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亦莊實驗小學

亦莊實驗小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22:28:19

亦莊實驗小學(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一小)1

徐輝校長和孩子們在一起

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受人尊敬的卓越學校,應是一所讓夢想開花的學校,這裡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坐落于涼水河畔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内百年老校——北京市經開區亦莊一小,便是如此。  亦莊一小是經開區内最早的一所公辦小學。其前身可追溯到1912年,是一所因熱愛而得名的百年老校——“熱愛裡”小學。學校占地面積22100平方米,現有教師103人,特級教師1人,學科骨幹教師18人,平均年齡38歲,教學班40個,學生1287名。近年來,學校以文化引領,讓學校具有成長的力量;課程變革,給學校以突破的力量;優化資源,給學校以持續變革的力量……在隊伍發展、課程建設、課堂創新、治理結構等方面實施新嘗試、新突破,緻力于培養具有學習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陽光少年”,給每個孩子無限可能的未來。

亦莊實驗小學(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一小)2

學生參加北京市第二屆中小學技術創意設計展

目标定位:用文化引領學校成長  學校,對孩子而言,就是比家大一點的“樂園”。學校遵循“以愛育愛,以行導行”的理念,秉承“孩子成長的事就是最大的事”的教育哲學,踐行“把孩子捧在手心,把老師放在心上”的教育信仰,圍繞“建一所學生喜愛,教師幸福,受人尊敬的卓越學校”的辦學目标,給每個孩子無限可能的未來,明确整體發展定位,創設良好教育生态。  校園走一走,“小而美,質量有内涵”的校園文化,處處充滿“孩子氣”。蘑菇亭、小黃人、秋千架,還有生命長廊……這裡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被賦予了教育意義,都是靈動、活潑、有趣的創造。學校還将《窗邊的小豆豆》《小王子》裡的元素帶進校園,将荷花、金魚、石頭、鳥窩帶進孩子們的生活,創造原始的、自然的、童話的兒童樂園。在一小的價值遵循裡,學校始終以兒童為中心,像孩子一樣理解孩子;以兒童的立場和視角,走進兒童的“理解”,探索兒童世界的秘密。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  以愛育愛,以行導行。在“尋變”之旅中,徐輝校長帶領老師們找到學校優秀基因,設立了“自省月”,讓每一位教師思考:“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我們最大的追求是什麼?”希望每一位教師能用愛滋養孩子們的童年,成長為專業、純粹、葆有熱愛的教師。學校堅持“把孩子捧在手心,把老師放在心上”,為大家辦實事。送上生日祝福、提供自助餐、改善用餐質量、慰問退休教師、組織單身教師聯誼、設立學習中心及健身館……自由、舒适的氛圍,讓老師們的教育生活浪漫有趣,富有精神的張力。課程創新:撬動教育高品質發展  課程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激發孩子發展最直接的動因。在校領導的帶領下,老師們開啟了“三學三研”磨課模式。根據“雙減”政策要求,基于新課标理念,依托學校教育事實,學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不斷建設完善适合學生成長的“三主”課程,即基于學科基礎的主體課程,為學生發展築牢紮實的基礎;基于項目學習的主題課程,為學生打開廣闊的視野;基于興趣探究的主選課程,為學生個性特長提供特需的供給。  學校時時處處“以兒童為中心”,彰顯着兒童的哲學。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學校“以兒童為中心”,從我與自己、我與自然、我與社會、我與文化四大領域向外延伸,實施課程,豐富主題課程的供給。“我與自己”課程,以我為出發點,從我是誰、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等系列與“自己”相關課程出發,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更好地管控自己,成就自己。“我與社會”課程,從我與他人、行走世界、社會現象等方面,通過環保課程、經濟課程、垃圾分類、職業體驗等課程,認知社會的運作,養成對社會理解、友愛、包容、擔當的意識,培養社會的責任感。  課程就像土壤,隻有最适宜且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茁壯、郁蔥的禾苗。目前,學校成立了武術、模特、機器人、創客、剪紙、管樂、籃球等60餘個主選特需課程,為孩子們提供菜單式的選擇,讓每一個孩子在亦莊一小都能找到适合的發展方向。豐富的課程背後,給孩子帶來了學習力、表現力、創造力的提升。

