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9:31:55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1

作者 | 李靜林

從明朝鄭和開始,中國人食用燕窩的曆史已有500年。作為中國傳統四大名貴食品之首,燕窩在中國一直有着廣闊的市場——主打25-34歲高端女性市場,最近幾年,又逐漸成為受年輕人追捧的養生食品。

近日,燕窩賽道跑出了一家即将上市的企業。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招股書,一旦過會成功,燕之屋将成為“燕窩産業第一股”。

這家公司稱得上的行業裡的老玩家。改革開放初期,辭掉了鐵飯碗的福建人黃健,跑到南洋闖蕩。1997年,黃健回國,選中了燕窩賽道,創建了燕之屋的前身,廈門市雙丹馬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黃健對自己的事業一直極為自信:“我們越瘋狂就越接近成功”,并且還喊出了“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宏大口号。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2

不過多年來,燕窩始終難逃“智商稅”的質疑和屢見報端的質量醜聞,燕窩行業也幾經起落。從燕之屋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去年前半年過7億的營收、6000餘萬的淨利潤,距離黃健的目标還差之千裡。

燕窩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從燕之屋的招股書中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暴利行業的盈利困境

根據招股書披露,燕之屋的營收水平保持着較為穩定的增長。從2018年至2021年前半年,其主營業務收入分别為7.2億、9.4億、12.9億和7.07億元,同比增長率在30%以上。

按照産品品類劃分,燕之屋的主營業務分别為碗燕、鮮炖燕窩、冰糖燕窩、幹燕窩及其他。其中碗燕和鮮炖燕窩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上半年貢獻了主營業務收入中的74%。鮮炖燕窩是近幾年剛流行起來的消費趨勢,也是燕之屋增長最快的産品。2018年,鮮炖燕窩的收入占比僅為1.37%,到2021年便竄升至27.11%。

不同産品的毛利率基本都保持着較高的水準,其中,燕碗是毛利率最高的産品,2021年達到56.98%,鮮炖燕窩稍低,也有46.19%。報告期内,燕之屋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别為 51.63%、48.33%、48.51% 和 51.04% 。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3

超50%的毛利率,似乎和大衆對于燕窩行業“暴利”的印象是契合的。但事實上,對燕之屋而言,在營收穩定,毛利率高的情況下,其淨利潤并不突出。從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燕之屋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6329萬、7910萬、1.2億和6368萬元。淨利潤率不足10%,最高為2020年度的9.3%。

顯然,較高的費用是淨利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4

報告期内,燕之屋費用率分别為40.36%、40.28%、36.90%和37.44%,雖然燕之屋表示加強了費用管理使費用率有一定下降,但整體依然較高。這其中,銷售費用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并且這幾年還在持續增長: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分别為2.34億元、3.08億元、3.83億和1.98億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整個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在銷售上花費超億元已是常态,燕之屋也難逃這一規律。其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常年保持在30%上下,是開銷的最大頭。

然而過分倚仗營銷,産品本身無法樹立起技術壁壘,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品牌的建立是慢功夫,需要不斷投入、打磨,下“笨功夫”。更何況,在行業競争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産品如果不具備很強的不可替代性,那品牌也很容易被競争者所替代。

這是擺在燕之屋,乃至整個燕窩行業面前的問題。

低門檻行業的營銷難題

燕窩看似高端,但入行門檻并不高。成熟的代工技術和産業鍊,讓越來越多的小型企業蜂擁入局,瓜分市場。

找明星代言,鋪天蓋地打廣告是大型企業争奪市場的主要選擇。

在燕之屋的銷售費用中,廣告宣傳費用是支出最大頭,報告期内分别為1.36億、1.87億、2.4億和1.22億元。這一項,在燕之屋銷售費用中的占比還在逐年提升,從2018年的58.2%,提高至2021年前半年的72.52%。

在三年半時間裡,燕之屋花了6.82億元用于打廣告。具體來看在過去幾年,燕之屋分别請過劉嘉玲、林志玲作為品牌代言人,2021年簽約奧運冠軍孫一文,前不久又與趙麗穎達成了合作。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5

為了樹立高端品牌形象,燕之屋在請代言人和做營銷上毫不手軟。據藍鲸财經報道,當初劉嘉玲的代言費高達500萬元,公司20周年明星晚會的預算更是高達1000萬元。

但激進的營銷,對燕窩這樣特殊的行業,可能是把雙刃劍。去年,燕之屋在“燕碗”的廣告中宣稱産品對孕婦身體有益,一時間遭到了不少質疑,除了誇大宣傳以外,甚至涉嫌違反《廣告法》。

