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貧車間對采摘好的鮮茶進行晾青工序。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陳啟田 攝
加工好的成品。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陳啟田 攝
廣西新聞網全州9月8日訊(通訊員 謝龍建)群山環抱,雲霧缭繞,走進全州縣大西江鎮最北端的炎井村,一片片郁郁蔥蔥的茶樹便映入眼簾,株株茶樹長勢喜人,這時的綠意要比春天時更加濃郁。
好山好水育好茶。近年來,大西江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托炎井村海拔位置高、晝夜溫差大、生态環境佳的區位優勢,創建萬畝茶園,其中高山雲霧野生茶4000餘畝、油茶5000餘畝。據了解,僅靠采售茶葉就可為炎井村每戶增收2000元以上,油茶産業還能為村集體每年增加1萬多元收入,生态茶園已成為促進群衆增收緻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綠色銀行”。
“以前采茶,因為沒有固定的銷路,一般拿到鎮裡市場上去賣,有時候甚至還要運往湖南賣,四處奔波一年也沒增加多少收入。”茶農唐世華感歎,“現在村裡有了制茶的作坊和固定的收購點,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在家門口就能将剛采的茶葉高價賣出,加上我在大雲山油茶基地務工,一年下來,收入超4萬元,比外出務工強多了,而且還照顧了家裡,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早在2017年,我們就與桂林漓江茶葉有限公司合作,在凼裡自然村創建了炎井深山茶葉加工廠。他們提供制茶工藝技術指導和成品銷售,我們負責鮮茶收購和加工。建廠3年來,鮮茶葉的價格從原來每斤2元提高到現在每斤近20元。”炎井村黨支部書記陳啟田介紹,“現在我們的茶園主要生産高山雲霧野生茶和金錢柳茶,整個加工過程都是嚴格按照有機标準、手工采摘、傳統加工、茶不落地的原則進行的,是真正的全天然綠色食品,還有養生的保健功效。”
據了解,炎井深山茶葉加工廠于2019年創建扶貧車間,分為“晾青區-殺青區-揉撚區-烘幹區-儲存區”五大區域,每年到了茶葉采摘和制茶高峰期,每個區域可吸納2-3名村民就業,每人每月工資達1500元以上,每天加工成品可達1000多公斤,每斤可以賣到300元,現每年可采鮮茶葉超3萬公斤,制售成品茶葉0.8萬公斤,年加工茶葉産值超200萬元,為貧困戶脫貧和群衆增收按下了“快進鍵”。
“除了引進桂林漓江茶葉有限公司,我們還引進了全州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在海拔1700多米的大雲山種下了5000多畝油茶,增加了50多個就業崗位。目前,油茶長勢良好,預計2021年産生效益,可帶動周邊村民每戶增收超3000元,并為村集體每年增加1萬元以上收入,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該村第一書記胡繼明說。
“下一步,我鎮将積極探索茶園旅遊新模式,促進茶旅一體化發展,在傳播茶文化的同時,帶動群衆增收緻富,讓青山變金山,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大西江鎮黨委書記唐鑫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