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高滔滔女中堯舜

高滔滔女中堯舜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8-18 04:52:26

仔細讀一讀宋史,你會發現:宋朝是一個“陰氣”比較重的朝代。

兩宋300多年一共有18位皇帝在位,其中有一半曾經曆過皇太後(妃)垂簾聽政。曆代封建王朝比較介意的“後宮幹政”現象,在宋代似乎出現得較為頻繁。

不過,宋代的士大夫們似乎對太後(妃子)幹政的情況沒太大意見。除了真宗的皇後劉娥當年稍顯過分,被士大夫們背後指責(沒幾個人敢當面作對)之外,其他垂簾聽政的皇太後(妃)均在史書上赢得了美名。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1

影視劇中的劉娥

官方史書《宋史》對老趙皇室的後妃們給出了較高評價:

“我大宋三百年,既沒有藩王作亂,又沒有武媚娘、韋皇後那樣的禦姐幹政,可真是個獨一無二的朝代啊!”(宋三百餘年,外無漢王氏之患,内無唐武、韋之禍,豈不卓然而可尚哉!

宋代參與垂簾聽政的皇太後(妃)一共9名,其中7名的攝政時間基本不超過一年。僅有2人例外:

一個是上面提到的劉娥,在宋仁宗朝以皇太後身份攝政長達11年;另一個則是宋英宗皇後高滔滔,在宋哲宗朝以太皇太後身份攝政9年。

對于這兩名皇太後,過去史書中的評價呈兩極分化狀态。大家普遍對劉娥很反感,很多史料有意無意地諷刺她“想當武則天第二”;而對于高滔滔,大家多有稱贊,甚至被譽為“女中堯舜”。

這個評價可真是太高了!然而,曆史上這麼多在權力舞台上起舞的女性,我們很多人對高滔滔其實并不熟悉。

那麼,她究竟何德何能,會被一群男性士大夫們高度認可呢?

品行賢惠的國母

劉娥去世前一年,高滔滔出生(1032年),“滔滔”是小名,“高正儀”是她的大名。

高滔滔的出身很好。這一點跟劉娥正好相反。

劉皇後家境貧寒,高滔滔父輩是名将(曾祖父是名将高瓊),母親娘家是功臣門第(開國功臣曹彬的孫女),妥妥的名門望族的千金大小姐。

當年,宋真宗想要立劉娥為皇後時,一堆大臣站出來反對,主要就是因為劉娥家境實在低下,按照王朝禮制是沒資格“母儀天下”的。

然而高滔滔卻沒有這種問題。她自小跟随姨媽曹皇後(仁宗的皇後),在宮中長大,與姨夫宋仁宗和曹皇後的養子趙曙青梅竹馬。這倆小孩又剛好同歲,姨父宋仁宗見他們金童玉女挺般配,曾對曹皇後說:“不讓這倆孩子結婚就不合适了。”(異日當以婚配

後來,姨父宋仁宗和姨媽曹皇後的确為兩人主持了婚禮。

1063年,趙曙即位為宋朝第五位皇帝,即宋英宗。高滔滔則被立為皇後。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2

影視劇中的少女高滔滔

高滔滔後來為宋英宗生下四子四女,可謂“功勞甚大”。而且,史料中沒有記載宋英宗寵幸或晉封其他嫔妃的行為。對此,學界和民間有兩種猜測:

一是宋英宗一向多病,屬于“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後宮生活比較乏味;二是高滔滔有可能具備“河東獅吼”的品質,且是個“醋壇子”,導緻哲宗淪為“妻管嚴”,很少(不敢)靠近其他女人。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3

影視劇中的高滔滔

不管實情如何,反正英宗在位不到4年就病逝了。他與高滔滔的長子趙顼繼位,即宋神宗。高滔滔也從皇後變為皇太後。而那一年,她才36歲。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4

宋神宗

宋神宗即位時才20歲,他受過良好的教育,眼界比較開闊,加上年輕氣盛,所以渴望在治國方面有一番作為。因此,他大膽起用王安石,推行變法。變法取得一定成效,但阻力重重,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朝中因支持與反對變法而出現黨派争鬥。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5

