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出疹子然後皮膚變黑?日前,省城迎來連續多日的高溫,許多人發現,一出門,臉、脖子、胳膊就會泛紅、起疹子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過敏”,可過敏源究竟是什麼?有沒有想過是因為“陽光”?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泛紅、起疹子,在太原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對此,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侯瑞霞提醒大家,夏季天氣炎熱,外出時要做好個人防曬,警惕日光性皮炎的發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臉上出疹子然後皮膚變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日前,省城迎來連續多日的高溫,許多人發現,一出門,臉、脖子、胳膊就會泛紅、起疹子。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過敏”,可過敏源究竟是什麼?有沒有想過是因為“陽光”?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泛紅、起疹子,在太原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對此,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侯瑞霞提醒大家,夏季天氣炎熱,外出時要做好個人防曬,警惕日光性皮炎的發生。
A 調查:炎夏日光性皮炎多發
“以前不知道,太陽光還會讓皮膚生病。直到有一次去看醫生,醫生告訴我是患上日光性皮炎,我才知道自己對紫外線過敏。”太原市民陳女士說,她最早出現症狀,是和朋友一起外出采摘。“本來是怕曬黑,所以我在所有裸露的皮膚上擦了防曬霜。”她說,但采摘開始沒多久,胳膊上就出現了一小塊紅斑。一開始她以為是在采摘的時候碰到了一些容易緻敏的植物,就沒在意,但回家後才發現脖子上不僅一片紅,還出現了一些小疹子,甚至開始發癢,她趕緊去醫院就診。從那以後,她每次外出,都會特别注意做好防曬。
“每年春夏交替之時,我就注意防曬了,要不然裸露的皮膚就會奇癢無比……”市民何女士已經被日光性皮炎困擾了好幾年,現在的她,夏天幾乎不能曬太陽。“哪怕曬一分鐘都不行,要不然露出來的皮膚隻要接觸太陽光就會紅得比較厲害,一到晚上更是癢得不行。”她說,隻有到9月份太陽沒那麼曬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會好轉。
和何女士相比,張女士的情況要好得多,“我通常是臉上嚴重,明顯。”她說,從每年4月份開始,她的臉就會陸續發紅、出疹子,“但不會特别癢。”張女士說,“塗了防曬霜,還要戴帽子、口罩、墨鏡,把整個臉都遮得嚴嚴實實的,這樣才管用。”
采訪中,山西晚報記者發現,因為“太陽”而“受傷”的人群還有不少,而且有些人的症狀還很嚴重:“隻要一曬到太陽,特别是大中午的時候,哪怕是曬5分鐘,都能過敏好幾天。過敏的地方以手臂和脖子為主,忍不住撓的地方會發熱,起一粒一粒的紅疹。”“過敏嚴重時,睡覺時會癢醒,難以忍受。”“午後就不敢出門,打了傘也仍會過敏,非常奇怪的皮膚病。”“穿了半裙,皮膚相對粗糙的小腿居然過敏了……大概是地面反射的紫外線吧。”……
B 現狀:發病率高女性更易患病
在太原市中心醫院皮膚科診室外,待診的患者有很多。“每年夏季,皮炎患者就會增多,其中,以日光性皮炎患者為主。”侯瑞霞說,日光性皮炎是一種光敏性皮膚病,是由于過度日照後而發生的皮膚炎症,主要是人體對日光中的紫外線過敏引起的。而紫外線過敏是日光作用于人體所引起的異常變态性反應,人體中隻要有少量的光感物質,經紫外線照射即會發生反應,表現為面、頸、前臂、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樣或水疱等皮疹。日光照射後,皮損明顯加重,癢感也會加劇。
