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焦裕祿已經離開了57年。
他離開那年,妻子徐俊雅才33歲。
丈夫的離去讓她悲痛欲絕。
許多年後,徐俊雅曾和孩子們說:
若不是你們爸爸的囑托,我真想和他一起走啊。
好在她堅持了下來,往後的日子裡,徐俊雅隻能強忍着悲傷照顧着一家人:
6個孩子,2位老人。
也正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得以善終,孩子們得以健康長大。
1922年,焦裕祿出生在山東省博山縣的小村莊裡。
在貧困家庭長大的他,自小就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
好在他選擇了一條正确的道路。
1948年,焦裕祿随工作隊南下。
兩年後,28歲的他,被任命為尉氏縣大營區委副書記兼區長。
趕上當時河南省團校培訓,他便被任命負責管理一批學員。
這其中就包括比他小9歲的徐俊雅。
徐俊雅出生在河南省尉氏縣的一個書香門第。
特殊的年代,她雖然沒正經上過學堂,然而在身為私塾先生的父親的熏陶下,積累了頗為豐厚的文化底子。
并且她自小就長得漂亮。
在團校學習時,19歲的徐俊雅,身邊有一堆追求者。
但她喜歡的,是有才氣的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結識了焦裕祿。
雖然焦裕祿從小居無定所,但長大之後,一直在惡補缺失的學習。
并且“走南闖北”的他,從小對樂器特别熟悉。
既能“吟詩寫文章”,又懂點音樂。
彼時的焦裕祿,簡直就是徐俊雅的理想型。
所以兩個人相識一段時間後,彼此間表明了心意。
最好的年華裡,他們結婚在一起了。
其實當年,焦裕祿和徐俊雅的婚期定得有些匆忙,以至于有一些結婚用的東西都還沒來得及準備好。
徐俊雅原本要繡一對鴛鴦枕頭的,可因為婚期到了,枕頭隻繡了一個,于是他們便用一個枕頭結了婚。
那不成雙的“鴛鴦”,成了作為妻子的她,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甚至在焦裕祿去世後,徐俊雅把丈夫的早逝怪到了自己的身上。
她認為是自己草率用一隻枕頭結婚,造成了焦裕祿早逝的征兆。
雖然婚禮準備的倉促,可兩個人的婚後生活還是很幸福的。
徐俊雅成了焦裕祿背後的女人,為他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
據他們的兒子焦國慶回憶,為了讓父親焦裕祿安心工作,徐俊雅連一塊手帕都舍不得讓他洗。
冬天的時候,焦裕祿經常要早起工作。
徐俊雅則會把他的衣服,放在兩層被子之間捂熱了,拿給他穿。
生活中的徐俊雅,真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着焦裕祿。
并且還不隻是他,家裡的幾個孩子、焦裕祿的父母,也都是她在照顧着。
也正是因為此,焦裕祿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不過一有空閑,他還是幫忙分擔一些家務事,耐心地陪伴着孩子。
他喜歡拉二胡。
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會為徐俊雅拉二胡。
雖說焦裕祿工作繁忙,但夫妻倆的婚後生活,依舊溫馨而甜蜜。
遺憾的是如此的愛情,卻沒能走到最後。
1964年,42歲的焦裕祿因病早世。
據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雲回憶,得知父親焦裕祿死訊的那天:
母親徐俊雅,被兩個人架着在那裡哭。
我走後養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你的肩上,你會很苦,很累,但你要記得,不要麻煩組織,不要問組織要錢,不要向組織提要求。
這是焦裕祿最後留給徐俊雅的話。
其實丈夫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徐俊雅都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傷中。
可為了愛人的囑托,為了孩子和老人,她堅持下來了。
6和孩子,2個老人。
所有的擔子,都落到了她身上。
而且雖說焦裕祿是領導,每個月有一百多元的工資。
但家裡并沒有多少積蓄。
因為此前的“焦書記”,實在是太慷慨了。
每次下鄉,無論兜裡裝了多少錢,帶了多少糧票,回來都是一分不剩,因為“他看不得别人吃苦”。
有一次下鄉,甚至還把自己的外套都送出去了。
原洛陽礦山機械廠工人劉輔臣老婆生孩子後,想喝小米粥,焦裕祿知道後,把自家僅有的2斤小米送給了劉輔臣。
原來洛陽礦山機械廠的工人吳永富家第5個孩子出生時,家庭太困難,焦裕祿直接送了10塊錢給他。
他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短暫的一生,把自己的所有都貢獻給了需要的人,卻唯獨委屈了自己。
焦裕祿離開後,當人們走進他的家,才發現:
家裡隻有幾件極為簡陋的家具,九平米的房間……
這之後的日子裡,徐俊雅依舊帶着一家人生活。
隻是一個月50多元的,加上每月13元的撫恤金。
要養活六個孩子,兩個老人,一家九口的生活過得實在是艱難。
記得有一次徐俊雅去買雞蛋,結果被騙了10元錢。
站在原地,她差一點就哭出來了。
因為那失去的,是一家人一個星期的生活費。
所幸的是徐俊雅堅持了下來。
最終孩子健康長大,老人安詳離去。
在女兒焦守鳳記憶中,父親離開後,母親每年的除夕夜,都會一個人獨自包很多餃子,從不讓他們幫忙。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放鞭炮的時候,她會一個人一呆一天,不吃也不喝。
這是她紀念愛人的一種方式。
而在其它的時間,徐俊雅就會放下“思念”,全力的照顧一家人。
這樣的生活,她堅持了幾十年。
2005年,徐俊雅永遠離開了我們。
但在這之前,幾個孩子都已經健康長大。
她完成了愛人留給她的“請求”。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