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零食,如果回想一下我們兒時的記憶,再來對比一下現在孩子們的零食種類,感覺他們過的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在我的記憶裡,還沒上學之前的那幾年,如果每天都能吃上一顆一分錢三個糖果的人家,那都是大戶人家。等上了小學之後,家裡的條件都稍微有所提高,可以吃到的零食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幾分錢的糖果、一毛錢的辣條、兩毛錢的冰棍等等都有了。今天瘦猴就來盤點一些幾近失傳的80後小零食,都是記憶裡的味道,都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唐僧肉其實就是一種辣條,當時剛出來的時候好像是1毛錢一袋,因為那時候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看西遊記,所以這種辣條就非常受歡迎,如果能吃上一袋唐僧肉感覺自己都能長生不老一樣。
裡面裝的說是無花果絲,但是我感覺不像,有點像蘿蔔絲,上面裹了一層白色的粉狀物,應該就是調料,吃起來比較有嚼勁,酸酸甜甜的,當時也是賣1毛錢一袋。
那時候的小賣部裡夏天能買到的冰棒就那幾種,一種是冰棍,包裝還是用紙包起來的,有兩毛錢一個的也有三毛錢一個的。冰袋是當時最便宜的冰棒,隻要一毛錢一袋。記得小學二年級還是幾年級的時候,有一年暑假,說服老爸給我買了整整60包冰袋,放在家裡的櫃子裡,每天隻允許喝一袋,當時那是多麼的滿足啊。
猴王丹是一種用甘草和陳皮提煉出來的糖丸,黑黑的,看上去有點像老鼠屎,其實還有點嚼勁,不過我們那時吃是舍不得嚼的,基本都是含在嘴裡,慢慢品嘗那酸酸甜甜的味道。
跳跳糖是我們那時很火的一款小零食,裡面都是小的顆粒狀,倒一點放在舌頭上就能聽到嘎嘣嘎嘣的聲音,一直在舌頭上跳舞,有時候炸的舌頭還有點疼,又酸又甜。說實話,味道一般,我們那時吃的就是個新奇,感覺吃起來特好玩。
這種零食是在小賣部裡買不到的,都是外地人帶着機器上門炸的,一年最多也就能來個一兩次吧。記得每次來我們村裡,家家戶戶都會帶着大米炸上個幾大口袋拎回家。我們吃的時候喜歡一個手指頭套上一根,邊玩邊吃。
小當家脆脆面是我們小時候吃得最多的一種方便面,五毛錢一袋,有多種口味,真的是又香又脆。而且最主要是裡面還有卡片,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集卡片,然後和别的小朋友比誰集的卡片多。
哨子糖是一種雙層設計的糖果,放在嘴裡是可以吹響的,所以既可以吃又可以玩。五毛錢一盒,一盒裡有10顆,每到下午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人人嘴裡都在吹,那叫一個熱鬧。
大大卷應該是我們這一代吃過最多的泡泡糖,這個包裝在當時的零食裡說實話算是高檔的了。糖是卷起來放在盒子裡的,而且盒子還真的挺好看,吃多少可以咬多少,然後還可以蓋起來。
麥麗素是一種裡面充滿真空微孔的麥芽糊精,外面包裹的是巧克力的糖果。幾毛錢一袋,一袋裡面有幾十顆,含在嘴裡先是融化巧克力,然後裡面又是一種奶香味,如果嚼着吃裡面的奶香和巧克力融合,那才叫一個美味。
童年的記憶是最美好的,童年的這些小零食也是熊掌魚翅也比不了的,在當時再廉價的小零食在我們看來都是人間美味。這些小零食當時都是80後的心頭愛,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了。你都吃過哪些?在你的記憶裡還有哪些忘不了的小零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