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青銅器是中國古老文明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有過輝煌曆程的重要标志。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間,中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物。在其成熟期——商周時期,中國曾擁有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銅器。它不僅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而且有重要的藝術價值,以其構思巧妙的形态、富麗精緻的紋飾、風格多樣的銘文書體,展現出它的獨特藝術魅力。1951年12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輝縣趙固的戰國墓中,發掘出土了一件“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這件銅鑒,以其渾厚的造型、精細的紋飾、畫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圖片來源▲新浪圖片·老樂聊曆史
鑒,是古代的一種器物,形狀像大盆,有耳可提。用青銅制成。作用有三:一是盛水,大的可作浴盆,洗浴用。二是盛冰,用來冷藏食物。《周禮·天宮·淩人》雲:“春始治鑒。”(春天就開始準備好用以冰藏食物的鑒)鄭玄注:“鑒,如甀[zhuì](甕一類的陶器),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禦溫氣。”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至日納冰窖中,鑒深三丈,冰以入,則固之,封如阜。”到了需要冷藏食物的時節,将冰放進窖中,鑒放在深三丈的地方。冰放進後,則凝固為一體,将食物封住,如同土山一樣。三是盛水,用做照影、照面之用,即相當于現在鏡子的功能。《詩經·邶風·柏舟》雲:“我心匪鑒”;(我心不是青銅鏡)毛傳注:“所以察形也。”用鑒盛上水,水平如鏡,就可以照見自己的身影,或是知道自己的面部是否幹淨。進一步說,就是一經鑒照,便可知好壞。從這個意義上引申開去,便衍生出“鑒定”、“鑒别”之詞語來。
圖片來源▲魅麗趙固
“燕樂”,是古樂名。有三種含意:一是祭祀宴享之樂。“燕”同“宴”。即君與臣以及四方來賓在祭祀燕飲時所用之樂。“樂”,指音樂舞蹈。二是内廷之樂,也稱房中之樂。是夫人們所用之樂。三是鄉樂,即鄉人所用之樂。鄉樂、房中之樂、宴樂,内容一般相同,都采用《詩經》中的《周南》、《召南》詩來歌之舞之,隻不過是鄉人用之謂鄉樂;夫人用之謂房中之樂;而王之燕居用之謂之燕樂。“射獵”,是諸侯為即将舉行的祭祀、朝觐、盟會等活動而進行的一種射技、射獵活動。該鑒上的圖案便是戰國時代統治階級的宴會射獵場景之寫照。
圖片來源▲豆瓣·納蘭拉着顧惜朝
抛開西周前期的銅器不說,從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的銅器,裝飾花紋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鳥獸形圖案,往往是幾條屈曲蟠繞的線條;一種是粗線條的幾何形圖案,花紋粗枝大葉,比較呆闆地對稱着。而到了戰國時期,花紋就顯得細緻,顯得生動活潑了。鳥獸紋的圖案,不僅鳥獸的形象很具體,很生動,而且曲折飛舞,栩栩如生。幾何紋的圖案也很細緻,而且變化多端。這時候最突出的紋飾便是車馬狩獵、水陸攻戰、宴樂等圖案。而且這些圖案都是描寫現實生活的,這種描寫現實生活的圖案的出現,是藝術進步的具體表現。所以說戰國時代的藝術,有着飛躍的發展。這種發展首先表現在實用藝術品的進步上。青銅器是實用藝術品之一,除了它在制作上較大有的進步外,重要的是在裝飾藝術上有長足的進步。此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便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圖片來源▲網絡
該銅鑒為戰國中期之物,器高約13厘米,口徑45.2厘米,底徑約20.3厘米,壁厚不足0.1厘米。它與一般戰國式銅鑒相似,口大底小,兩耳有垂環,口沿外折,平底無足。質地極薄,發掘時它已被壓碎成為數十塊。經過補綴接合,器形才開始顯露出來。兩耳的形狀為紐形,以圓形疤釘連接在器壁之上。耳上的垂環為“
