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陝西曆史悠久、民風質樸,從古至今流傳并繼承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産物。那麼陝西如今還保留了哪些傳統文化呢?陝西有哪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習俗呢?
1.陝西秦腔
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甯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象梆子聲),是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聲腔體系。秦腔開創戲曲音樂中闆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是最早的闆腔體聲腔,也是梆子腔系統的母體。現在北方各地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體制有生、旦、淨、末、醜五大行,各行又分多種,統稱為“十三頭網子”。
2.華陰老腔
老腔是一種闆腔體戲曲劇種,是 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台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于陝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據《華縣志》載:老腔皮影又名拍闆調,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于華州(今華縣)。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依秦嶺與洛南縣接壤、北隔渭水與大荔縣相望的獨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獨特唱腔特點。老腔名稱之來源說法有二,一是與當地流行的其他劇種相比,年代較早,尤其是音樂顯得古樸悲壯、沉穩渾厚、粗犷豪放,為古老之遺響,所以稱為老腔;二是由于它是從湖北老河口的說唱傳到華陰演變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一個字來命名為老腔。
3.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于陝西、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衆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舞蹈,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跷、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合成新的獨特的舞種,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随雙臂大幅度扭動,整支舞蹈熱烈而充滿歡快的氛圍。陝北秧歌曆史悠久,内容豐富,形式多樣,以“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陝北秧歌舞,曆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4.皮影戲
皮影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 中國各類影戲的 鼻祖。 2006年2月, 華陰老腔被确定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老腔皮影戲源于華陰市(1990年前為華陰縣),流行于 渭南市各區、縣及山西 運城市、 河南三門峽市相鄰的黃河金三角地區。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随後形成的碗碗腔(時腔) 相比, 顯得古樸粗犷,故稱老腔。關于老腔的得名,另外還有其他的說法。老腔的特點:一是唱腔豪放激昂,铿锵有力,具有陽剛雄渾的韻緻;二是演出中時常出現呐喊助威,幫唱(拉坡)的唱法,因此,被稱為“滿台吼”;三是在雙方對打及緊要時刻,用 驚堂木擊闆伴奏,以增強氣氛。當地人們形象地說:“拉坡号子沖破天,棗木一擊鬼神驚。”
5.寶雞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别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曆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 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社火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傩、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社火常被人們叫着“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遊展,觀衆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發,用日月 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 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 寶雞社火臉譜,以它悠久的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聲勢浩大的場面,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陝西春節民俗活動的最亮點。
6.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 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曆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區位于陝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内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曆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地群衆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将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随着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衆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衆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着某些秦漢将士的勃勃英姿。
7.綏米唢呐
綏米唢呐是陝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無論城鎮鄉下,凡遇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鬧秧歌、合龍口、鬧滿月、過周年、辦廟會及各種慶祝活動都需要雇一、兩班吹手來吹奏助興。唢呐曲牌是有講究的。紅事白事都有專門的套曲。紅事以大擺隊(亦稱得勝令)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為主旋律。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組成,兩個吹唢呐者,既一個壓上眼吹高音(吹上手),一個壓下眼吹底音(吹下手),另外三個分别是擂鼓的、拍镲镲的和搗老鑼的,另帶兩杆長号和幾個火藥鐵炮。而現在的吹鼓手班發展得有小海笛、架子鼓、大小銅号、管了、笙、小鑼等樂器,有八到十人組成,好似一個小樂隊。無論新、舊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擊者是配角。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調,下手吹中音跟上輔助,一般嗚哇一嗚哇音定好後,敲擊者咚嚓——咚嚓便開始吹奏。
8.陝北民歌
陝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遊、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遊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陝北 民歌昂揚着黃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黃河兒女最通俗的 詞彙和最亮麗的激情。她是黃土地的母語和家園,更是黃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陝北 民歌有她鮮明的地域特征:土氣、大氣、美氣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這種既通俗又亮麗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壇聖殿之上,用小調小曲宣洩黃鐘大呂之勢。在陝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巅,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裡,或者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陝北民歌。“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實際上,陝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既有婆姨們如泣如訴的低婉吟唱,又有後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陝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9.陝西剪紙
剪紙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時期,多取材自喜慶節令、五谷豐收、民間戲曲故事、兒童、動物等,既饒富情趣又裝飾美觀,有着深厚的群衆基礎,故深受大家喜愛。中國民間藝人以其特有的藝術形式将千古遺風代代相傳,使剪紙藝術成為一種貼近生活,根植于大衆的傳統民間藝術。西府剪紙以它特有的文化風韻,融古文化之精髓與曆代勞動藝人智慧之結晶,内涵豐富,寓意深刻,可謂民族藝術之瑰寶。陝西從南到北,特别是黃土高原,八百裡秦川,到處都能見到紅紅綠綠的剪紙。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風格,有趣的寓意、多樣的形式,精湛的技藝,在陝西,在全國的民間美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0.陝西八怪
陝西八怪是指陝西省的關中地區(大緻包括西安、寶雞、鹹陽、渭南、銅川,秦嶺以北,黃土高原以南)出現的八種獨特的漢族民風民俗。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有着豐厚曆史文化積澱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曆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成為外地遊人探尋的一大熱點。第一怪:闆凳不坐蹲起來、第二怪:房子半邊蓋、第三怪:姑娘不對外、第四怪:帕帕頭上戴、第五怪:面條像褲帶、第六怪:鍋盔像鍋蓋、第七怪:油潑辣子一道菜、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歡迎大家補充!#陝西身邊事##陝西旅遊##陝西爆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