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下面的情況:
妻子:每當我給丈夫說一些稍微負面的話時,他就會變得怒不可遏,并且拒絕讨論這個事情。員工:每當上司找我談話時,我就特别緊張。因為領導一找我,我就擔心他可能批評我,我就怕得不行。朋友:我的朋友跟我說,其實,這篇文章你可以怎麼怎麼寫,能寫得更好。他這是什麼意思?是在批評我嗎?他覺得我寫的還不夠好?我氣得幾天沒理他。學生:上次我考試成績剛及格,被老師給批了一頓。我覺得我期末考試也考不了好成績。陌生人:今天去銀行辦理業務,因為業務比較麻煩,拖延了幾分鐘,被後面排隊的人給訓斥了。我的心情差極了,感覺一天整個人都不好了。上面的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再加上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批評。
面對批評,你需要知道的是:
1.沒人能夠避免被批評。
是的,沒人能夠避免被批評。我自己也是這樣。前段時間,我在今日頭條上發表了一個微頭條,下面大部分讀者都留言說:很實用,寫得不錯。
偏偏有一個讀者留言,大意是這些方法都不管用,還說就不喜歡這些“僞專家”講大道理……當時覺得這條留言真是字字戳心啊!
前幾天,有位做自媒體的朋友給我“吐槽”,說“如果是玻璃心,受不了每天被罵的,沒事别想不開做自媒體”——
下面這樣的留言,出現一條,就夠你難過傷心一晚上的:
——淨是胡編亂造,瞎扯!
——智商低還出來寫文?
——這篇文章是你寫的嗎?怎麼這麼水?
——又是一篇無腦文,取關!
你寫得正能量一點,想着鼓勵一下大家。
一定有讀者跳出來,說:這都什麼時候了,天天發雞湯有意思嗎?
你蹭了個社會熱點。
又有讀者留言說:不蹭熱點你能死嗎?
……
每天,這樣的“杯具”都在上演。如果你是那種“别人随意一句玩笑,你都很認真地當成了傷害”的“玻璃心”,建議沒事不要做自媒體。
讓我們都能面對這個現實吧:沒有人能夠安然地度過一生,也沒有人能夠避免所有的消極反饋,沒有人能夠避免被批評。實際上,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批評也是個好事情,尤其是那些善意的批評。
我們有時候看待自己難免有失偏頗,需要用别人的“眼睛”看看自己。而來自别人的批評可以讓我們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寬廣的視野,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資源與動力。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批評都是對的。批評是複雜的、微妙的,不同的人總是基于不同的立場;而有些批評不過是某些人内心的投射,是他自己不願意接受自己的那一部分。當然,負面的信息和反饋也會給我們帶來消極的情緒反應。
2.面對批評時的三種反應。
保羅·麥克裡恩提出“腦的三位一體”假設,他把人腦分為爬行腦、情緒腦和理性腦。
當遇到問題時,人的大腦會啟動不同的應對方式——爬行腦的主要方式是逃跑、打或者僵住;情緒腦則是“愛憎分明”,會滋生多種情緒;而理性腦則會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通過理智的方法解決問題。每個腦都作為獨立的系統分别運行,各司其職。
當遇到批評時,不同的人也會啟動不同的應對方式。
一般而言,面對批評,人會有三種反應。
逃避:面對批評,視而不見。這時候啟動的是爬行腦,對于批評,要麼逃跑;要麼直接僵住。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員工。
怼回去:由于批評引起不滿、憤怒等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怼回去。這時候起作用的是情緒腦,腦子被負面情緒占滿,就像烏雲布滿了天空。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妻子的丈夫。
理性分析:當啟動理性腦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時候能夠理性分析别人提出的批評,并根據情況進行态度反應。
最重要的是,你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過濾機制和“防護罩”來保護自己,幫助你應對那些批評。
建立“防護罩”,讓批評為你所用
當批評襲來時,如果你能夠啟動自我保護裝置,建立“防護罩”和過濾機制,就能夠讓批評為你所用了,不僅“我注六經”,而且“六經注我”。
通過以下四個步驟,可以幫助你建立這樣一個機制。
1.對批評客觀認識,思考批評中攜帶的信息。
你首先要意識到,沒有人可以避免被批評,也沒有批評是100%正确的。正如前面所說,批評複雜而又微妙,代表着不同人的觀點和立場。
因此,你在接受某人的批評之前,做好先暫停,花一些時間來思考批評中所攜帶的信息。
2.做好自我覺察,問自己幾個問題。
當批評襲來時,在它傷害到你之前阻止它。你需要扪心自問一些問題,來幫助自己處理這些批評。
比如:批評我的人是誰?他到底有多了解我?他有多值得信任?他批評我的目的是什麼?他有沒有故意傷害我的理由?他是不是這一天過得很糟糕?他是不是在誇大事實?他在批評我時,掌握的信息是不是全面?會不會遺漏了哪些信息?他的批評中有沒有對我有用的信息?當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時,會給自己時間平靜下來,并給自己更多冷靜思考批評的時間和空間。
3.過濾批評信息,汲取批評營養。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時候,往往真話難聽,卻很有用。我們要把批評的信息進行過濾,留下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後汲取其營養。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ABC理論,是說引發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對于批評,如果你看成是自己進步和優化自己的機會,你的情緒就會平靜許多。
再回到那位讀者給我留言的事情上,除了心裡不舒服之外,我可以換幾個角度看問題,比如:他是不是心情不好,找機會發洩自己;他是不是專業的“網絡噴子”;他是不是對“專家”群體有偏見,把不滿發洩到了我身上;是不是我文章裡的某些内容和他的三觀不一緻,從而引發了他的不滿……無論他是何種想法,我覺得這樣留言也未必是壞事,起碼說明對方認真讀文章了,而且這篇文章能夠引起争議或者不同的觀點,這也是我寫文章的成功之處。
這樣改變自己的看法之後,就不會因為不良情緒影響自己寫文章了。
4.以優雅的方式“怼”回去。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拐個彎”說話。當遭遇批評特别是惡意批評時,能夠以優雅的姿勢“怼”回去,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英國作家蕭伯納和卻斯連頓因為宗教觀和立場不同,經常有一些沖突。有一天,卻斯連頓在路上遇到了蕭伯納,他便挖苦骨瘦如柴的蕭伯納說:“你真是丢盡英國人的臉,外國人看到你這身骨頭,還以為英國在鬧饑荒呢!”蕭伯納看了一眼滿身肥膘的卻斯連頓,淡淡地回答說:“沒關系,外國人隻要一看見你,就知道英國鬧饑荒的原因了。”
面對對方的挑釁,蕭伯納沒有直接怼回去,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對方的邏輯,反諷對方,使對方頓時啞口無言。
當在社交場合被批評時,能夠學會委婉的說話,直擊對方批評背後的嘲笑、揭穿甚至中傷,讓對方領悟到你話語背後的意思,這也是所謂的“高情商”聊天技巧了。
任何一次被批評的經曆都是一種挑戰,你可以接受、委屈、憤怒,也可以過濾它,吸收它,使它為你所用,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
初雪,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砍柴書院MCN矩陣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