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科技集團河南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檢測産品河南商報記者左冬辰/攝
河南商報記者郭丁然
在上世紀90年代,長城曾與聯想、方正等一樣,都是計算機市場炙手可熱的品牌。淡出個人電子産品領域後,長城在國産自主芯片等領域的研發一直沒有停止腳步。
4月23日,國内第一款全國産化自主安全長城商用筆記本電腦在鄭州下線。未來,這個品牌将和河南碰撞出哪些火花?
核心關鍵部件完全國産
4月23日,年産100萬台自主安全整機的中國長城(鄭州)自主創新基地在鄭州高新區正式開建,其過渡生産線生産的國内第一款全國産化自主安全商用筆記本電腦于當天下線。
4月28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河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河南長城”)。這款代号為長城NF14C/B的筆記本電腦采用了國産自研飛騰2000處理器(4核、2.2Ghz)、8GB運行内存,配備獨立顯卡,硬盤存儲可選256GB或512GB固态硬盤,完全能勝任日常辦公。
外觀上,也一改傳統商務電腦“傻大笨粗”的印象。屏幕采用了時下流行的超窄邊框,分辨率為1080P。鍵盤采用了時尚舒适的巧克力鍵盤設計,HD⁃MI、type-c等接口也一應俱全。
從外觀來看,與目前主流筆記本電腦沒有太大區别,但它“體内”的部件卻大有不同。
“之所以叫國内第一款全國産化自主安全商用筆記本電腦,是因為這款電腦基于‘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自主安全固件’體系打造,核心關鍵部件完全國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河南長城副總經理姜楠介紹。
不過,據介紹,目前長城的電腦将主要面對政府機構等商用客戶。在适配更多不同領域的軟件後,未來3~5年可能逐步開始進入個人市場。
長城回歸商用電腦領域
提起“長城”的背景,那可是大有來頭。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長城”)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所屬的4家骨幹企業重組整合而來。
作為中國民族電腦産業的先行者,長城曾經研發出國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微型電腦、第一塊電腦硬盤、第一款終端ASIC芯片、第一台顯示器等。如今的長城自主電腦上使用的飛騰CPU,就出自其控股的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麒麟操作系統,則出自“中國電子”旗下的企業。
可以說,長城是國内唯一從芯片級開始打造全生态産業鍊的自主安全計算機生産廠家。
在淡出個人電子消費市場後,長城轉而在軍工、金融、醫療等領域發力,如今回歸商用電腦領域可謂“王者歸來”。而落戶河南的河南長城,就是中國長城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為何落戶河南?
河南長城執行董事、總經理趙偉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該公司及該機器落戶河南,源于河南優良的營商環境以及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簡稱“高新區”)的大力支持。
“此外,鄭州處于‘米’字形高鐵的中心,加上航空港區的便利條件,這些都為長城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趙偉建說。
同時,該項目展示了“河南速度”。據趙偉建介紹,2019年5月中國電子确定建設中國長城(鄭州)自主創新基地、7月進行了相關簽約、8月16日河南長城拿到營業執照、9月河南長城首批員工入職、11月河南長城與11家合作夥伴簽約。
計劃與本土高校合作培養人才
根據規劃,中國長城(鄭州)自主創新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82畝,分兩期建設,建成後每年可生産自主可控終端及服務器産品100萬台。一期項目預計2021年6月建成投産,年産能50萬台。
“河南地處中原,交通便利、人力資源豐富,但電子信息産業較薄弱。”趙偉建說,中國長城在河南建設基地的初衷也是為了發展壯大本土電子信息産業,改變河南信創産業在整體經濟發展中的短闆局面。同時,還可以拉動一大批相配套的國産自主産業,形成集群效應。
趙偉建還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作為河南人,他對這片土地很有感情。他希望,未來中國長城(鄭州)自主創新基地能吸引更多河南人才留在本土或回歸老家。
他透露,未來他們還計劃與河南本地的高校進行合作,定向培養國産自主芯片、操作系統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