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幹貨。
文|WeGo_老王
又快到一年的七夕,今天來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算是提前給你們打預防針。
七夕沒禮物該不該分手?
紀念日不表達愛意,總覺得缺了點儀式感,可是在這個除了清明節,幾乎所有節日都能當情人節過的社會氛圍下,我們還有必要在乎七夕有沒有收到禮物嗎?
而且為什麼節日必須要有禮物,感情一定要通過某個物件來體現嗎?
除了禮物以外,難道就沒有其他東西可以證明愛的存在?
早在1992年,美國著名的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就出版了他的作品《愛的五種語言》,提出了親密關系中表達和接受愛意的五種方式。
愛的五種語言分别是: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
我們可以發現“接受禮物”是包含在五種愛語之中的,即交換禮物這件事情本身,就能達到傳遞愛意的效果。
但是既然形容為“語言”,自然就會聯想到一種較為普遍情況——語言不通。
事實上,在親密關系中,兩個人有着不同愛語的情況屢見不鮮,倒不如說,擁有共同語言才是難得的,值得慶幸的。
這就有點類似:我喜歡蘋果,但你送給我一車橘子。你在表達愛意的過程中感動了自己,我卻隻感到無語。
知道這個道理,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
第一,認清自己的愛語。
我知道有很多人經常在網上看一些文章,比如标題是“不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為了測試男友對自己的感情,就故作任性地提出某個超出對方錢包承受範圍的禮物。
這些所謂考驗愛情的測試,十有八九會帶來壞結果。
要麼你測試成功了,給對方留下了“作”的壞印象。
要麼你測試失敗了,給自己找不痛快。
關鍵是還不好下台階——不生氣吧說不過去;生氣吧,其實本來也沒那麼重視禮物,就有點覺得“應該生氣”,逼着自己去生氣的意思。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本來就沒有多重視節日禮物,說明“接受禮物”本來就不是你的主要愛語,那就沒必要硬要去學,去模仿。
第二,清晰地表達你的愛語。
當你清楚自己的愛語是什麼,就要清晰地表達出來,不要讓對方,以免留下誤會的餘地。
與上面的例子相反,如果你真的是一個特别重視儀式感的人,那麼一定要告訴伴侶,你很重視節日,期待能收到禮物。當然禮物貴不貴重是次要的,關鍵是要讓對方知道,你很在乎其中包含的用心和誠意。
有的人很重視禮物,但是就不說,假裝不在乎的樣子,想要對方自己領悟,自覺地給出驚喜表現。
結果因此暗自拔高了期待值——收到驚喜,就成了意料之中,無驚無喜;沒達到驚喜程度的都會失望,自顧自生悶氣。
要知道伴侶兩人有相同的主要愛語是少見的,你重視禮物,對方卻未必,有可能他的愛語是另外四種語言之一。
愛的語言不通,交流就成了問題,誤會和矛盾就這麼發生了。
第三,了解伴侶的愛語。
可能你的愛語就是“接受禮物”,而且你已經各種明示暗示都做足了,對方就是get不到你的意思,就這麼“直”。
那麼如果你真的喜歡這個人,就去了解他的愛語是什麼。雖然沒有禮物,但是他在其他地方做得非常好,你能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着的,這就夠了。
千萬不要以單一維度,隻從自身的角度去判斷愛不愛,就算是災難級别的直男,也不妨礙他愛你。
一旦你找到并且學會說對方的主要愛語,就相當于找到了你們愛情的保鮮秘訣。
當然,如果你是作為送禮物的一方,也要學會伴侶的愛語。任何單方面的期待被理解都是自私的,相互尊重才是根本。
禮物的真正意義不在于有多貴重,是否超出你經濟承受範圍,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舍得你花大錢買禮物。
重要的是在禮物中包含了多少真情實感,能讓對方在收到後,即使過去了很長一段日子,就算再怎麼吵架鬧矛盾,每次看到那份禮物,還是會想起自己是深深被愛着的。
禮物之于特殊日子,就是一份具象化的,可收藏的回憶。本來就是作為寄托愛意的物品才出現的,我們不應該讓送禮物變成一種負擔。
順帶一提,在“接受禮物”以外,還是要結合其他“愛的語言”一起使用,正确運用五種愛的語言有助于感情穩定,讓關系越來越親密。
作者介紹:
老王,自說自話的怪人,緻力于把标題寫到你看不懂為止,非典型情感咨詢師,專注戀愛挽回,喜歡挑戰高難度。甭管你多奇葩的拉黑,砸單來吧。
感謝閱讀,私信回避型與焦慮型的相愛相殺,是注定的嗎?
怕什麼就來什麼是為什麼?
怎麼挽回已有新歡的前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