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體驗的是熱鬧,享受的是快樂,感受的是文化。準備年貨的過程,是最能讓人感受到年味的,年貨備得越來越多,年味也就越來越濃。在南方浙江,各地過年的習俗大同小異,打年糕、腌鹹魚、曬醬肉等等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必備年貨習俗。說起過年包粽子,現在的年輕人可并不一定知道。
其實,過年包粽子也是春節的一大習俗。過年包粽子的習俗在全國都有,在浙江也并不是每個地方都要包,比如杭州老底子有這習俗,但蕭山的一些地方壓根不知道過年要包粽子。老底子印象中,過年包粽子,寓意來年有吃有喝,也寓意“包中”的好兆頭。
像浙江的溫嶺等地年夜飯吃好後,父母會一邊用柴禾把鍋竈燒得很旺,寓意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一邊在大鐵鍋中煮上一隻隻包紮精美的粽子,寓意“守歲”。
每年臨近春節,我的家人們也會圍坐一起,一邊閑聊,一邊包着粽子,把糯米放進折疊好的粽葉裡,然後依據喜好或放進大塊五花肉,或放紅棗闆栗,或放鹹蛋黃,或放豆沙包好用棉線一圈圈纏緊打結,在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中把來年的祝福、期望用一片片粽葉都“包中”。今年老婆不知道從哪裡學來新花樣,用切碎的冬腌菜摻在糯米裡一起包,别說味道還挺好。
過年過得就是一種味道,這味道不僅是媽媽的味道,飯菜的香味,還有各種準備年貨的味道。說起我的父母都會包粽子,母親燒的一手好菜,街坊鄰居都知道,可在包粽子上卻輸給了我的父親,父親包粽子速度很快,還會包各式的花樣,比如有尖角的、有四角的,也有三角的,尤其是尖角的粽子,因為像極了大雞腿,我們都把尖角粽稱為雞腿粽。
在每個人的心中,母親做的食物都是最好吃也是最令人忘不了的,我也一樣。母親把粽子煮好已是晚飯後了,當母親把高壓鍋蓋打開的一刹那,粽香四溢,從廚房彌漫到餐廳,再從餐廳到客廳,最後到了卧室,聞到香味忍不住先嘗了一隻,咬上一口,大肉和糯米混合的香味更加濃郁,剛出鍋的粽子不是那麼的粘糯,對于不喜糯米的人來說卻是恰好的。
也許晚飯吃得過飽,也許消化能力欠佳,吃了粽子後肚子脹脹得十分不舒服。這時才想起父親說過“糯米屬于不易消化的食物,消化能力差的人慎食”。原來,好吃的粽子不是那麼“好吃”的。那麼,吃粽子有哪些禁忌呢,在這裡不妨分享給各位,以免你與我一樣貪吃而吃壞了肚子,馬上要過年了,鬧肚子可不是件好事哦!
一、粽子在未熟時不能吃
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袅袅青煙,粽葉飄香,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後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且極難消化,對人的胃産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二、吃粽子時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發生消化不良甚至有類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較差的原因,極其容易 因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三、心血管病患者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髒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四、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滞氣,含植物纖維既多又長, 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患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五、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 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
一隻隻粽子,包進的是幸福,一隻隻粽子吃到的是“粽意”,借着頭條平台我把最“粽意”的祝福送給您!過年了,你家包粽子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