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研究過程中,從來都不是“挖土”這麼簡單,其實在它背後還需要用到高科技。比如,考古專家們曾在萬發撥子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豬骨頭,為了确定它們是什麼豬,就用到了一種高科技手段,如果您想了解事情背後的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萬發撥子遺址,位于吉林通化市的金廠鎮,因其地理位置酷似王八脖子,所以專家們也都戲稱為王八脖子遺址。據考古文獻資料顯示,萬發撥子遺址早在1982年文物普查時就發現了,但當時由于受到技術條件上的限制,就沒有對其進行發掘。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文物局的專家們,又将發掘萬發撥子遺址的事情提上議程……就這樣,專家們便陸續展開了對遺址的清理,同時發現該遺址規模巨大,年代跨度也很長,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明代,都發現有相當厚度的文化堆積。另外,出土的文物也十分豐富,各種石器,陶器和青銅器等等,但最讓專家們感到欣喜的則是發現了大量的獸骨。
獸骨的發現,對于研究古人的飲食,以及動物的馴化都有着極大的作用,尤其後者是諸多曆史學家和生物學家們共同研究的重點課題。首先,專家們對發現獸骨進行了整理,發現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初步來看尚無法準确判斷是什麼動物的遺骸,不過可以确定的是獸骨的種類很豐富。
專家們接下來又對獸骨做了DNA鑒定,發現獸骨中最多的是豬骨,其次是魚骨和鹿骨等。由此,專家們可以确定,古人和我們現在一樣,都對豬肉情有獨鐘,但烹饪方式或許就沒有我們多了吧。不過,專家們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這些豬骨是野豬還家豬呢?
對我們來說,是野豬或者是家豬并不重要,隻要能吃就行,但對專家們來說,這一問題就牽涉到豬的馴化曆史。那問題來了,該如何确定豬的“身份”呢?如果還利用DNA就行不通了,因為不管是野豬還是家豬,它們的DNA結構都是一樣的。
專家一開始,還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來準确和判斷它們究竟是野豬,或者是家豬。後來,一位專家經過仔細的思考和研究,發現野豬和家豬的本質區别在于,前者的食物來源不固定,因為野豬生活在野外,遇到什麼吃什麼,而一旦被人馴化之後,就失去了選擇食物的自由,隻能吃人喂的東西。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人會喂豬吃什麼呢?喂一些雞鴨魚肉嗎?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當時的人自己都沒有多少雞鴨魚肉吃。那喂一些野草?其實也不太可能,因為豬是雜食性動物,隻喂養野草沒有營養,豬不僅長不大,而且還會被餓死,所以也就違背了馴化野豬的初心。
因此專家們推測,當時喂給豬吃的東西,一定和人吃得差不多,比如糠皮,或者是殘羹剩飯,也許會搭配一點野草。因為食物來源的不同,也就決定了豬骨中營養元素含量的差異,所以專家們利用先進的同位素分析法,來測定豬骨中的營養成分的含量。
同位素分析,全稱叫做骨膠原C、N穩定同位素分析,即将骨質溶于特殊的化學試劑中,然後利用C(碳)N(氮)做同位素标記,進而測定骨質中的C(碳)N(氮)的含量,以及C/N的摩爾比。結果發現,大部分豬骨的C(碳)含量在20-40之間,N(氮)含量在5-15之間,而C/N的摩爾比均在3.5左右。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同位素測定的結果表明,豬骨中的蛋白質的含量很高,說明這些豬骨是家豬,因為家豬食物結構穩定,且以植物蛋白為主。而野豬則與之相反,骨骼中蛋白質含量低,且以動物蛋白為主。
看到這裡,相信讀者們應該都明白了吧,考古研究的背後始終都有強大的科技支撐,而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也為考古研究的多樣性,準确性和便捷性等,都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考古也絕非是我們眼中的沒用的事兒,所以我們也該對考古研究另眼相看了吧。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