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些事情,是你至死方休的遺憾?
有沒有一些事情,是你懊悔半生的決定?
随着朱一龍電影《人生大事》的熱映,另一部多年前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同類題材電影甯——《入殓師》,重新浮現在人們眼前。
它談及了我們東方文化不敢多說的禁忌,看似在說“死”的事情,實際上一直在訴說關于生,關于遺憾的那些事。
主人公小林本是一名大提琴師,偶然的機會成為一名入殓師。
中年危機時,他愈發無法面對自己的人生遺憾:再也無法重做大提琴師,以及永遠無法原諒曾經抛棄他的父親。
關于遺憾,關于後悔,這部電影教會我們一個很好的處理方式。
放不下的大提琴,
丢不掉的悔意
小林是樂團的一位大提琴師,從四、五歲的時候就被父母逼着學琴,每天都哭。就這樣,大提琴貫穿了他的生活。
雖然技藝不精湛,但為了能演奏出更好的旋律,他不惜貸款買了一台高檔提琴。
可一次偶然的變故,樂團解散,以小林的水平和年齡,幾乎很難再找到願意收容他的樂團。
此時擺在他面前的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做一些演奏的零工,要麼放棄提琴另謀出路。
斟酌之下,他選擇了後者,回到鄉下老家重新開始。
報紙上一條負責“協助旅行”的招工啟事,因錢多事少離家近吸引了他的注意。
起初他隻是為了生計、養家糊口才去應聘。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了這份工作的“秘密”。
所謂“協助旅行”,指的是給去世的人送行,即“入殓師”。
第一次,他就遇到了一位去世已經兩星期的孤寡老人,屋子裡的惡臭讓他惡心,屍體上爬滿的蛆蟲令他忍不住嘔吐。
他痛恨帶他入行的社長,跑進澡堂裡一遍遍搓自己的身體。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覺得這是命運在懲罰他的任性,懲罰他沒有在母親彌留之際陪伴。
所有情緒都化成一股沖動,他重新拿出破舊的大提琴,隻想彈奏一曲。
大提琴承載着他被封存的過去,琴聲裡有他放棄選擇的那個理想的自我。
重啟琴弦的一刻,他開始久久地追思過往,後悔放棄大提琴。悠長的曲調中,寫滿了他的無奈和遺憾。
後悔是一種精神内耗,站在當下的角度上,人渴望改變過去,可是又不能真正地改變過去,就隻能讓自己沉浸在悲傷中,一遍遍地幻想:“假如當時做了另一個選擇,肯定會更好”。
後悔的情緒會将人困在回憶的迷障中,越不過心裡的坎,就沒辦法潇灑地向前看。
痛苦面前,
“後悔”成了最好的鎮痛劑
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藏着它的益處,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人之所以會後悔,是因為後果被放大,讓人無力承擔。
小林選擇做入殓師,益處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總能夠讓他感受生命的偉岸與渺小。
在一次目睹社長為死者化妝時,小林感受到自己的職業,可以讓死者煥發最後的生機,他開始試着接受這份工作,享受這份從工作中獲取人生價值感的“益處”。
而選擇這份職業伴随的後果是:被周遭人嫌棄、被指指點點。
很快,他的事傳遍了整個小鎮:曾經在東京有出息的大提琴師,變成了現在不務正業、做死人生意的入殓師。
甚至一向善解人意的妻子,也拒絕他的觸碰,用回娘家逼迫他辭職。
再次面臨人生的痛苦,小林又開始後悔選擇了這個行業。
人們後悔情緒最濃烈的時刻,往往是現實生活受挫的時候。如果當初的選擇,能讓現在順風順水,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後悔過去。
人們似乎習慣站在現在的角度,去衡量當初的選擇正确與否。
當現在的生活令人痛苦,又無力改變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把責任推卸給過去,認為過去的選擇是錯誤。
在現實痛苦面前,人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退行。讓自己回到過去,回到人生的分岔路,審視當時的自己,為什麼不做出另一個選擇。
仿佛隻要後悔,就能短暫地逃避現實、減少痛苦。
但是我們卻忘了,過去,是現在的過去。現在,是将來的過去。
“未完成”的遺憾,
皆是生命的老師
心理學上有一個“蔡格尼克效應”,說的是:我們的大腦傾向于有始有終,所以對于未完成的事情,會不斷反刍,不斷回味。
在一次次見證入殓的過程中,目睹了一個個生命故事,小林逐漸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從時常後悔變成了愛上這份工作,不再在意他人怎麼看。
旁觀了太多被生死分隔的遺憾,小林也逐漸與自己的遺憾完成了和解。
多年來,小林的心中一直在反刍兩件事:一個是自己丢下的大提琴,另一個是對父親的憎恨。
在6歲的時候,父親因外遇抛棄了他和母親,多年來他一直怨恨着父親。
父親曾經和他約定好,每年都要在家鄉的河邊撿一塊石頭送給他。在小林心裡,石頭早已成為父愛的象征,無聲而又沉重。
父親的突然離開,讓這個約定就此作廢。小林一直留着6歲時父親送他的石頭,每次拿出來,都會恨父親一次。
沒有被父親愛過的遺憾,該如何和解?
