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男性都有2個“蛋蛋”,
學名“睾丸”。
但是今年6歲的小周,
卻隻有一個“蛋蛋”
蛋蛋消失了6年,
它究竟去哪裡了?
小周今年6歲,長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可愛,但是他的父親卻總是憂心忡忡的。原來,自打小周出生後,其左側的陰囊就是空空的,少了一個“蛋蛋”。
六年來,周爸爸四處尋醫問藥,彩超、CT、磁共振等各種檢查沒少做,但始終覓尋不到小小周消失“蛋蛋”的蹤迹,多家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都建議定期觀察。
近日,周先生獲悉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陳躍東教授到漳州市中醫院坐診,他立刻帶着小周前往就診。
陳躍東教授仔細查看了CT、磁共振等檢查資料後,建議對小周行腹腔鏡下左側隐睾探查術,明确這個“蛋蛋”究竟跑哪去了。
經過充足的術前準備,漳州市中醫院泌尿外科陳惠新團隊在陳躍東教授指導下,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腹腔鏡探查 右側腹腔内結節切除 左側萎縮睾丸切除術。
原來小周“失蹤”多年的一個睾丸,一直待在左側腹股溝内,已經萎縮得隻有一顆米粒的大小了。鑒于這顆萎縮的睾丸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功能,隻能将其切除。
什麼是“隐睾”?為啥有些蛋蛋會半路“抛錨”?
一般來說,寶寶6個月後,如果蛋蛋還沒降下來,那就真的降不下來了!
隐睾有哪些危害呢?
1.不育
蛋蛋是生産“小蝌蚪”(精子)的工廠,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它最喜歡的溫度,比人體正常體溫低1.5℃~2℃,陰囊恰好是這樣的一個好地方。萬一,蛋蛋沒能正常“入袋”,而是“住”在了腹腔和腹股溝,那就不能正常發育。時間一長,蛋蛋就不能正常“工作”,長大了就可能會有性功能問題,并導緻不育。
2.睾丸癌
睾丸停留在腹腔裡面,容易發生腫瘤。如果發生癌變,位置比較深也不容易發現,等發現時已經晚了。
3.疝氣
隐睾患兒容易得疝氣,一旦腸管卡住發生疝氣嵌頓,更容易導緻睾丸及腸道壞死。
4.睾丸扭轉
隐睾活動度相對大,容易發生扭轉,導緻睾丸壞死。這類孩子發生睾丸扭轉的幾率,較陰囊内睾丸高21倍。
5. “空空如也”的憂傷
空癟的陰囊,會讓隐睾孩子覺得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樣,會造成自卑、孤僻、精神苦悶等。
隐睾,還有得治嗎?
有,但是拖得越久,效果越差。确診了隐睾,必須盡快手術。這種手術,簡單地說,就是找到“迷路”的蛋蛋,把它松解之後,拉到陰囊裡并固定住。
大部分隐睾,一次手術就可以搞定。但個别孩子,蛋蛋“迷路”後位置特别高,要分期手術。
過去認為,隐睾患兒2歲之前應該進行手術治療。但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發現:患兒6~12個月大的時候,蛋蛋就會發生病理改變。
這意味着——出現隐睾的寶寶,最好能在6個月-1歲時做手術,最晚的話,不要超過一歲半。
孩子大了才發現隐睾,還有救嗎?
從2歲到青春期的男孩,如果發現隐睾,應該盡快手術,以免錯過青春發育期,最後導緻睾丸功能障礙。
多數孩子做完手術後,患側的蛋蛋比正常的一側偏小。當然,很多家長關心的,并不是蛋蛋大小,而是能不能用。
雖然雙側隐睾的不育風險比較大,但是單側隐睾的成年人,生育幾率與正常人很接近。
如果家裡有男寶寶,
年紀小的時候,
洗澡時可以摸下他的蛋蛋,
發現少了、異常變大、
質地變硬、表面不光滑等異常,
就要盡快去醫院檢查了。
END
編輯:喬一
福建衛生報記者: 廖小勇
通訊員:蘇惠紅
制圖:钊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