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二是“送好兒”的喜慶日子。
雖然時代在進步,但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很多人都想按照老傳統,盡量把婚事辦得隆重些。那麼,“送好兒”有什麼講究?
在許昌,籌備婚禮要先定婚期,俗稱“看好兒”。“看好兒”要根據雙方的生辰八字,選擇适合結婚的“吉日”。古時候結婚新娘要坐轎,“看好兒”非常講究,不僅要選定日子,還得确定哪個時辰上轎,哪個時辰下轎,上轎或下轎時新娘的臉朝哪個方向。另外,還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屬相确定哪些人不能迎親,哪些人不能送親。這些具體的内容都要被寫到婚書上。
“看好兒”之後,男方要去女方家“送好兒”。“送好兒”的日子有講究,如果上半年結婚,要在農曆二月二送;如果下半年結婚,要在農曆六月六或十月十送。“‘送好兒’選的都是雙日子,二月二寓意好事成雙,六月六寓意六六大順,十月十寓意十全十美,都很吉利。選這些日子‘送好兒’,表達了雙方家庭對一對新人的美好祝福。”
“送好兒”的日子确定了,該帶哪些東西呢?
除了婚書之外,男方去女方家還應帶上點心、豬肉和四種青菜。點心要準備“雙數”,大都會帶2公斤或3公斤,裝在紅色的盒子裡。豬肉帶上兩三公斤就行,四種青菜通常是大蔥、芹菜等時令蔬菜,每種青菜必須帶根兒送去,稱“紮根兒”,表示兩家從此有了根源。除了這些食物之外,男方還要帶上紅布單,就是用紅布把新被面或單子包裹起來系成的包袱,裡面放上婚書,顯得隆重。
此外,去‘送好兒’的人也有講究,應是準新郎的伯父或叔叔,伯母、嬸嬸不能同往。如果沒有伯伯、叔叔,則由爺爺或堂伯、堂叔代勞。
古代準備嫁妝是個大工程,比如請木匠到家中打造家具。在農曆二月二或農曆六月六“送好兒”,可以給女方家充足的時間準備嫁妝。舊時關于“送好兒”的習俗大概就是以上這些,比較繁瑣。如今提倡婚姻自由,對于婚禮習俗不少人願意取其精華,兩家人商量着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