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是建築的根本,農村自建房由于沉降、地震等自然因素會導緻基礎發生變形、斷裂、下沉等現象,嚴重影響到了住宅安全,這時候拆房重建損失太大,我們可以對基礎進行加固,今天來和大家講講農村常見的基礎加固方法。
一、打樁法
在建築基礎附近鑽孔,孔深一般超過基礎深度的2倍,并向孔内灌入加固材料,使基礎周邊土質堅固。一般來說,樁孔内灌入的材料一般有石灰、水泥漿、堿液等,灌入時要根據地質情況搭配砂石、土壤等輔料。
由于在打樁加固時要采用堿性化學材料,所以該施工方法不太适用于水井、耕地附近,或者要保持大于10m的間距,防止污染。打樁法一般用于含水率較高的基礎土層,尤其是受淤泥土層影響導緻的基礎沉降,對于其他外力導緻的基礎損壞,例如地震和滑坡作用不大。
二、加寬法
在建築原基礎的外圍增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新增的構造通過鋼筋與原基礎緊密相連。這種施工方法原理簡單,适用于原基礎過窄、過小的建築。
加寬法是一種穩妥的基礎加固方法,适用于各種地質和施工條件。
三、擡梁法
在損壞基礎的地圈梁下方制作一個與地圈梁垂直的短梁,并在原基礎兩側下部制作新基礎,将短梁擡起,原地圈梁落在短梁上,短梁落在新基礎上,從而加大原基礎的承載體積,從而加固基礎。
擡梁法是傾向于修補的加固方式,一般在損壞部位施工,如果要對條形基礎進行整體加固,可以在距離主牆角100mm左右的位置開始施工。
四、圍套法
在損壞或需加層的建築基礎外圍制作一層鋼筋混凝土圍套,提高基礎強度,相對于加寬法而言,這種施工方法制作的構造包圍着基礎大放腳的肋上,也可以認為是加強肋的加固方法。
圍套法集加寬法和擡梁法原理為一體,施工較輕松,不過這種施工方法對于外力受損的基礎加固作用有限,一般為住宅加層采用。
關注新型房屋,自建房不做門外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