影視劇中的高滔滔

而此時,神宗的奶奶(非親生)、親娘、媳婦三位後宮大佬(太皇太後曹氏、皇太後高滔滔、皇後向氏)顯然站在了反對變法的一邊,天天輪流“勸說”皇上不要“瞎搞亂政”。

真正了解政治的皇帝,都很清楚自己并不能為所欲為。神宗就是這樣。在老中青三個女的影響下,宋神宗壓力巨大。

變法的推行者王安石理解皇帝的苦衷,他後來告訴神宗說,後宮反對變法,一定是向經(向皇後之父)、曹佾(曹太後胞弟)在暗中慫恿。

從王安石點名的外戚來看,并沒有高滔滔的娘家人,可見高滔滔雖然站在反對變法的政治立場上,但她的私德确實不錯。這是她生前死後獲得好評的原因之一

因為在位期間精神壓力巨大,原本雄心壯志的宋神宗早早染上疾病,年僅38歲便憂郁而逝。

時年54歲的高滔滔在這關鍵時刻正式走上了曆史的前台。

從幕後走向台前

在宋神宗病情惡化的時候,朝中各派就已經開始研究接班人的問題了。

宋神宗當時還在世的兒子當中,年紀最大的是9歲的皇六子趙煦

如果趙煦繼位,因年紀太小,按慣例必須得由太皇太後攝政,就必須讓高滔滔來接這個活。

高太後的人品大家還是很放心的,最起碼比劉娥要好。不過,考慮到新法能否繼續推行,有些人就對高滔滔攝政感到擔心了。

當時衆所周知的是,高滔滔對新法有敵意,而時任宰相的蔡确則是新法的支持者,他和變法派擔心一旦高滔滔垂簾聽政,勢必會罷除新法,甚至還會“收拾”他們。

于是,蔡确想起了大宋王朝的另一種皇位繼承模式——“兄終弟及”。畢竟,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兄弟倆就是按這個模式交班的。

當時,宋神宗的兩個弟弟——雍王和曹王都是30來歲,年富力強,智商和人品方面也沒有大的瑕疵,做皇帝肯定沒問題。因此,蔡确聯合另一個大臣邢恕,密謀選立其中一人為帝。

與此同時,另一位顯然不支持新法的宰相王珪(當時宋朝并非隻有一個宰相)在探望病情惡化的神宗時,着急請宋神宗早日立趙煦為皇太子。宋神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隻是點頭同意。

此時,皇位争奪已處在關鍵時刻。這個時候,身為皇太後的高滔滔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趙煦是高滔滔的孫子,雍王和曹王是自己的兒子。關鍵就看高滔滔怎麼選了。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6

高滔滔

不過,關于高滔滔最初的立場,史書的記載已經模糊不清了。因為有關這場皇位之争的第一手史料《哲宗實錄》,後來在宋徽宗朝之後被多次重修,其中難免會受到掌權的各種勢力派别的“添油加醋”或“标新立異”。

有的版本說高滔滔一開始想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當皇帝,但後來受阻撓而沒成功;也有版本說高滔滔早就打算讓孫子當皇帝,老早就警告自己的其他兒子别有亂七八糟的想法。反正衆說紛纭,撲所迷離。

後來的史實是:宋神宗病逝前四天,高滔滔就開始垂簾聽政。四天後,神宗駕崩,宰相王珪宣讀遺诏,讓9歲的趙煦繼位,即宋哲宗。

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後

史料沒有說高滔滔是不是很願意去垂簾聽政,反正當時後宮之中屬她輩分最高,按禮制就隻能由她攝政。

宋朝第一個攝政太後劉娥,早在其夫宋真宗生病的兩三年間就深度參與處理政事。所以等到宋真宗病逝、幼主宋仁宗即位時,劉娥已經積攢了足夠的政治經驗,很快就進入了熟練操控政局的狀态。

相反,高滔滔在開始正式攝政之前,毫無政治經驗。

她這個人非常守後宮的“婦道”,以前似乎從來沒興趣參與朝廷政治(也沒機會)。最多也就是在兒子宋神宗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後,表達了一些“不滿”。

如今,她已然成為王朝攝政,有能力借助把控小皇帝來左右朝政。所以,面對此時最重大的事情——新法是否繼續推行——她必須做出抉擇。

高滔滔似乎很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沒有從政經驗,因此就開啟了“十萬個為什麼”的模式。

高滔滔攝政後,立刻啟用一批政壇“老人”,比如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等。這些人都是他丈夫宋英宗在位時的老臣。高滔滔把他們召來,但凡有政事就咨詢他們的意見建議,也基本上會采納他們這派人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司馬光這批人是堅決反對新法的。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7

司馬光

朝野上下也頓時明白了高滔滔的政治傾向。

史料記載,高滔滔攝政後,第一時間派遣太監到洛陽向司馬光咨詢國家政策。當時,司馬光已經隐居洛陽15年,當初他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罷官離朝,如今忽然又受到了朝廷的重視,他自己都有些震驚。

很快,司馬光再次入朝拜相,然後把自己的政治盟友呂公著、文彥博等人召回啟用。跟當時的尚在朝中的蔡确、章惇等變法派形成對峙,雙方勢同水火。

司馬光等人為了增強己方勢力,又推薦了蘇轍、朱光庭、王岩叟、劉摯等保守派給高滔滔,來攻擊新法。

并且,司馬光還建議高滔滔,給當年神宗朝反對新法的官員平反昭雪,官複原職。

政治鬥争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的人事鬥争,哪一方能在政府部門占據大多數要職,就必然會占據鬥争優勢。顯然,反對變法的派系掌控了較多的朝廷官職。