在入殓師這份特殊的工作中,他找到了答案。
小林在為一位去世的“女孩”擦拭身體時,突然摸到下半身的“那個東西”,他意識到這是一位跨性别者。
家屬經過短暫的争執之後,母親接納了孩子的心理性别,堅持讓兒子以女孩的妝容入殓。
入殓前,父親跪地痛哭:就算是女孩,他也是我最愛的孩子!
看到他們痛哭的樣子,小林若有所思:活在事件當中的人,彼此折磨糾纏,誰也不能低頭服軟。
隻有放下之後,才能意識到自己曾經的執拗。
在那之後,小林開始試着觸碰自己的遺憾。
他不再經常翻出父親的遺物,不再時常回想那些往事,放下了對父親的恨意。
他重新拿出大提琴,不以演出為目的,僅僅為了表達心情、享受琴聲。
給遺憾畫上一個完整的圓之後,生命才能繼續前行。
正視失去,在心中完成交付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把後悔的事物當成一個客體,作為我們逃避現實與内心沖突的擋箭牌。
而想要跳出後悔的漩渦,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現實,放下執念,讓未完成事件在内心完結。
當然,接受不是一瞬間的事,而要經曆一個過程。
《論死亡與臨終》中提到,面對喪失,我們的心理要經曆五個階段:
否認——假裝沒有發生;
憤怒——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讨價還價——假如沒有發生,那将會怎麼樣?
抑郁——意志消沉,得過且過;
接受——放下過去,迎接未來。
從最開始的憤怒,到最終的接受,不管是失去了一個人,失去了一段感情,還是失去了一個機會,在我們的内心都要經曆一個接受的過程。
就像小林,用了30年的時間才接受父愛的喪失。
直到父親在異鄉凄涼孤獨地死去,小林親手為他穿衣,刮胡子,完成入殓。
在父親遺物中,小林找到了父親一直愛着他的證據——一塊承載着父子倆美好記憶的石頭。
小林終于在心中完成了父愛的交付,确認自己是被愛的。
小林有機會親自完成這樣的交付,可是很多人卻沒有。
但是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把内心那個有缺憾的圓畫完整。
可以給失去的人、失去的情感寫一封永遠不會寄出的信,暢快淋漓、毫不遮掩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歉意。
比如面對錯過的戀人,可以放肆地回憶過去的美好,表達自己關于傷害的歉意,然後在心裡告訴他:你走吧,我也該往前走了。
面對自己悔恨的事,比如覺得某次吵架沒有發揮好,可以回到過去的那個時刻,告訴那時的自己:當時你還不夠強大,沒有做好那不是你的錯,以後不要再讓自己受委屈。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大腦中突然浮現一首歌的旋律,久久不能揮散。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首歌完整唱一遍,大腦會神奇地停止這段旋律。
那些沒完成的事情,那些悔恨和遺憾,也是譜寫人生的一種旋律,讓我們在大腦中完整地走一遍,與之告别吧!
策劃 | 秋秋
編輯 | 六記
家庭關系不和睦,人真的很難快樂
如果不去療愈其中的卡點與問題
就會重複同樣的痛苦模式,無法自拔
想要活出自我、活出嶄新人生
歡迎0元領取,
體驗3天“愛的序位” | 家庭排列課
免費領取張德芬老師
《遇見未知的自己》有聲書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