亦莊實驗小學(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一小)3

學生在科技藝術節上唱主題曲

活動育人:以遊戲豐盈兒童生命  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雙減”新形勢下,學校全面統籌,建章立制,系統治理。從校外到校内,落實學習清單,全過程規劃;從課前、課中、課後,全流程教研;從學前、學中、學後,全方位調研;從教風、學風、校風,全方位治理……建立作業監督機制、教師教學規程、質量評價标準等制度。  與此同時,學校還不斷打造“遊戲﹢”的教育生态。通過“遊戲﹢學科”将科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遊戲的形式納入作業,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多樣性。“遊戲﹢社團”将科技、體育、藝術等納入實踐活動,組織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文化節等展演活動,為孩子提供精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遊戲﹢項目”将小課題研究帶入課堂,整體統籌、集體備課、交流研讨,讓孩子們在好奇、猜想、體驗、探究、實踐、驗證等過程中點亮自己。  讓孩子在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學校的課後服務遵循“三原則”、立足“四提升”、堅持“五統籌”:“三原則”,即内容多彩、形式多樣、成長多元;“四提升”,即提升教學指導能力、學生學習能力、課程設計能力、學生參與活力;“五統籌”,即課後服務時間統籌、方式統籌、人員統籌、課程統籌、地點統籌。課後服務分“答疑﹢體育”和特色社團兩階段進行,場地和人員輪換更替,學生“動靜相宜”;全員參與,骨幹教師帶頭答疑輔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統籌規劃安排、因需設計;實行全域開放、活動分片,做到有序活動。孩子們可以在帳篷和耕讀空間裡閱讀,在果園和紫藤藝苑裡采摘,在百花園和文化長廊中漫步……随時随地,在有趣、有味的童年裡進行一切美好想象。  在暑期托管中,學校以夏令營的方式設計主題活動,以任務驅動,讓孩子們在“做”中學知識、長見識。按照各段學生特點,開設閱讀、體育、書法、演講、影視鑒賞、傳統文化等不同課程,充分調動孩子的自主性,讓他們在開放、互動、真實、多維的“有思考力”活動中汲取營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完成暑假作業、進行體能訓練、參與遊戲體驗,在一系列活動中有所學、有所獲。優化資源:營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優秀師資是學校最大的資源,有好的老師才會有好的教育。幾年來,學校始終把老師放在“教育合夥人”的位置,通過名師工作室、課程項目組、教育學堂、論壇沙龍、主題年會、輪崗培訓、教研合作等形式,内引外聯,有責任地引領發展,促進教師向學者型轉變、幹部向服務者轉變。  管理資源是學校最大的生态,有好的教育生态才會有好的教育。學校通過崗位雙向聘任、薪資優教優酬、組織架構重構、行政服務6S等措施,小步子大思路,在理解與被理解中推動學校發展從被動走向主動,從管理走向服務,激活管理團隊工作與發展的内在能動性,營造純粹、清新、和諧的一小教育氣象。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作為北京市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學校成立三大黨群分部、黨員工作室,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管理資源,确保黨組織履行好把握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此外,學校還建立分工負責、議事決策、民主協商、監督評價等機制,健全師生員工的參與機制,堅持校務公開,大力推進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教代會、支委會的作用。學校各相關組織既參與過程的管理,又監督決策的實施,切實做到日常工作定期溝通、重要決策事先溝通、緊急事項及時溝通。學校的黨建課題在北京市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研究項目中獲獎。  近年來,學校斬譽無數,先後獲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學習科學教育中心(中國)實驗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全國閱讀示範學校、全國籃球特色學校、全國綠色學校、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優秀活動基地校、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全國優秀示範學校等多項國家級榮譽,以及北京市一校一品體育改革試點校、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評價試點校、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示範基地、北京市中小學技術創意大賽團體一等獎等多項市級榮譽,學校還多次在區教育督導、質量監測中榮獲一等獎。■校長觀點  徐輝:教育是愛的藝術、做的哲學。我們以純粹之心,躬耕教育實踐,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一顆充滿無限可能的種子。文化、課程、評價……一系列的教育變革,正如土壤、陽光、水分那樣,滋潤着孩子們童年裡的一切。在這裡,我們以兒童為中心,極大可能地創設“孩子氣”的空間,以兒童一生的成長來開展今天的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為每個孩子創設無限可能的未來。  讓每一個孩子終其一生,相信世界的美好,做一個善良的人;讓他們葆有對世界的好奇,做一個全面探究者;讓他們學會熱愛并持續去愛,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公民。我想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意義所在吧。  □文/王小艾 張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