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決定了當地的獨特的風俗習慣,與飲食條件,形成了多彩的民族風情,産生了許多與衆不同的奇異現象,聞名而來的遊客也被這奇異的現象所吸引。
除了七彩雲南的秀麗美景外,當地的一些習俗也是讓人歎為觀止的,當地流行的雲南十八怪的傳說,成為雲南一大特點之一,那麼在雲南文化中,雲南十八怪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雲南十八怪順口溜】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
雞蛋用草拴着賣,摘下鬥笠當鍋蓋.
三隻蚊子一盤菜,火筒能當水煙袋.
過橋米線人人愛,石頭長到雲天外.
四季鮮花開不敗,螞蚱能做下酒菜.
姑娘被叫做老太,和尚可以談戀愛.
袖珍小馬有能耐,新鞋後面補一塊.
汽車還比火車快,腳趾常年都在外.
花生蠶豆數堆賣,這邊下雨那邊曬.
四個竹鼠一麻袋,麻繩也能當腰帶.
第一怪、雞蛋用草拴着賣
當地老鄉為了便于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挂在墻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第二怪、摘下鬥笠當鍋蓋
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于内地的鬥笠,隻是頂略小一點,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
雲南許多地區的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别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故誇張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
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隻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第五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雲南過橋米線以米線潔白,配料講究肉菜兼備搭配相家、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滾燙的雞湯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漿做成的構成了雲南最有名的風味:一種“線”,“過橋米線”。
第六怪、石頭長到雲天外
石頭長在雲天外,描述的是雲南石林風景區。這一帶地處喀斯特地貌的滇東高原中心,屬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石林以石成林,蔚為奇觀,林、沙林亦有其林,石林風景區已成為雲南建設旅遊大省的一個經典品牌。
第七怪、四季鮮花開不敗
雲南的立體氣候和四季充足的陽光,使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四季鮮花常開。
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
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肴,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稱的小姨。麗江的納西族由老太當家,她們負責料理家務,特别能吃苦耐勞,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
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東南亞國家接壤,而這些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内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第十一怪、袖珍小馬有能耐
雲南山高路險,常常使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勁使不上,而土生土長的牲口個頭雖小,但是能馱能爬山,本事非凡。
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
少數民族婦女在繡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繡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
由于有衆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内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
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于是就做成淺品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第十五怪、花生蠶豆數堆賣
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便如稱一般。
第十六怪、這邊下雨那邊曬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裡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裡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豔陽天,一面雨傾蓬。來自東邊冷空氣被阻擋在雲南和貴州間的烏蒙山,鋒面難以進入雲南,使得雲南“四季如春”。
第十七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狀與家鼠有很大差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第十八怪、麻繩也能當腰帶
過去雲南經濟落後,群衆生活貧困,在鄉村地帶麻繩當腰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現在經濟發展了,群衆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麻繩當腰帶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迹。
雲南有千裡大山,七彩光環,有不敗的鮮花,永遠的期待,它是高原上的一顆明珠,隐藏着千奇百怪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