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6 22:03:49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 22 手指▶教學目标1.會認“弦、揿、搔”等13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癢”等15個字,正确讀寫“拇指、接觸”等8個詞語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3.感悟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與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4.會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教學重難點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2.感悟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與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教學策略1.識字寫字重點指導學生讀準“穢”的字音,學生容易錯讀為“歲”;“窈窕”二字可讓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識記;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薄”指導學生正确書寫“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學生可以自學2.閱讀理解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表格的呈現,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事物,感悟文本所蘊含的道理3.語言運用引導學生摘抄課文中風趣的語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标1.會認“弦、揿、搔”等13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癢”等15個字,正确讀寫“拇指、接觸”等8個詞語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教學過程闆塊一 謎語激趣,導入新課我們來猜一個謎語課件出示:五個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猜器官)指名學生猜謎底(手指)2.“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這句話足以說明手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可是我們有沒有仔細地觀察過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對這樣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豐子恺寫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闆書課題,齊讀課題(闆書:手指)3.引導學生依次說出五根手指的名稱伸出你們的一隻手,讓我們來叫出這五根手指的名稱吧!4.教師小結:這五根手指我們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卻很少有人去仔細想它們,豐子恺先生就仔細研究過它們,并且把它們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課文中的插圖非常有趣,豐老先生對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還向我們闡明了一個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中吧【設計意圖】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導入新課,引導學生依次說出五根手指的名稱,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闆塊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1.初讀課文,找中心句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指名學生讀)相機出示課件課件出示: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2.理清文章的結構快速浏覽課文,說一說這篇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3.了解課文的段落大意根據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将課文劃分成三部分,怎樣劃分?(指名學生說)相機出示課件 4.概括課文的主要内容(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内容?課件出示:這篇文章首先開門見山指出五根手指 ;接着以風趣的語言具體描寫 ;最後闡明了一個道理—— (2)誰能根據課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學生說)預設: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緻團結,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5.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師相機正音,再齊讀6.指導學生正确書寫“搔”“貌”和“庸”字(學生觀察—老師範寫—學生練寫)【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為理解課文内容打下基礎闆塊三 細讀課文,了解大拇指1.學法指導剛剛同學們能輕松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内容,是因為大家找到了課文中的關鍵句抓關鍵句、抓關鍵詞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2.品讀第1自然段請同學們放聲朗讀第1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關鍵句(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1)指名學生讀(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長處、短處)(3)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拟人從“姿态”和“性格”這兩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 指當成人來寫)(4)用筆圈出這句話中的關鍵詞(闆書:各有所長、各有所短)(5)教師小結:這一句話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那麼,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麼樣的長處與短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對大拇指的描寫吧3.研讀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①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大拇指姿态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比人家少一個關節③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從體形、頭形、構造三個方面,寥寥幾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躍然紙上)④大家注意一下“他”這個字,你有什麼體會?(一個“他”字讓大拇指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⑤你能讀出這句話的趣味性嗎?(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⑥教師小結:這個“他”字貫穿全文,突出了豐老先生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大家要注意品讀、感悟類似的句子(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①用筆畫出描寫大拇指性格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讨巧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點頭,他隻能呆呆站在一旁給人搔癢,人舒服後,感謝的是其他四指③大拇指有什麼性格特點?(肯吃苦,但不貪功,默默奉獻)④誰能讀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①用筆畫出描寫大拇指作用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叫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要讀書了,叫他翻書頁;要進門了,叫他揿電鈴③說說大拇指有什麼作用(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書頁、揿電鈴)④這段話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排比句)⑤排比句的運用不僅能增強語言的氣勢,還能突出作者的情感這段話中哪些詞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幫、死力、拼命、用勁)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讀出大拇指的作用嗎?(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4.教師小結:我們從姿态、性格和作用三個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運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來描寫大拇指,語言十分幽默和風趣,讀的時候能讓你聯想到實際生活中與之相似的人【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運用找關鍵句和關鍵詞的方法,品讀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研讀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闆塊四 借助表格,學生自學1.了解文章的構段方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構段方式,你發現了什麼?(這幾個自然段的構段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先寫姿态,再寫性格,最後寫作用)2.大拇指的長處與短處我們已經從作者生動的描述中體會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麼特點呢?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仔細地讀一讀,找出相關語句,然後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出示:手指 姿态 性格 作用 啟發大拇指 形狀不美、身體矮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 肯吃苦、默默奉獻 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書頁、揿電鈴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小指 3.四人小組讨論交流,合作學習(學生自學,老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4.集體反饋,深入研究全班交流彙報指名各小組代表反饋表格中的内容,老師适當引導(根據學生交流,老師随機點擊,補充課件上表格的内容)5.完成課後習題第1題根據填好的表格,說說五根手指各有什麼作用(指名學生說)6.教師小結: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緻團結,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設計意圖】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本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五根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進而受到啟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指優質課教案)1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課教案設計

