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乳腺钼靶檢查可以頻繁做嗎

乳腺钼靶檢查可以頻繁做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22:58:32

乳腺钼靶檢查可以頻繁做嗎(乳腺钼靶查與不查)1

來自英國權威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激烈争論——每年一次的乳腺钼靶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這一結論對各國醫學界一直堅持的做法提出了挑戰,随即引起軒然大波。

以往,各個國家的腫瘤機構和專家一再強調,為了預防和早期篩查乳腺癌,40歲以前的女性,至少每3年接受一次專科醫生檢查;40歲以後,最好每年接受體檢,并作個乳腺钼靶X線檢查(簡稱乳房X線檢查)。高風險的女性,如一級血親患有乳腺癌的、10~30歲之間接受過胸部放射線治療的,應該每年接受一次乳腺钼靶X線和核磁共振檢查。

然而,這一觀點近來受到來自加拿大和挪威的一些專家的質疑。

來自英國權威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激烈争論。該論文指出,每年一次的乳腺钼靶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這一結論對各國醫學界一直堅持的做法提出了挑戰,随即引起軒然大波。

于是,作不作乳房X線檢查不僅導緻專業人員左右為難,更讓女性患者糾結萬分,她們關心的是,到底該不該作乳房X線檢查呢?

一篇論文提出的質疑

2014年2月11日,著名的《英國醫學雜志》(BMJ)發表了加拿大國家乳房普查研究項目研究員米勒(Anthony B·Miller)等人的一篇文章,稱以預防為目的、每年進行一次的乳腺钼靶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癌死亡率。在作過乳房X線檢查和沒有作過檢查的女性中,乳癌導緻的死亡率和所有原因導緻的死亡率并無二緻。而且,在通過乳房X線檢查發現并進行了治療的癌症腫塊中,有五分之一的腫塊對女性的健康并不構成威脅,也不需要進行化療、手術或放療等治療。

一共有89835名40~59歲的女性參加了在加拿大6個省一共15個癌症中心進行的對照研究,她們被随機分為進行定期乳房X光檢查和隻進行乳房體檢組(對照組),研究時間達25年之久。在長達25年的追蹤後,乳房X線檢查組一共診斷出3250例乳癌,其中500例死于乳癌;對照組則診斷出3133例乳癌,其中505例死于乳癌。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40~59歲女性每年進行乳房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癌的死亡率,也不優于普通體檢的診斷率。此外,還有22%的女性因為接受乳房X線檢查被過度診斷為乳癌。所以,乳房X線檢查沒有必要,也沒有作用。

同這篇文章一起發表在同一期雜志上的,還有挪威奧斯陸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和篩查研究員梅特·卡拉格博士(Mette Kalager)寫的社論《泛濫的乳房X線檢查》。在這篇社論中,卡拉格贊同米勒等人的結論,也對乳房X線檢查提出了質疑。

卡拉格認為,這樣的結果與現在有了更好的治療藥物(如它莫昔芬)不無關系,更有效的治療使提早發現癌症腫塊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當然,質疑乳房X線檢查必要性的結論并非隻是因為查與不查結果差不多,還有其他原因,例如經濟的、倫理的和個人感受的原因。乳癌篩查專家、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醫學教授拉塞爾·P·哈裡斯(Russell P· Harris)稱,乳房X線檢查會讓女性感到不舒服,她們也理應感到不舒服,因為決定作乳房X線檢查本來也不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

钼靶檢查與過度治療

然而,除了不快樂外,女性接受乳房x線檢查還可能陷入過度治療的陷阱,加劇心理負擔,從而造成新的健康問題。

美國癌症學會官方網站上的一名患者,就描述了自己接受乳房X線檢查而備受煎熬的曆程。這名女性聽從醫生的建議,從30歲起每年接受钼靶乳房X線,因為這位女性早年患有纖維囊性乳房疾病,醫生和她自己都擔心她會患上乳腺癌。

前幾年,每年的檢查都沒有問題,但是每年檢查也為她帶來了不便和麻煩。不過,她都忍受了,到了41歲,她被診斷患有乳腺導管原位癌,接受了乳房腫瘤切除和放療。此後,她每年接受乳房X線檢查,并接受了3次手術去除囊腫,以防複發。多年之後,她并未發現乳腺癌複發。但是,她決定第五次接受手術,徹底切除雙側乳房,盡管隻有一側患有乳腺癌。

對于這位患者的檢查和治療,存在不同的看法。在一些醫生看來,她的乳癌診治有一些并不适當的選擇:一是從30歲起就每年接受X線檢查并不必要;二是在第一手術後沒有必要年年進行X線檢查;三是沒有必要切除雙乳,因為沒有基因診斷證據證明這位女性屬于乳腺癌高發人群。

支持質疑的聲音

1996年,挪威政府開展了一項政府資助的乳房X線普查項目。該項目經過10年時間在全挪威實現了普遍推廣。從2005年以後,挪威所有50~69歲女性均被建議每2年采用X線檢查乳房1次,其中有77%的女性聽從這一建議進行了檢查。