侯瑞霞介紹,日光性皮炎一般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個季節,也就是每年的4月至10月。而患者出現症狀,一般多發生于日曬後2小時至10小時,皮損程度不同,嚴重者會出現丘疹、水疱、糜爛、結痂、脫屑和色素沉着等。若日曬面積廣泛,甚至可引起發熱、頭痛、失眠、乏力、惡心等全身症狀。
但日光性皮炎的發生與光線強弱、照射時間、個體膚色、體質等都有關系。從醫院接診情況看,近幾年日光性皮炎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日光性皮炎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中又以20歲至30歲年輕女性居多。”侯瑞霞說,“皮膚白的人比皮膚黑的人更容易出現。”這是因為膚色黑的人,皮膚中黑色素細胞相對多一些,而黑色素細胞對皮膚可以起保護作用,能減少光對皮膚的損傷。“相對來說膚色黑的人不容易曬傷,患皮膚癌的幾率也要比膚色白的人要小很多。”侯瑞霞說,這個結果有科研數據支持。
C 提醒:少吃或不吃感光性食物
“前幾天有一位患者,她是吃了野菜後去地裡幹活,但因為太陽太大,就用兩隻胳膊輪番擋住面部,結果臉上沒有出現紅腫等問題,但兩隻胳膊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疱。”侯瑞霞說,這種情況屬于光毒性反應,也是日光性皮炎的一種。
原來,食用某些蔬菜也會引起日光性皮炎,這些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能夠吸收太陽中的能量,使皮膚對光的敏感性增加。苋菜、灰菜、油菜、馬齒苋、芹菜、菠菜、茄子、香菜等都含有感光物質,在人體内會分解出感光性物質,積蓄于體内,當人體接觸光照後,就會出現光敏反應。“但不是所有的綠葉菜都是感光食物,這點大家一定要清楚。”侯瑞霞說。
“是不是對紫外線過敏,我們在醫院是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檢測出來的。”侯瑞霞說,但食用過感光性食物後再接觸光照會不會出現過敏反應,這點暫時還沒有辦法檢測。因此她建議,如果在紫外線強烈的時候要外出,最好少吃或不吃這些感光性食物。
另外,很多人覺得膚色白的人不容易曬黑,隻是會曬紅,這也屬于日光性皮炎的一種,因為“曬紅”實際上就是皮膚已經被曬傷了。“曬傷也是分等級的,輕度的就是發紅發燙,這是最輕程度,再嚴重一點可能會出現脫皮的情況,更嚴重的就會腫起來了。”侯瑞霞說。
D 防範:物理、化學防曬不能少
“夏季是日光性皮炎發生的高峰時期,及時預防是關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一個都不能少。”侯瑞霞強調說。
如何避免日光性皮炎?侯瑞霞提醒,每天10時到14時,日光照射最強,要盡量避免這個時段戶外活動,或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避免日光曝曬,外出時應注意防護,如塗抹防曬霜、戴遮陽帽、打遮陽傘、穿防曬服或長袖衣衫。若在戶外,正常人群建議使用防曬指數(SPF)30以上的防曬霜,嚴重光敏者或長期戶外工作者需用防曬指數(SPF)50以上的防曬霜,出門前15分鐘塗抹即可,每次塗抹要足量,面部大約需要一元硬币大小的量,且每隔2小時就要再次塗抹防曬霜,這樣才能達到很好的防護效果。“還有就是山頂、海邊這些地方,紫外線強度要比城市高很多,去這些地方的時候,就更要注意做好防曬。”侯瑞霞說。
“目前市面上防曬服品類繁多,在選購時要注意防曬服UPF數值,數值越大,說明攔截紫外線的能力越強。”侯瑞霞說,過敏性膚質的人群,建議選擇UPF95的專業防曬服,即攔截紫外線能力達到95以上;普通人群選擇UPF50的防曬服即可。
根據曬傷程度的不同,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曬傷程度較輕時,可以自己給曬傷的部位塗一些比較涼的東西,比如敷一張冷藏後的面膜。“但這種處理辦法一定是在皮膚沒有破損的前提下。”侯瑞霞說,而如果一旦出現紅腫、瘙癢、丘疹等症狀,不要刺激皮疹,不要亂塗藥物,以防出現其他次生疾病,不要用熱水刺激皮膚,可以先物理降溫,用毛巾冷敷,如果症狀沒有減輕,還有局部紅腫、熱痛嚴重、發癢等情況,要及時就診。
山西晚報記者 張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