”狀紋飾,質地為砂粒,上分有節。鑒的質地為青銅,雖然很薄,但卻極為堅硬。表面為光素面,内壁上用利刃精刻出兩列花紋,紋飾細如發絲,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口沿上刻有一列松鶴圖案,一般為三棵松樹間一隻仙鶴。環周一圈,共刻有仙鶴12隻,松樹37棵。仙鶴之姿勢為昂首闊步,睥睨一切,儀态豪邁,高傲似不可攀。口沿界線下另綴有垂三角花紋69枚,花紋内側各填有“品”狀三星,界下亦刻有三角三星垂花紋41枚。在上下兩垂花界間,為圖案的主要部分,用白描手法精刻出燕樂射獵圖三層,内容頗為豐富。大抵半周屬燕樂,半周屬射獵。燕樂部分,以建築物為中心,左邊敲鐘,右邊擊磬。明顯可見者共有人物28個,鳥獸8隻,各類樂器43件。左邊以牆垣、房檐為界線,右邊以牆垣、繩索紋為界線。射獵部分,有人物9個,林木鳥獸30隻,器物23件。展現的畫面上皆為園林池沼之風物,内容十分豐富。顯然可見的,如中心部分之建築物,高廣宏偉,結構合理,比例協調。闆瓦和簡瓦的組合,齊整有序,已見出唐宋以後屋坡建築之身影;鬥拱和楹柱排列,既顯出開間空間之闊大,又顯出支撐屋頂之強勁,觀之,使人頓感氣勢宏偉。而且,這幅建築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建築物圖。(見《輝縣發掘報告》結束語)編鐘和編磐的懸挂姿勢,使人覺得耳邊似乎已傳來悠揚之聲;笙竽的形制,又見出戰國時代樂器制作技術之先進。操樂人員,那種擊鐘擊磬、且擊且舞的優美姿态,使人禁不住要随他們翩翩起舞,極欲跳上一番才覺盡情盡興;頭上所戴的盒形冠和束成燕尾形的頭發,又使人感覺他們的優雅可愛;拖長服束細腰的裝飾,又表現出那時候人們的審美情趣之高。最下方有廚房,廚房内人員各司其職,端鼎拿豆,遞送飲食,忙忙碌碌,氣氛緊湊。另有林園,林園内有的在張懸羅網,有的在張弓插矢,捕鳥射獵,全神貫注。那蕩舟瞄射姿勢之妙,讓人決不懷疑他們能夠一網打盡,一矢中的。還有牧馬人在替馬洗浴的,那驅牽鞭策之神情,顯示了他們的盡心盡責。池沼、鳥獸、林木的分布,以及旌旗的飄揚等,皆以寫實手法表現出來。縱觀圖案中的動态全景,真有點“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人物的形态,有坐的、立的、跪的,有作授受狀的,有作射擊狀的,有邊歌邊舞的,有搖橹蕩舟的。還有或彈、或敲、或擊、或吹的。牧馬養馬人,或牽或引,或鞭或驅,或把梳洗浴。馬兒,或行,或涉,或踢且鳴的。鳥兒,或立,或走,或瞻前顧後,或展翅飛翔,或覓食叨噙,或集于一屋。器物,或置,或植,或懸挂,或飄揚。真乃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缭亂。這些二千三百多年前已經消逝的事态,如果僅憑文字記錄,是難以惟妙惟肖地将它表達出來的。而此鑒上的寫實真迹,保存了這些場面的生動形象使我們根據圖案,便可恢複想象出古代社會許多不可推想的情況。由此而論,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實在是一件難得的珍貴實物資料。
圖片來源▲網易新聞·四川新聞網
奴隸制時代,一般平民,隻有在社祭和臘祭時才有機會參與群衆性的娛樂活動。社祭,是春季對社神的祭祀,目的在于祈求豐年。社,一般設在樹木茂盛的叢林中,并築有陳列石塊或木塊的土壇。臘祭,是冬季酬謝有關掌管收獲的鬼神的祭祀,帶有慶祝豐收的意義。當社祭和臘祭時,常常宰殺牲畜,男女齊集,舉行酒會,開展各種娛樂活動,十分熱鬧,子貢曾說,臘祭之時“一國之人皆若狂”;孔子又說,這是由于百日勤勞而給予“一日之澤”“一張一弛文(周文王)武(周武王)之道也”。(見《禮記·雜記下》)到了戰國時代,随着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個體農民普遍成為農業生産的主要擔當者,因而這種群衆性活動就更加活躍了。同時,由于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城市的興起和發展,地主和商人聚集到城市中來,使許多大的商業城市裡也紛紛開展了文娛活動。
圖片來源▲堆糖·經年雨安
宮廷方面,也是如此。奴隸制時代,各國宮廷中都有一種供國君娛樂的藝人,叫做“優”。這種藝人善于唱歌跳舞,尤其善于說笑話,演笑劇。(這種笑話和笑劇成為後世戲劇的萌芽)戰國時代,雖然政權的性質已改變,但這種習俗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戰國時代上下都充滿着歡娛氣氛。
圖片來源▲《共城史話》
民間也好,宮廷也好,此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的發現,表明了輝縣在戰國時代的歌舞升平現象,又表明了那時候的輝縣,無論從文化上還是經濟上講,都是一個發達地區。
資料來源:《共城史話》 張有新 著
「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