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間四月天教學設計一等獎?3* 月是故鄉明教學目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我是人間四月天教學設計一等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3* 月是故鄉明
教學目标
1.會認“徘、徊、渺”等15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燕”。
2.默讀課文,能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曆,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鄉的古詩,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難點
默讀課文,能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曆,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教學策略
1.識記生字
指導學生借助拼音、結合語境讀準生字字音,重點指導學生讀準“篝火、澄澈、旖旎、無垠、點綴”等容易讀錯的詞語。出示詞串“燕京、燕園、燕山、姓燕”,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燕”。
2.朗讀教學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找出季羨林爺爺直接描寫家鄉月亮的句子進行品讀,直接感受作者對故鄉深深的懷念之情。
3.語言運用
本文最大的語言特點就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對比句品讀感悟,仿照文中的對比句說一說。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闆塊一 吟誦古詩,導入課文題目
1.引導吟誦:每個人都有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有月亮。自古以來,月亮就寄托了中國人的思鄉之情。古人最愛用詩詞吟誦月亮,你們想到了哪一首詩?
2.學生吟詩。(課件出示吟誦月亮的詩句)
3.導入課文題目:吟誦月亮的古詩可真不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表達思鄉之情的散文《月是故鄉明》。闆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闆書:月是故鄉明)
4.簡介作者。
《月是故鄉明》這篇散文是季羨林爺爺寫的,季羨林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吧。(課件出示季羨林的資料)
5.過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散文,走進季羨林爺爺的内心世界。
【設計意圖】詩歌導入,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教學情境。了解題目的出處,為感悟課文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了解作者,為學習課文内容做好鋪墊。
闆塊二 初讀課文,感知往事和經曆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句子做上記号。
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
(1)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再齊讀。
(2)讀準多音字“燕”。(課件出示詞串)
課件出示
燕京 燕園 燕山 姓燕
指名學生認讀。
3.學生自主閱讀。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課件出示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曆,抒發了哪些内心感受?
(2)學生自主閱讀。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經曆。
(1)引導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經曆?(指名交流)
(2)引導概括: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簡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曆嗎?(闆書:數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夢)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出示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老師相機指導。初讀課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曆。
闆塊三 再讀課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導交流:作者寫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讀描寫外國月亮的部分。
課件出示
在這期間,我曾到過将近三十個國家,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無邊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非常喜歡。
(1)指名朗讀,交流:你有什麼體會?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樣的?
(2)師生合作朗讀。教師讀描寫外國月亮的語段,學生讀“我”的内心感受。
3.品讀描寫北京燕園月亮的部分。
教師引導:北京燕園的月亮又是怎樣的呢?誰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我現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潤園是燕園勝地。誇大一點兒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數頃,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引導交流: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樣的?
師生合作朗讀。
4.品讀描寫故鄉月亮的部分。
(1)默讀課文:每逢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是故鄉葦坑裡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季羨林爺爺心中故鄉的小月亮又是怎樣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寫故鄉的月亮的語句,用橫線畫出來。
(2)指名學生朗讀。(課件出示課文第4自然段)
指名學生讀,評價,再齊讀。
5.教師小結:外國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遠忘不掉故鄉的小月亮。對比之下,故鄉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裡呢?(指名學生說)
6.師生在配樂中朗誦課文。
7.教師小結:季羨林爺爺走出了魯西北那個小村莊,走出了國門,但沒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愛國情結;他走進燕園,走上了大學的講台,但沒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鄉土情結;他走上了社會的高層,步入了人生的輝煌,但沒有走出那刻骨銘心的平民情結。季羨林爺爺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鄉,依然對自己的故鄉念念不忘。
【設計意圖】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把外國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鄉的月亮進行對比,領悟作者對比的寫作手法。
闆塊四 回讀課文,感悟表達
1.感悟寫法。
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情感的親疏深淺隻有通過對比才能凸顯出來,故鄉的小月亮為什麼那麼美,除了親切而溫馨的回憶外,作者還通過與其他場景進行對比來表現:從濟南到北京,一直說到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見過的月亮都美妙絕倫,但在作者看來,哪一處的月都不及故鄉的,月始終是故鄉的明。
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會想到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我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無論如何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
(1)仿照這句話寫一個對比句。(學生練習寫對比句,老師相機指導)
(2)展示台上展示寫得好的對比句。
2.季羨林爺爺已經功成名就,為什麼還對那個小山村念念不忘呢?(因為那裡有季羨林爺爺童年的快樂和美好的回憶,那裡是他的故鄉)
3.作者隻記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經曆嗎?除了記得在故鄉發生的事,他還記得故鄉的什麼?(他還記得故鄉的景色,比如故鄉的水)
4.在作者心中故鄉的水又是怎樣的呢?(指名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
至于水,我故鄉的小村子裡卻到處都是。幾個大葦坑占了村子面積的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煙波浩渺之勢。
指名讀,再齊讀。(闆書:景——月、水)
5.作者寫故鄉的月亮是為了表達思鄉之情,他為何要寫故鄉的水呢?(指名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
但是,如果隻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兒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總有什麼東西給月亮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
6.教師小結:原來故鄉的水是給故鄉的月亮當陪襯的。作者寫家鄉的月也好,水也好,都是為了借物抒情。借故鄉的月亮,借故鄉的水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故鄉的一切都是他無法割舍、無法忘掉的。自古以來,月亮就寄托了中國人的思鄉之情。季羨林爺爺心中的那個小月亮,寄托了多少他對故鄉深深的思念啊!(闆書:情——思鄉)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寫對比句,重視語言表達的訓練。引導學生回讀課文,感悟襯托和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闆塊五 布置作業,搜集詩文
1.回扣課文題目,出示杜甫的詩。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的一句詩。(課件出示《月夜憶舍弟》)
(1)指名學生讀這首詩。
(2)老師簡單介紹:這首詩寫了杜甫兄弟幾人因戰亂而離散,杳無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的月亮,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
2.布置作業。
請大家課下再搜集一些思鄉的其他古詩,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扣課文題目,交流杜甫所寫的思鄉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加深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體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