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死了……
我帶着沉重的心情等待着娃兒放學回家。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從外面捉些小東西拿回家來養,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都有,比如:麻雀、知了、蛐蛐、蝌蚪、蠍子……
可無一例外,第二天都會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見。
問起我媽來,要麼是死了扔了,要麼就是自己飛了、被狗吃了。
沒有多餘的話,那語氣根本不容許你再繼續追問下去。
相似的一幕又重新上演。
而這次,我是媽媽。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拉回了現實。
我告訴了娃兒實情。
看着靜靜躺在盒子裡的小貓,
她趴在我腿邊哭了很久……
“小貓看起來像是睡着了,它一會兒會不會醒來?”
“小貓死了,不會再醒來、不會再吃飯、呼吸、喵喵叫了……”
“我舍不得它,還想跟它玩。我喜歡它纏着我,鑽我被窩,軟軟的、暖暖的……”
“把你對小貓的愛和想念寫出來吧,放在它身邊,它能感受到。”
她拿着自制的禮物,從房間出來,放在了小貓身邊。
一張白色的A4紙,折成了信封狀,用打印筆封了口,封口處用粉色的蝴蝶結和愛心做了裝飾,清新淡雅。她還将前兩天我送她的老虎香包粘在了信封一側,說有小老虎陪着,小貓就不會害怕,也不再寂寞了。信封裡裝着她想對小貓說的話和自己的一些零花錢。
我們将小貓埋在一棵樹下,用撿來的松果和樹枝做了簡單裝飾,并為小貓舉行了一場小小的“葬禮”,作了告别。
“小貓會變成什麼?它會一直在這裡嗎?”
“小貓會像掉落的樹葉一樣,化作泥土,變成養分,又會長出新的生命。”
晚上睡覺前,娃兒抱着我紅着眼圈說:“媽媽,我想小貓了。”
“我也想了,我們一起想吧。”就這樣我們一起聊着、笑着,睡着了……
這件事也讓我想起以前在書中看到過一個故事:
小男孩很喜歡一隻兔子,兔子是他的知己、他最好的朋友。不幸的是,突然有一天,他被告知兔子逃走了。就在當晚,晚餐結束後,媽媽問他喜不喜歡這道“紅酒炖兔肉”?男孩才得知,他的兔子不是逃走了,是死了,還被自己吃了。從那一刻起,他腦中隻有一個念頭,他要贖罪,要去找兔子,向它道歉。男孩開始絕食,最終醫生也沒能挽救回他的生命。
在孩子心中,寵物對于他們的意義完全超越了動物本身。
就像小王子和玫瑰之間,他為它澆水,為它擋屏風,聽它訴苦和自誇……
而正是這些付出使得玫瑰變得如此的重要和獨一無二。
孩子和寵物也在每一天的相處中,建立了聯結。
這種聯結的突然斷裂,如果沒有正确的引導,孩子可能會産生恐懼和困惑,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
那面對寵物的突然離世,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接納情緒 陪伴孩子理解并接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悲傷。
孩子情緒緩和時,鼓勵孩子說出内心深處的恐懼和感受。
靜靜地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任何時候父母都是他最溫暖的依靠。
不再避諱 告知實情
在我們的習俗裡,死亡是黑色的、是禁忌,生命一旦逝去,就不願再提及。
但我們的避諱隻會影響孩子對生老病死的理解。
他們會荒謬地以為,死後還能像遊戲中的角色一樣再複活;會錯誤的以為,死亡是對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懲罰的方式。
請告訴孩子:
l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動物、植物……任何有生命的物種,最終都會死去。
l 死意味着不能再呼吸、吃飯、說話、走路了,死後不能複生。
l 死亡不可預測,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但它的發生一定是有原因的,生命不會突然地消失。
l 死後你會再也見不到他,愛他的人會非常傷心。
誠實、開放地和孩子談論死亡吧,這遠比讓孩子獨自去理解這件事要好得多。
同時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對死亡理解的科學規律,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來談論死亡。
大家也可以翻看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不要把“死亡教育”的缺失再延續下去》,在這裡也放了文章的鍊接。
好好告别 一起懷念
帶着孩子給逝去的生命,舉行一場小小的葬禮,作為告别。
可以通過和孩子讨論或以寫信的方式來表達出對它的愛和思念。
告訴孩子:
l 死亡不是最後的終點,遺忘才是。
就像小貓雖然離開了,但我們對它的愛一直存在着。
l 死亡不隻有悲傷,也可以是靜靜的追憶。
在有它陪伴的日子裡,有我們對它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有它給我們帶來無法替代的快樂和慰藉。在孩子想念寵物時,陪着孩子一起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
尊重生命 熱愛生命
生命的過程就像一棵樹木的成長,從種子到發芽、從破土而出的小樹苗到長滿枝葉的小樹、從開花結果到落葉枯枝,在這個生命周期裡,有傷病、有幹旱、有蟲害……
人和動物也一樣,任何一個生命都不是一帆風順,也不都是鮮花美景。
在寵物陪伴我們的短暫生命周期裡,從吃喝拉撒到生老病死,盡量讓孩子參與和感知生命的每一個細節。讓他在感受生命的美好的同時,也懂得生命的變化無常。
他才會更加尊重和熱愛生命。
生命來之不易,是大自然的奇迹,是每個人的幸運;
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時光一去不複返;
生命是獨特的,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
生命是無價的,任何事物都不能用生命去交換。
我們對待生命的态度,影響着孩子選擇如何對待自己生命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