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許多人之所以愛上了三國演義,可以說與那些英雄人物以及其波瀾壯闊的故事有着很大的關系。那麼大家都知道,在最後三家歸晉。可以說到了最後,晉國才是三國時期最大得赢家,成功的統一了天下。那麼在晉朝一統天下之後,三國的三位亡國之君都落得了一個怎樣的下場呢?接下來就以正史為線,仔細的分析一下這三位亡國之君的最終結局
蜀漢:後主劉禅
說起來這劉禅,在演義當中可以說是的草包君主,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當中可以說是屢屢拖累諸葛亮。但是其實在正史當中,劉禅水平雖然不算高,但是其實還算是可以的。
要知道劉禅在位四十一年,其中前十一年有諸葛亮輔佐。後三十年可以說全靠人家自己治理天下,不過這種治理的方式和大家印象當中那種君主鞠躬盡瘁可能不太一樣。
劉禅治理蜀國講究的是一個垂拱而治,說白了就是權利都給臣子。所以他不需要像明清皇帝那般勞累。而最後蜀漢的滅亡可以說完全就是國力不行導緻的,怪不得劉禅。
那麼正史當中劉禅最後的下場到底怎麼樣呢?其實跟演義當中的描述差不多,就是被封為安樂公,然後移居到洛陽。看起來逍遙自在,其實隻不過是被變相軟禁罷了。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劉禅還留下來了樂不思蜀的故事。
有的人就以此為借口,說劉禅貪圖享樂昏庸無能。其實這一做法更多的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舉動,不過關于這個問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谥号思公,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吳國:殘暴孫皓。
如果說劉禅還算是普普通通的的一般君主模闆,其實更接近于昏君模闆的其實是孫皓。早些年孫皓剛接手江東的時候,其實還算是可以。用史書當中的描述就是
皓初立,發優诏,恤士民,開倉禀,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擾于苑者皆放之。當時翕然稱為明主。
單看這一段是不是一種明君的感官,别着急這僅僅是個開始。當孫皓真正大權在握以後,直接就表現出來好大喜功,殺伐無度的一面。
據《三國志》描述:
皓愛妾或使人至市劫奪百姓财物,司市中郎将陳聲,素皓幸臣也,恃皓寵遇,繩之以法。妾以愬皓,皓大怒,假他事燒鋸斷聲頭,投其身于四望之下。
除此之外,孫皓還曾經勒令百官進山為他修建宮殿采伐木石。而且孫皓在位期間,面對晉國用一句話可以叫做連年征戰,這與劉禅安民屯田的做法形成的鮮明對比。不過這種進攻完全就是無用功,要知道漢家十三州,魏國占據九州。
正史當中魏國常備兵馬五十萬以上,吳國僅僅二十多萬。更何況進攻方其實需要動員的兵馬更多,而孫皓這種好大喜功,荒淫無度的做法直接導緻吳國被拖垮了。最後孫皓投降,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魏國:傀儡曹奂
說起來這魏國最後一位皇帝,其實就是曹奂。在曹髦鬧出來一出征讨司馬昭被殺之後,曹奂被司馬氏扶持為了新的皇帝傀儡。說是皇帝,其實不過是一個吉祥物罷了。所有的權利都已經歸于司馬家族的手裡面,曹奂唯一剩下的就是那個天子的位置。不過随着司馬昭死去,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顯然對于皇位是有所企圖了。而這也就直接導緻了曹奂禅位的結局。
《資治通鑒·卷七十九》記載:
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晉;甲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馬孚拜辭,執帝手,流涕欷不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其實從這一段文字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曹奂相對曹髦而言。最好的一個特質就是聽話,畢竟曹髦還是太年輕,而性格比較剛烈。而相比較之下曹奂的性格就要好的多,他在位期間很好的充當的了魏國傀儡皇帝這一位置。相對比曹髦來說他是比較聽話的,在位期間就沒有鬧出來什麼幺蛾子。
後來在他退位之後,也是落得一個很好的下場。單看其爵位,要比歸降的劉禅和孫皓強很多。據史料記載,在曹奂禅位之後被封為陳留王,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 太安 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谥号為元皇帝,善終。
那麼關于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