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王安石當年推行的新法政策幾乎全被廢除,大宋國家社會經濟政策一夜回到了18年前。

不過,幫助高滔滔戰勝新法後,司馬光于第二年病逝(1086年),3年後,接過司馬光反新法大旗的呂公著也去世了。這兩位老臣去世時,高滔滔都痛苦不已,傷心欲絕。

然而,與其說高滔滔任用司馬光等人廢除新法,不如說是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利用高滔滔的權威而廢除了新法。

在司馬光死後,保守派内部逐漸分裂為三派,即後世所稱的“蜀洛朔黨争”。而高滔滔對這些黨派并沒有施展任何控制力,隻是任其黨争環境惡化下去,最後掏空了國家的精氣神兒。

淪為政治工具人

盡管高滔滔攝政期間新法被廢除,黨政又不斷,顯得她缺少政治手腕和治國眼光。但在私下裡,高滔滔确實是一位品德不錯的後宮之主。

她不貪圖享受,不貪戀權力,自己生活得很自律,對自己的外戚娘家人也很嚴苛,決不徇私情。這樣的女人絕對是皇後、太後、太皇太後的絕佳人選。

但很多時候,“個人品德好”與“辦事能力強”是不能劃等号的。高滔滔雖然德耀大宋,朝野尊崇,但關于如何治國理政,她卻是毫無見識的。因此,高滔滔隻能被朝中的那些大臣“牽着鼻子走”,而那幫人中的絕大多數,雖然滿嘴“仁義道德、蒼生社稷”,其實骨子裡都是在為自己牟私利。

所以,高滔滔以為這些“能臣名仕”是在幫她治理天下,其實他們隻是在利用高滔滔為自己博取虛名或充實腰包。

難怪史書對高滔滔評價甚高,除了她個人品德好之外,最重要的是:這個老太太比較聽話,好控制,不得罪人。

那群大老爺們當然會稱贊這位高太後。高滔滔的攝政時期還被史書美化為“元祐治世”。但實際上,這段時間恰恰是北宋走向衰敗的時期。、

所謂“元祐治世”其實潛藏着三個巨大的問題:

一是經濟開始崩壞。宋神宗時期推行的變法内容遭到全盤否定,扭轉财政危機、緩和社會矛盾的機會徹底消失。

二是邊疆危機更甚。當時朝廷對西夏割土示弱,這極大刺激了西夏人對宋朝的狼子野心。

三是黨政禍亂開啟。那個時期由于朝廷缺少政治上的主心骨,導緻政治派别的鬥争越來越激烈,拉開了北宋末年翻來覆去的黨争序幕。這也是北宋後來亡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朝堂之上幾乎再也沒有人認真考慮如何治理國家,隻有相互内鬥。

其實,無論變法派還是保守派之中,都有一些人真的是一心為國。可惜,高滔滔卻沒有能力識人用人。她近乎單純地信任和依賴反對新法的保守派大臣,而不會辨别其中的優劣。更可歎的是,她的信念中,似乎存在着對新法的極大厭惡,因而“恨屋及屋”,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變法派官員,甚至完全沒有節制。

變法派領袖蔡确被貶出朝廷後,曾在地方遊曆過程中寫詩抒發個人情感。不料,保守派抓住機會,曲解詩意,上奏稱其詩中影射高太皇太後為武則天,由此制造了“車蓋亭詩案”

更離譜的是,高滔滔讓蔡确對指控的内容進行辯解,可人家蔡确有理有據地辯解之後,她又死活不認可,甚至還認為朝中有所謂的“蔡确黨人”,并開始進一步擴大打擊面,很多無辜官員因此遭殃。

後來高滔滔的做法,就連保守派之中的一些人也看不過去。其中,範純仁(範仲淹的兒子)勸她說:“太後,您這是文字獄的做法,坑害的是無辜的人啊。”(不可以語言文字之間暧昧不明之過,誅竄大臣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8

範純仁

可惜,高滔滔聽不進勸,像個“老糊塗”、“老頑固”一樣,制造了北宋開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文字獄案。

然而,想當年,神宗皇帝活着的時候,著名詩人蘇轼也曾因為寫詩而被污蔑,那個時候,高太後曾在神宗面前為蘇轼求情,表現得可謂知禮而開明。但如今,這位老太太已經活成了她“曾經最讨厭的樣子”。