 22 手指▶教學目标1.會認“弦、揿、搔”等13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癢”等15個字,正确讀寫“拇指、接觸”等8個詞語。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3.感悟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與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4.會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教學重難點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2.感悟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與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教學策略1.識字寫字重點指導學生讀準“穢”的字音,學生容易錯讀為“歲”;“窈窕”二字可讓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識記;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薄”。指導學生正确書寫“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學生可以自學。2.閱讀理解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表格的呈現,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事物,感悟文本所蘊含的道理。3.語言運用引導學生摘抄課文中風趣的語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标1.會認“弦、揿、搔”等13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癢”等15個字,正确讀寫“拇指、接觸”等8個詞語。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體會課文風趣的語言。▶教學過程闆塊一 謎語激趣,導入新課我們來猜一個謎語。課件出示:五個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猜器官)指名學生猜謎底。(手指)2.“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這句話足以說明手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可是我們有沒有仔細地觀察過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對這樣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豐子恺寫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闆書課題,齊讀課題。(闆書:手指)3.引導學生依次說出五根手指的名稱。伸出你們的一隻手,讓我們來叫出這五根手指的名稱吧!4.教師小結:這五根手指我們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卻很少有人去仔細想它們,豐子恺先生就仔細研究過它們,并且把它們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課文中的插圖非常有趣,豐老先生對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還向我們闡明了一個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中吧。【設計意圖】采用猜謎語的方法導入新課,引導學生依次說出五根手指的名稱,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闆塊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1.初讀課文,找中心句。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指名學生讀)相機出示課件。課件出示: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2.理清文章的結構。快速浏覽課文,說一說這篇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3.了解課文的段落大意。根據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将課文劃分成三部分,怎樣劃分?(指名學生說)相機出示課件。 4.概括課文的主要内容。(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内容?課件出示:這篇文章首先開門見山指出五根手指 ;接着以風趣的語言具體描寫 ;最後闡明了一個道理—— 。(2)誰能根據課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學生說)預設: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緻團結,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5.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師相機正音,再齊讀。6.指導學生正确書寫“搔”“貌”和“庸”字。(學生觀察—老師範寫—學生練寫)【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為理解課文内容打下基礎。闆塊三 細讀課文,了解大拇指1.學法指導。剛剛同學們能輕松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内容,是因為大家找到了課文中的關鍵句。抓關鍵句、抓關鍵詞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2.品讀第1自然段。請同學們放聲朗讀第1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關鍵句。(指名學生讀)課件出示: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1)指名學生讀。(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長處、短處)(3)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拟人。從“姿态”和“性格”這兩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 指當成人來寫。)(4)用筆圈出這句話中的關鍵詞。(闆書:各有所長、各有所短)(5)教師小結:這一句話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那麼,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麼樣的長處與短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對大拇指的描寫吧!3.研讀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①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大拇指姿态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比人家少一個關節。③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從體形、頭形、構造三個方面,寥寥幾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躍然紙上。)④大家注意一下“他”這個字,你有什麼體會?(一個“他”字讓大拇指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⑤你能讀出這句話的趣味性嗎?(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⑥教師小結:這個“他”字貫穿全文,突出了豐老先生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大家要注意品讀、感悟類似的句子。(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①用筆畫出描寫大拇指性格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讨巧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點頭,他隻能呆呆站在一旁。給人搔癢,人舒服後,感謝的是其他四指。③大拇指有什麼性格特點?(肯吃苦,但不貪功,默默奉獻)④誰能讀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①用筆畫出描寫大拇指作用的句子。②指名學生讀畫線的句子。課件出示: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叫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要讀書了,叫他翻書頁;要進門了,叫他揿電鈴。③說說大拇指有什麼作用。(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書頁、揿電鈴)④這段話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排比句)⑤排比句的運用不僅能增強語言的氣勢,還能突出作者的情感。這段話中哪些詞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幫、死力、拼命、用勁)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讀出大拇指的作用嗎?(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再指名學生讀—齊讀)4.教師小結:我們從姿态、性格和作用三個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運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來描寫大拇指,語言十分幽默和風趣,讀的時候能讓你聯想到實際生活中與之相似的人。【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運用找關鍵句和關鍵詞的方法,品讀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研讀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闆塊四 借助表格,學生自學1.了解文章的構段方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構段方式,你發現了什麼?(這幾個自然段的構段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先寫姿态,再寫性格,最後寫作用。)2.大拇指的長處與短處我們已經從作者生動的描述中體會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麼特點呢?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仔細地讀一讀,找出相關語句,然後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出示:手指 姿态 性格 作用 啟發大拇指 形狀不美、身體矮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 肯吃苦、默默奉獻 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書頁、揿電鈴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小指 3.四人小組讨論交流,合作學習。(學生自學,老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4.集體反饋,深入研究。全班交流彙報。指名各小組代表反饋表格中的内容,老師适當引導。(根據學生交流,老師随機點擊,補充課件上表格的内容)5.完成課後習題第1題。根據填好的表格,說說五根手指各有什麼作用。(指名學生說)6.教師小結: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緻團結,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設計意圖】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本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五根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進而受到啟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