據國家市場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燕之屋即食燕窩并未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的批号,其經營食品類别為“罐頭、飲料”。有專家表示,即便産品功效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證明,但未申請到保健食品批号,依然不能對相關功效進行宣傳。

這正是燕窩行業的尴尬之處。盡管一直以來燕窩都被認為是擁有滋補功效的保健品,但目前科學證據并不充分,甚至有專家表示,其營養功效不如雞蛋和牛奶。

與營銷投入形成鮮明反差的,則是燕之屋的研發投入。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6

報告期内,燕之屋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從未超過2%,且呈現出了逐年下滑的趨勢——2019年研發費用率為1.97%,2021年則下降為1.35%。研發人員在公司員工中也占比最少,2021年燕之屋1724名員工中,僅有40人從事研發相關工作,占比僅為2.32%。

研發力度不足帶來的結果是産品壁壘較低。不同品牌之間,很難在産品上形成絕對的優勢,于是不得不在廣告上比拼。同時,由于隻要擁有供應鍊資源,其他企業也能生産出類似的産品,行業内的“内卷”也在加劇。

《2020燕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國内燕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0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33%。燕之屋在招股書中也提醒投資者,市場競争加劇可能帶來風險。

作為行業老兵,燕之屋也要面臨新銳勢力以及新消費潮流帶來的挑戰。2014年才創立的小仙炖,開啟了鮮炖燕窩的消費潮流,如今也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截至2021年3月,小仙炖已經拿到六輪融資,身後不乏IDG、CMC、周鴻祎這樣的明星投資公司或個人。

目前,燕窩企業大部分都走了代工生産的路子,整個行業的壁壘并不高。在魚龍混雜的環境裡,除了價格戰、渠道戰以及營銷戰等方式,燕小屋确實需要找到更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庫存積壓或阻礙擴張

另外,燕小屋在招股書中也特别提到了自身的存貨問題。

燕小屋的存貨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半成品和庫存商品三個維度。根據招股書披露,從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别為 1.37億、9,077萬、2.54億和 2.48億元,占流動資産比例分别為45.19%、24.52%、 45.38%和 46.91%。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7

另外幾項指标,也都表明燕小屋的庫存壓力。在報告期内,燕小屋的存貨周轉率分别為2.72次、4.3次、4.26次和2.99次。2021年前半年存貨周轉次數的減少,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産品銷售的流暢性存在問題。

如何将産品盡快變為現金,考驗着一家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判斷力,也是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參照。本次沖擊IPO,燕之屋計劃新增包括廠房、生産研發中心及配套設備在内的固定資産,旨在擴大産品産能。燕小屋計劃在廈門市翔安區購買工業辦公場地用于新建生态産業園,若項目完成,公司将達到年産4000萬碗瓶燕窩産品及1660萬克幹燕窩産能。

這一目标相比燕小屋當前的産能,提升了兩倍不止。但對于一家消費品企業來說,提升産能持續擴張之前,或許更應該考慮眼下的實際狀況。

2020年是燕小屋産能和量産的高峰,産能接近2000萬瓶。然而到了2021年前半年,該項指标有所下降,産能不及去年同期水平。燕小屋對此的解釋是去年上半年挑毛場地面積有所縮減。

燕窩行業盈利模式(淨利率不足10廣告費常年過億)8

企業擴大産能的前提是銷售的增加,一旦産品賣不出去造成積壓,企業勢必要在營銷等環節加大投入,或者持續降價、給經銷商讓利, 此舉将會進一步加劇燕小屋的盈利壓力。

據招股書披露,燕小屋鮮炖燕窩的平均售價,已經從2018年的134.55元,一路降至51.52元,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鮮炖燕窩産品毛利率的一路走低(64.88%、47.61%、47.08%、46.19%)。

以價換量的辦法,短期内可以維持收入的增長,但不是長久之計。

燕窩畢竟不是剛需産品,想要做好這一門生意,往往沒有捷徑可走,必然要在産品、品牌等多方面下功夫。

但目前,燕窩行業門檻低,集中度也低,參與者魚龍混雜,劣币驅逐良币的風險較高。

對于燕之屋來說,雖然目前是走在前面,但這恐怕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想在市場中保持優勢,要做的還有很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