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人,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是位熱血青年。
1910年參加暗殺清朝攝政王載沣活動,事洩被捕,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在獄中曾寫詩明志:
慷慨歌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
詩作激昂悲壯,直追譚嗣同。如果當時能“引刀成一快“,就沒有後來的笑柄了。這位“熱血少年”就是汪兆銘,字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曆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真是沒想到,在民族存亡之際,竟然公開投降日本,晚節不保,成為千夫指的民族敗類。
國民黨元老吳稚晖作聯: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同盟會元老黃複生撰聯:一身媚骨,滿臉奴顔。
他們對汪精衛投敵叛國的行徑,進行辛辣的嘲諷。
有人将他的名作每句增加兩字,改為:
當年慷慨歌燕市,
曾羨從容做楚囚。
恨不引刀成一快,
終慚不負少年頭。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諷刺的相當辛辣。兩字之增減,力透紙背,真是“一字之褒榮于華衮,一字之貶嚴于斧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