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螞蟻‘花呗’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消息引發多方關注。一些網友表示,擔心這會影響個人征信記錄。
事實上,今年以來,有關個人征信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2020年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宣布啟動二代征信系統切換上線工作,被稱為“史上最嚴征信系統”。比如,保留還款記錄從2年調整到5年,補充完整了個人學曆、就業信息等基本情況,新增還款金額記錄,記錄銷戶賬戶的還款記錄……日趨嚴格的征信記錄催生了人們對“個人征信修複”的讨論。那麼,個人征信修複究竟是怎麼回事?“修複機構”的業務合法嗎?針對這些問題,請聽業内專家的回答。
01.
征信修複是做什麼的?
《征信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
“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按照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對相關信息作出存在異議的标注,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内進行核查和處理,并将結果書面答複異議人。”
“經核查,确認相關信息确有錯誤、遺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機構應當予以更正;确認不存在錯誤、遺漏的,應當取消異議标注;經核查仍不能确認的,對核查情況和異議内容應當予以記載。”
由此可見,個人征信确實可以進行修複。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飒律師表示,條例規定了每一個公民都有提出異議等進行征信修複的權利。在個人信用信息出現不良記錄之後,待法定期間屆至,可以主動行使修複權。從提出“異議申請”到經過審查,20天即可有确定的結果。
肖飒同時指出,公民在進行個人信用修複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法律規定了公民有提起訴訟的權利,但個人收集證明訴求的證據,向法院起訴、争訟并等待判決結果,這些對于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能夠完成,也要付出很大成本。因此,在想要起訴的時候,大家往往會委托一位律師代為處理法律相關事務;在個人征信修複的場合中,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修複機構”就起到了類似律師的角色:受消費者委托,為其提供咨詢、培訓,幫助其完成征信修複的各種準備和各項程序,并收取一定費用。
02.
征信逾期了怎麼辦?
在肖飒看來,随着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征信系統日漸融入人們的生活,征信系統及相關服務必将逐步規範化、合法化,并随着監管的逐步到位,這類利用征信系統的不完善而從事違法犯罪的行為很難長期存在下去。
那麼,征信報告如果逾期了,該怎麼辦?業内人士給出了建議:
如果隻是短期的逾期,需要欠款人在補足欠款後主動與銀行聯系,争取不上報。并不是所有逾期,都會立即顯示在個人征信報告上,如果在銀行上報央行征信中心之前聯系欠款銀行,還清欠款,問題解決了,可能就不上報了,也就不存在産生逾期記錄的問題。
逾期時間超過90天的,則需要還清欠款并注意自己的信用習慣。一般逾期90天以上,就已經被上報征信了。這時欠款人除了需要還清欠款,通常還需要償還一定數額的罰息。此外,為了防止被認定為惡意逃避還款,不要立即對欠款賬戶銷戶,不良信息會在5年後自動消除。
如果因為不可抗力等因素意外逾期,欠款人可以向銀行提出申訴,要求銀行開具“非惡意逾期證明”。比如,由于疾病、出國等特殊情況導緻不能在還款期内及時還款,導緻意外逾期的情況下,銀行可以認定逾期并非出于惡意。如能聯系銀行開具“非惡意逾期證明”,則不會對個人征信報告産生影響。
如果并非是自己的原因導緻“被逾期”,欠款人可以向央行提出“異議申請”。這種“被逾期”的情況可能是由于系統錯誤或冒名貸款引起,可以及時聯系相關逾期銀行說明情況,之後再去當地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提交異議申請。經查屬實,即可在15個工作日内消除不良逾期記錄。
“随着信用記錄越來越嚴格,隻有保持良好的信用狀态,盡量避免逾期,才能避免出現信用危機。”肖飒表示,一旦出現逾期,通過合法的方式重建信用,通過合規的機構進行信用修複才是正确的選擇,“千萬不要因一時心急,釀成大錯,後悔莫及。”
03.
大量征信修複機構是否合法?
2019年7月2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了《關于發布可承擔信用修複專題培訓任務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的公告》,載明了首批承認的13家專題培訓機構。這些機構将為需要進行信用修複的人提供信用修複培訓,培訓内容有:社會信用法規政策、失信懲戒措施、信用修複方式、修複程序等,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學時。經過培訓,機構将為消費者出具“信用培訓證明”,該證明是申請人信用修複的有效材料,“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将依規定予以采信。
此外,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還發布了《關于發布可為信用修複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第一批)的公告》,載明了62家可以為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機構。但央行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參考這些機構出具的報告。
事實上,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上述兩份名單之前,社會上就已經出現了大量征信修複機構。而且,有業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名單上記載的修複機構之外也存在大量實際營業的修複機構。“一方面業界缺乏對這類服務性質的明确界定,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行為規範和相關監管。”肖飒表示,部分此類業務的從業者利用申請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的缺陷,直接從事欺詐行為甚至詐騙活動;或利用監管上的漏洞從事僞造文件等違法、犯罪行為。
例如,一些征信機構建議申請人僞造住院證明、滞留國外等材料,并向銀行提出非惡意還款。如果申請人僞造了醫院的印章等證明材料,就可能觸犯了僞造公文印章罪。我國《刑法》第280條第2款規定:僞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由于征信信息是銀行審批貸款的依據,申請人為了獲得貸款而僞造證明材料、修改征信報告,還可能因此構成騙取貸款罪。參與相關事件的醫師也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同時,相關機構中,存在高收費、大規模培訓學員、加盟代理商等行為。如果機構并不掌握征信修複的技術,通過虛假宣傳等手段騙取學費的,不僅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還可能涉嫌詐騙罪。大規模培訓學員、發展下線的,還可能涉嫌傳銷行為。然而,依據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征信的代理、咨詢、培訓等服務活動如果真實、合規,就沒有直接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很難被徹底鏟除。
來源: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