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了。衷心祝福我們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早在周末的時候,大寶就看着日曆和我商量:“媽媽,周二是教師節呢!我想給老師準備一份禮物!”
我當然沒有任何異議啊!這是孩子對老師的拳拳之心,也是對老師感情的一種表達。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這幾天,網絡上關于教師節的讨論,多是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
有人認為,利用教師節,給老師略備一點薄禮,既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如果因此可以讓老師對自家孩子多照顧照顧,就是意外之喜了。
有人則認為,孩子還這麼小,就要給他一個“送禮”的概念,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還有人則表示無辜,本來自己是不想送禮的,但是看着周圍的孩子家長都準備了禮物,自己沒有準備似乎不合情理,可是本意上又真的不想給老師送禮,于是就在為難中匆匆忙忙準備了禮物,心不甘情不願。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而關于給老師送什麼禮物,也成為家長們分外糾結的内容。
有些學校班級裡,有家委會之類的“民間組織”,早早地号召大家群策群力,提前為老師準備禮物;這本也是一件好事,畢竟以大家的力量對老師表達一下心意,也省得個人再勞心勞力。
可是畢竟一個班級裡人數衆多,大家的教育背景、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對于禮物的選擇、價值等意見很難統一,最終總是會有人歡喜有人埋怨。
而同學們之間,在教師節那天的禮物準備上,也是一種“小江湖”的感覺。
有的孩子在教師節的早上上學路上,匆匆買了一朵鮮花;有的孩子則早早的把禮物準備周全;有的孩子還會因此産生一些攀比的心理。
今天早上送大寶的時候,我就看見在學校門口有孩子拉着媽媽不讓走,非要去給老師買禮物,媽媽郁悶的說,現在早上7點多,就是超市商場也都不開門啊!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實,關于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這件事來講,不管是同意者,還是反對者,大多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就是給老師送禮物的目的。
作為曾經是教師隊伍的一員,我個人的感覺是,老師并不會因為你今天送禮物了,而格外看重你;也不會因為你今天沒有送禮物,而格外小看你!
作為老師,最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和必要的尊重,孩子的努力和班級美好的建設。
而最最想要收到的禮物是: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學有所成;班級師生關系和諧,彼此理解包容。
梁啟超先生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而少年的狀态,難道不正是取決于老師和家長的相互配合嗎?若孩子是家長一生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老師,則是孩子人生旅途中一位又一位的引導者,雖然與孩子匆匆而過,但帶給孩子的卻是用之一生的知識寶藏。
給老師足夠的信任、尊重和理解,也是作為家長和學生最應該做到的事情。
現在言論自由、媒體林立,網絡發達,關于師德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奪人眼球。說實話,有些報道中老師的做法看起來真的讓人氣憤,比如幼師虐童事件、教師性侵事件等等、覺得簡直就是“人渣”所為,簡直就是披着“老師”外表的“餓狼”。
但也有些事情是有前因後果的,動辄就上升到師德的高度,給老師的壓力也的确很大。比如因為老師把排名發布到微信群中,導緻家長要求老師給孩子道歉,并投訴到教委去;比如因為孩子逃課,老師說上幾句,從而鬧到學校導緻老師永不錄用的,比如給老師發紅包後直接截圖到朋友圈的,實則是老師誤收後直接又把紅包返還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換句話說,老師節,家長頭疼着禮物要不要送,而老師同樣也在頭疼,禮物要如何拒絕才好。
我有一個不錯的朋友,十幾年的教齡,讓她在一所知名的公立小學裡一直是優秀班主任,但每到教師節前後,恰恰是她最為頭疼的時候。
這些年來她一直恪守“絕不收禮、絕不收費”的原則,甚至就連班級群也不加入,有事情就通過校信通或家委會傳達,至于家長私要微信,都直接拒絕,僅告知手機号碼。
就這樣在教師節前後,她都覺得特别累,按照她的說法,“剛剛開學不久,班級建設還沒有跟上,孩子們從假期到上學還沒有徹底收心,忙不完的事情。但是這兩天,家長就會變着法子送禮,我還得想辦法把禮還回去。又多了一層工作啊!”
為了躲避家長送禮,她還真是與家長“鬥智鬥勇”。
比如,放學要送路隊出去,有的家長就會趁來接孩子的時候,硬往老師口袋裡塞卡,人一多,自己也分不清楚誰是誰,還得躲來躲去,本就很是狼狽,這幾年還有留神兒身邊會有網絡直播等博主,直接來個現場直播,防不勝防。所以幹脆就穿個無兜的衣服,幹幹淨淨。
比如,有些家長還會給她發短信,把教師節禮物夾在孩子的作業本裡了,麻煩拿一下的;還有些家長表面送一張賀卡,其實裡面夾了購物卡;還有些家長會采取快遞或是直接把禮品放在門衛室的方式……
我的朋友說,教師節如果是孩子親手做了個小手工帶給自己,自己一般會收下,如果送花之類的,那麼就放在班裡讓孩子們共同沐浴清香,如果送小零食之類,自己就會在課下直接發給孩子們共享;但如果送有價卡券之類,她通常會把這些卡券原封不動的交給孩子帶回家裡去,順達給家長發個信息,表達謝意,但請配合工作,不要如此。
即便如此,有些家長會再換個方法送過來,隻好再次遞回,如此往返幾次家長方才罷休;還有些家長會惶恐“是不是老師不待見我家孩子”或是“老師太不給面子”,這也讓自己很苦惱,工作之餘,還要考慮如何既拒絕收禮又能安撫家長的情緒。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教師節,本是一個為老師祝福的日子,切莫讓一些行為寒了老師的心,也不要尋思着一心專營;讓本來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教師節卻在這種惶恐中度過。
其實哪裡有家校相互配合,共同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提升上去,更讓老師有成就感的事情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