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藝術專業vs普通專業

藝術專業vs普通專業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2-02 13:03:51

【藝見】

采訪整理:張玉梅 于園媛

日前,教育部網站上發布了《關于公布二○二一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在《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中,中央美術學院申報的“科技藝術”在列,這個新專業引起很多讀者和學生的關注,為此我們采訪了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請他就新專業的設置和規劃作出闡釋。

藝術專業vs普通專業(新專業如何面向未來)1

記者:2012年,“藝術與科技”就列入了教育部的學科目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已經申報過這個專業,今年申報的專業是科技藝術,這兩個專業方向區别在哪裡,為什麼需要重新專門申報一個新的專業?

邱志傑:設計專業下轄“藝術與科技”,前身是商業展示設計。它對接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數字影音等實用性技術,服務于實用性目标,讨論的是“智慧城市”“參數化設計”等課題。“科技藝術”屬于美術學專業,探讨“藝術與數學”“人工智能創造力”“靈感的腦科學機制”“太空藝術”等課題,需要基礎學科的支撐。比如基于數學、光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光效應藝術”,運用了大量科學原理,輸出結果是一張畫,就完全屬于美術學領域。再比如基于幾何學和雕塑的“算法折紙”,輸出結果是一件雕塑,也是完全屬于美術學領域。

設計的工作對象是“物”,通過設計環境、視覺内容、物品等來改造生活。“科技藝術”的目标是創造藝術品,創造藝術體驗,它輸出的是畫面、圖像與聲音,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設計學科中的“藝術與科技”考慮的是如何運用技術改善生活質量。而美術學中的“科技藝術”強調對科技發展必須秉持批判性反思态度,科技發展必須置于人文精神的框架中,避免技術的失控。

科技藝術的“道”可以通向“器”。正如設計學中的“科技設計”,由實用的目标出發,“器”可以通向“道”。但是,不能隻有“器”沒有“道”。事實上,人們在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之所以一再陷入混亂,是因為在“藝術-設計”之間漏掉了“工藝”,在“科學”和“技術”之後漏掉了“工程”。這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科學、技術、工程對應藝術、工藝、設計(見圖表)。

記者:您提到,“科技藝術”是一個“意思明晰、解釋力強大而又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的大詞”,可以細分為二級的“媒體藝術”“互動藝術”“數據藝術”“人工智能藝術”“智能制造”“生物藝術”“生态藝術”“新材料藝術”“太空藝術”等等。科技藝術這個專業是否會泛化?如何解決教研的師資問題?目前的本科以及更高層次的教育培養體系如何建立?青年學生比較關心的一個基礎問題是,“科技藝術”專業畢業後可能的就業方向是什麼?

邱志傑:我不是很清楚“泛化”何指,是不是說“一切都是科技藝術”,這顯然不會發生。科技藝術提供給我們一種重新看藝術史的眼光。比如,在我看來,文藝複興繪畫是當時最先進的科學:在光學、解剖學、透視學的成就基礎上的創造,可以視為那個時代的科技藝術。但今天的油畫遠離今天的科學,不是科技一粟。六千年前的青銅器鑄造、一千年前的青瓷,都是當時科技最新成果的運用,但今天的青銅鑄造雕塑不是科技藝術,今天的3D打印陶瓷是科技藝術。版畫是科技藝術重要的源泉,銅版畫技術更是今天集成電路闆的重要來源,但今天的一般意義上的銅版畫基本遠離高新技術,隻能算科普藝術了。科技藝術還是要運用最新科技,解決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最新人類經驗。

關于教研的師資問題。油畫、書法和國畫剛開始進入現代大學教育的時候,師資從哪裡來呢?路徑相似:1.來自行業中的實踐者,請從事科技藝術策展和創作實踐中的藝術家進入院校任教。我自己的任教經曆就是如此。2.跨行業轉型,傳統藝術家轉而從事科技藝術的,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技人員轉型投身藝術教育,或兼職跨界從事藝術教育的,也可以通過跨界導師聯合培養方式吸納跨領域資源。3.自己培養。4.海外留學歸國人員。

目前我們本科完整的課程培養方案和課程結構已經十分清晰。教材正在撰寫中。一套在線課程已經完整拍攝剪輯,正在審核。“科技藝術”方向碩士招了4年了。科技藝術方向的第二屆博士剛考完初試。

未來的職業方向比較廣泛:科技藝術創作和教學;科技類公共藝術;從事設計,進入更廣闊的創意産業領域;從事科幻、科普、教育工作。我擔心的反倒是學生們沒畢業就開始接活賺錢而耽誤學習。傳統繪畫科系畢業辦個考前班培訓,那是内卷,在科技藝術專業中不可能發生。

記者:面對當前我國文理分科、學生知識結構等現狀,目前在藝術院校開展科技方向的課程,其挑戰和難點是什麼?在藝術與物理、化學、生物、天文、醫學等等之間,如何跨過這道知識及應用的門檻?

邱志傑:跨越這道門檻本身就是科技藝術的使命。這個使命除了在藝術院校教授科技課程,也包括在科技院校教授藝術課程。我們在本科招生考試中考邏輯題、考科技史知識點,都在為此做準備。一方面确實要努力促成學生知識的全面化,克服早期教育的缺陷;另一方面,分科的差異恰恰是跨界創新的前提。我們的研究生和上海科技大學學生們的聯合學習小組非常活躍。

我們在北京可以說條件得天獨厚,和北大、清華、國科大、上科大、北航、中科院等科研機構有很多聯合課程、交換課程、聯合工作坊,也在探讨聯合培養模式。同時,科技創新企業為我們的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動能。

目前最大的挑戰和難點是兩個:一是博士生數量不夠。每年兩三個博士生,隻能優先為自己培養師資,為國内其他高校培養師資還做不到。數量不夠,也有更大的概率導緻生源單一。學生背景越多樣,學科跨越的背景越大,颠覆性創新和原始性創新的機遇越大。二是沒有空間建實驗室,對教研形成一定的瓶頸。

記者:創新是科技與藝術的靈魂。如何讓科技藝術的融合起到創造新觀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情景、新形象的作用,為設計和制造提供價值,從而提升人們生活的品質,完成人類更高遠的夢想?

邱志傑:研發一門“創造力學”課程,融合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門課程不但對藝術院校有意義,對科技院校也會很有用。我正在做這個研發工作。把科學史、技術史、藝術史融合,科技史對創新方法論最有啟發。研究科研管理機制,尤其是專利授予、版權管理的相關法律和規則。研究國際科研機構藝術家駐地模式等等。通過聯合實驗室和聯合課題的方式進行課題研發,并通過設置高水平、有影響的科技藝術節,向社會輸出價值觀和服務。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0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