過程,而不能成為教育的目的。沒必要為了提倡傳統而進行有意識的複古,而是要創造性地繼承耕讀傳統的價值導向,是在實踐中學習,既要能讀書,更要能勞作,知行合一,由此培養學生對稼穑之艱的理解,形成關心生産、尊重勞動的觀念,增加個人社會責任,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曹勝高最後說。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6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