盡管挪威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且,這一普查也的确及早發現了一些女性的早期乳癌,但是,研究人員對挪威這項普遍開展的乳房X線篩查進行評估發現,這一檢查造成了15%~25%的乳癌過度診斷。假如一些女性一生都不接受普查,她們一生中可能不會出現臨床症狀的乳癌。也就是說,她們的乳癌永遠不會進展為臨床期,或者在乳癌出現臨床表現之前,她們就已死于其他原因。

一旦過度檢查和診斷為乳癌後,又必不可少地會采用各種方式治療,這些治療就屬于過度治療。這樣的過度檢查和診治不會對女性帶來任何益處。有趣的是,卡拉格博士參與了這項研究,而且研究結果發表于2012年4月3日的《内科學年鑒》上。

反對質疑的聲音

米勒的論文一經發表,就引發了激烈的讨論。在BMJ的那篇文章下面的評論欄裡,世界各國的腫瘤醫生和放射科醫生為此争論不休。

對于“乳房X線檢查總體無用,甚至有害”的觀點,有一些專業人員并不認同,例如美國癌症協會癌症控制主任理查德·C·文德(Richard C. Wender)博士認為,乳房X線檢查的臨床試驗的綜合數據顯示,在40多歲的女性中,乳房X線檢查至少降低了15%的乳癌死亡率,在年齡更大的女性中降低了至少20%。

不過,文德稱,美國癌症協會已經召集了一個專家小組,正在審查和乳房X線檢查有關的所有研究,加拿大的這項研究也包括在内,可能在今年年底他們将發布修訂後的準則。另一些專家則預計,随着時間的推移,乳房X線檢查的優勢将會顯現。

中國的研究人員尚未加入到争論中。不過有相當多的研究人員贊同乳房X線檢查。在2012年6月的《腫瘤》雜志上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婦女乳腺X線钼靶攝影普查成本效益分析》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女性采用X線乳房普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約15%。

不過,今天加拿大和挪威的研究會導緻專業人員和普通女性的兩極分化,一方相信定期作乳房X線檢查可以挽救更多有可能患乳癌的人的生命,另一方認為定期作乳房X線檢查有益無害的說法缺乏證據,或者至少是證據不足。

實際上,普遍進行乳房X線檢查的國家大多是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每年大約要做3700萬例乳房X線檢查,每次檢查的費用約為100美元(人民币600元)。40歲及以上的女性有四分之三表示,曾在過去的一年裡接受過乳房X線檢查。在幾個歐洲國家,年齡在50~69歲的女性中,有超過90%至少進行過一次乳房X線檢查。

不過,現在正是這些國家懷疑這類檢查和類似的檢查是過度醫療,包括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

英國陷入同樣的争論

除了加拿大、美國、挪威等,現在英國也在反思這一檢查。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雖然女性乳癌死亡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在穩步下降,但并沒有證據顯示,定期進行乳房X線檢查是乳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英格蘭1988年開始乳房X線檢查之前和之後共39年的死亡率後,得出了這一結論。他們發現,乳癌死亡率下降最大的人群是40歲以下的女性,而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并沒有被包括在英國國民保健的定期乳癌篩查項目中。

但是,牛津大學的這項研究同樣引起了争論,反駁之聲最大的是衛生管理部門——英國衛生部。該部門認為英國的乳癌篩查已經進行了25年,在進行了乳癌篩查的人群中,因乳癌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了20%。盡管每年英國為此項計劃要花費約7500萬英鎊,但英國衛生部現在還希望将這一項目擴大,到2016年,所有年齡在47和73歲之間的女性都要進行乳房X線檢查。

選擇的糾結

不過,最困難的是普通女性,她們應當聽誰的?

實際上,很多癌症腫塊生長緩慢,或根本不生長,也不需要治療。有些癌症腫塊,包括乳癌甚至會萎縮或自行消失。但是,一旦癌症腫塊被檢測到,就不知道它是否會帶來危險,所以醫生都會要求被檢查者進行治療。這也正是受檢者最糾結的地方,會增添很大的心病。

一位專家的建議或許可以參考。

以一位健康的42歲白人婦女為例,她沒有乳腺症狀,并且沒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她從未接受過乳房X線檢查;她出現月經初潮的年齡是14歲,生第一個孩子的年齡是26歲;她中度超重,大多數晚上飲葡萄酒2杯。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桑尼布魯克(Sunnybrook)衛生科學中心腫瘤内科的埃倫·華納醫生認為,由于這位女性沒有主要的危險因素,即乳腺癌家族史或者癌前病變史,因此,沒有必要每年進行乳房X線檢查。不過,在未來的8年時間裡(即她到50歲時),她患乳腺癌的幾率大約為1/80,她死于乳腺癌的幾率約為1/400。所以,她每2年進行1次乳房X線檢查是适當的,因為這種檢查可以查出她這個年齡段的女性2/3的乳腺癌,并将使其乳腺癌所緻的死亡危險下降15%。不過,華納也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降低她發生乳腺癌的幾率,如控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進行有規律的體育活動。

也許,目前女性對于乳房X線檢查的選擇,更應當考慮的是是否有家族史。如果有家族史,進行乳房X線檢查可能最有益。此外,35歲以上女性每天洗澡的時候可以用手檢查乳房,如果發現異常腫塊,就應馬上就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