不僅自己“變壞了”,她還因此拉開了黨争報複的序幕,變法派從此與保守派不共戴天,一直鬥到了北宋亡國。

皇孫的忌恨與複仇

高滔滔一共攝政9年。這9年裡,時任皇帝宋哲宗趙煦從一個9歲的小孩,成長為一個19歲的青年。

按照古代禮法,哲宗早就是個成年人了,孩子都該滿地亂跑了。

然而,當時的軍國大事仍然由高太皇太後和幾位大臣拍闆,皇帝的存在感近乎為0。

9年裡,朝中大臣潛意識裡都習慣了“皇帝還小”的說辭,因而凡事仍以太皇太後馬首是瞻。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9

宋哲宗

史料記載,在當時的朝堂之上,皇帝的禦座與太皇太後的座位左右相對。根據禮數,大臣彙報工作的時候,應該面對皇帝才對。然而,那時候的大臣們都反過來,面對太皇太後,背對宋哲宗。這給青春期的皇帝留下了并不美好的回憶。

宋哲宗後來親政後,曾感慨地回憶當年太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場景,說自己個子小,隻能看見朝臣的屁股和腰部。幾乎天天如此。

有時候,高滔滔也會很講究地問宋哲宗:“皇上怎麼一句話也不說?軍國大事您就沒什麼意見嗎?”

青春期的宋哲宗很幹脆地回答:“您老都拍過闆兒了,我還有啥可說的?”

那時的宋哲宗在高太後面前看似低調“懂事”,但作為青少年的那種叛逆情緒也不是沒有。

據說有一次,高滔滔覺得宋哲宗辦公用的桌子太舊了,就沒打招呼直接命人把舊桌子擡走換新的。可誰知,宋哲宗很快就派人又把舊桌子搬回來了。

高太後知道後還挺納悶:“給你換個新辦公用品,你還不滿意嗎?”。

宋哲宗卻意味深長地回答說:“這是先帝用過的(我有感情,我喜歡,我不想換!)”

高滔滔心中一驚,這才意識到,年輕皇帝的内心裡已經對她有所不滿了。可惜,高滔滔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晚了。

宋哲宗對高太後的恨,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與日俱增。隻不過,年輕的皇帝還算有理智,在高太後活着的時候,他不會怎麼樣。

後來,高滔滔病重,自知時日無多。同時,她也預見到了自己死後,哲宗會采取的報複措施。于是囑咐呂大防、範純仁等肱骨重臣,讓他們多去勸勸皇帝,将來千萬不要為了“撒氣”而亂了朝綱。

1093年秋,62歲的高滔滔病逝。

徹底親政後的宋哲宗果然放開了手腳,一通“撒氣報複”。

對于高滔滔攝政期間任用的人和制定的政策,他一概罷免否決,通通反着來。他把章惇、蔡卞等變法派核心人物重新召回朝堂,把保守派官員幾乎全部貶到嶺南蠻荒之地。

不久之後,朝廷中就有人“貼合時宜”地站出來指責高滔滔“老奸擅國”。甚至有人勸宋哲宗把這種評價公之于天下,并廢了高滔滔生前那些榮耀。

後來向太後和宋哲宗生母朱太妃的苦苦相勸後,宋哲宗才算收手。但是,宋哲宗又打起了司馬光的主意,他認為高滔滔“專權”就是“司馬老賊”起的頭,因此曾打算掘了司馬光等已故保守派重臣的墓。當然,最後不少人站出來勸皇帝别這麼幹,皇帝才罷休。

然而,宋哲宗這口“惡氣”終其一生并未根本消除,他在位期間的治國理政方式,更像是對高滔滔攝政期間所産生的一切事物的報複。

大宋天下能好得了嗎?

北宋後來在外族的蹂躏中屈辱地滅亡了。

然而,高滔滔的名聲卻奇迹般地“逆轉”了。

南宋的儒家士大夫們,高度贊揚高滔滔是古今第一“有德有才”的女領導,以至于被捧為“女中堯舜”。她攝政那些年,也被捧成“朝廷清明,華夏綏定...我朝之治,元祐為甚,母後之賢,宣仁為最”。

高滔滔自此成為南宋乃至後世封建王朝男性士大夫們心目中完美的“賢内助”。至于武則天、劉娥之流,根本不配與高滔滔相提并論。

為什麼會這樣呢?

說白了,高滔滔攝政期間雖然也很有權力,但她貴在懂得配合祖宗成法,貴在甘當男性的附庸(國家政策都是聽保守派大臣的話,她自己從不瞎搞)。因此,那些儒家的大老爺們怎麼會不誇她呢?

曆史書寫的權力始終是在當權者的手裡。後來,那些封建保守派最終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掌權最久的階層,他們當然要吹捧“容易被控制”的高滔滔。因而,反對新法的高滔滔,成為了曆代賢德女主第一人。

工具嘛,好用,當然會得到使用者的誇贊。

高滔滔女中堯舜(高滔滔一個淪為)10

參考自《文治帝國:大宋300年的世運與人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