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與朋友小遙聊天,她一臉愁容地歎道,自己的女兒,每天早上送去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是哭得稀裡嘩啦,不願意離開媽媽,弄得她不是揪心就是火冒三丈。揪心是因為,畢竟心裡是愛着孩子的,看到孩子哭成那樣,内心肯定也不好受。火冒三丈是因為,孩子總是哭鬧着不撒手,校車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都在一邊等着,自己内心也就焦急,心一急,也就難免會讓情緒和耐心失控。真是一場“分離焦慮”,就能難倒了一個媽。
孩子的分離焦慮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嬰兒最早的分離焦慮出現在6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還不太明顯,隻是稍微有點征兆。大多數的寶寶最明顯的時候是在13-20個月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剛邁入幼兒階段,剛已經意識到自己是個完全獨立于父母之外的個體。幼兒會先了解分離的含義,而後明白重聚的概念。
分離焦慮有哪些表現形式?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媽媽拿着包要準備去上班的時候,他會寸步不離的跟着你,害怕你離開;有的孩子晚上不肯跟爺爺奶奶睡,一定要跟媽媽睡;有的孩子即使白天是爺爺奶奶帶,一看到媽媽回來,便隻黏着媽媽等等諸如此類。
如何幫助上幼兒園的孩子适應分離?
一:給孩子提供一個“愛的抱抱”的過渡物品
在我家小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給他和大寶一人買了一個“愛的抱抱”的小抱枕,這個抱枕相當于孩子的一個依戀物,摸起來或者抱着都很柔軟、很舒服,還有一個心形的東西可以錄音,媽媽說幾句向孩子表達愛意的話,當孩子想媽媽的時候,拿出來聽一下媽媽的聲音,減少孩子對媽媽的思念。
二:用做遊戲的形式和寶寶來演習分離
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玩躲貓貓或者找找找類的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管是孩子找媽媽,還是媽媽找孩子,也可以适當地鍛煉孩子與媽媽的分離。
或者在家中用短暫的小分離鍛煉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媽媽下樓取一件快遞,你和奶奶在家,我大概5分鐘就回來了”。
三:給孩子讀相關繪本
孩子透過繪本中的小故事和圖片,通常更能理解和接受去上學隻是與媽媽一小段時間的分離,并不代表再也找不到媽媽。
四:幫助孩子與幼兒園小朋友建立友誼
當孩子在幼兒園有了一個固定的小夥伴,孩子内心的不安和焦慮也能得到緩解,同伴之間的互動會讓孩子分心,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當中去,孩子對上學也就不會那麼抵觸。
五:每天早點去接孩子,陪伴孩子在幼兒園玩耍
孩子在幼兒園呆了一天,很想看到媽媽了。如果媽媽每天早早地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看到媽媽來,會知道,原來媽媽每天還是會來帶我回家的。接到孩子之後,可以帶孩子在幼兒園逗留一會兒,讓孩子盡情地玩,有媽媽在身邊,孩子會更投入地去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六:每天跟孩子告别的時候要與高高興興的離開
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哭,會選擇偷偷離開,其實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擔心你随時消失,讓孩子的内心更加感到不安和恐懼,正确的做法是:應該讓孩子看到你離開,但要告訴孩子:“媽媽一定會在你放學的時候來接你的”。
七:保持情緒穩定
看到過一句話:“父母時而會因為孩子的依賴而感到滿足,但時而也會因為他們的黏人而感到焦躁和煩躁,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緒”。小遙就是,因為孩子哭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媽媽如果還要急着上班或者趕時間,很容易情緒失控。媽媽如果情緒不夠穩定,會導緻情況更糟糕。所以,父母不僅要設法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尊重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同時要讓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保持穩定。
我是一個擁有兩個男孩的寶媽,愛學習,忙時碼字,閑時育兒,多平台原創作者,看完如果覺得有收獲,喜歡我,歡迎關注,留言或咨詢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