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确保校園安全,提高師生安全意識、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能力,巨野縣教育系統多管齊下建立健全“1530”學生安全教育機制。各學校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和活動,在取得“1530”教育實效上下功夫,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1分鐘安全教育,學生做主體。學校改變由教師講安全,學生被動接收的做法,讓學生成為1分鐘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由學生自己講安全防護。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提高了安全意識和講解能力,學校安全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5分鐘安全教育,重在學技能。學校安全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重在安全預防、安全教育、安全監管、安全技能四個要點下功夫。學校利用每周放學前5分鐘時間囑咐學生在家注意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預防溺水等,并通過視頻等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傳授安全技能,讓學生在應急情況下能夠進行自救互救。
三是30分鐘安全教育,适時定主題。學校以“每周一安全主題”活動為載體,以飲食安全、消防安全、防震安全、交通安全、防校園欺淩等安全主題為主要内容,學期初由學校安全科結合季節性、針對性、必要性制定出台“周安全主題”。根據制定好的主題利用每周放假前用30分鐘召開安全主題班會,根據假期計劃強調好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
這些措施,把學校安全工作重心轉移到預防上來,使學生提高了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讓安全知識進入師生心中。(營裡鎮中心校劉慶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