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踩屎感」三個字作為拖鞋圈黑話閃亮登場,隻要在産品标題裡寫上這幾個字就能多賣千八百雙。
圖片來源:pinterest
YOKA君的一位閨蜜當時也買過一雙,穿了兩天就專門打車到我家,非要讓我踩上去試試。
當她拿出那雙「EVA發泡膠一體成型」、鞋底足有五公分厚的單色流線型涼拖,興奮地将其扭成麻花狀,我就知道這個夏天我将會在無數人腳上看到這雙鞋。
圖片來源:gif截圖
讓我試試?行。
這個踩屎感具體什麼體驗呢?當腳底接觸到超厚的發泡膠,鞋底随着我的體重壓力逐漸變薄,幾乎是在一秒鐘裡,整個人穩步下沉。
繼而,感受到微弱的張力和腳底側面被包裹,更有一種溫暖如新鮮牛糞浸沒了腳底——這是發泡膠帶來的燒腳感,有一部分人對此極度敏感,不幸我就是其中之一。
圖片來源:gif截圖
邁出第一步,感覺雙腳在跟空氣打交道,無所依傍;
第二步,感覺牛糞被踩軟了,整個人墜入絲滑幽境;
第三步,隻聽見踝關節「嘎巴兒」一聲,腳崴了。
真正做到了試試就逝世。
圖片來源:IC
看着閨蜜換上「踩屎鞋」繼續DuangDuangDuang地蹦跶,習慣性崴腳的我隻能怨自己山豬吃不了細糠。
但幾個月後,她突然發了條消息,說自己「波棱蓋子有毛病了」,我才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圖片來源:gif截圖
簡單說,就是因為她實在太喜歡踩屎鞋的穿着感,整個夏天都在穿着它上下班,直到有一天在打球時腳一軟摔到了膝蓋。
可想而知,去醫院也是穿着踩屎鞋去的,醫生看了X光片後默默在病曆上寫道:
交叉韌帶損傷
功能性扁平足?
醫生在叮囑她靜養之餘,還善意提醒她換雙舒服鞋。
圖片來源:pinterest
明明有着踩屎般的絲滑體驗,難道不算舒服鞋嗎?可能真的不算。
這種一體成型的無跟居家鞋,并不像日常我們常穿的運動鞋或者休閑鞋履一樣,有着完整的保護功能。除了裝飾性,頂多就是在遇到「真屎」的時候,能幫我們規避一些污穢。
而真正考究、設計科學的鞋,大概率鞋底不會是一種材料。
圖片來源:IC
如果剖開一雙鞋,我們會發現鞋底至少分為兩層,也常常分為三層。
大底(外底):
大底是鞋子接觸地面的最外層,需要耐磨、防滑、抗造、有支撐力。大底一般都是用結實的橡膠材質,合成橡膠比天然橡膠應用更廣;
也有部分鞋(甚至是運動鞋)選用真皮底。
特點就是十分透氣舒适,可如果接觸水土沒幾天就會撲街。這也就是很多純皮打造的金貴鞋要走在普通人的康莊大路上,需要貼底的原因。
圖片來源:IC
内底:
内底直接和足底接觸,可以理解為鞋墊部分。有的鞋内底是中底一體成型,有的中底缺乏舒适度,會加一個可移動的鞋墊。
中底:
是大底和鞋墊之間的那一層結構。中底提供的各路性能,是一雙鞋能給你全部感受的80%。中底部分在大底的基礎之上,給予足部體貼的支撐、緩震、回彈。
支撐:穩定的中底結構,讓步伐動作更加穩健。
圖片來源:gif截圖
緩震:當人體給予地面體重2-4倍的作用力,地面也會有相應的反作用力,中底通過受力、變形來抵擋住這個力。
圖片來源:gif截圖
回彈:中底吸收反作用力以後,給予身體的回彈力,讓運動更加輕松。
圖片來源:gif截圖
最初,中底由PU(聚氨酯)打造,但由于分量過重,目前流行的大部分中底采用的是EVA材料——這是一種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在高溫後呈現泡泡狀,QQ彈彈,有一定的彈性和緩震作用。
圖片來源:pinterest
這幾年,通過原料的更新和塑造工藝的提升,中底給各類運動的玩家提供了更精準的選擇。
有了這些細節的處理,才成就了能跑能跳的我們。
而大部分「踩屎鞋」通體都用了EVA,既沒有橡膠大底的防護,也沒有内底的過渡作用。一味的軟,純純不講武德。
凝視下方的足部照片,我們不難發現,為了應對日常生活中必須的行走奔跑和各類運動,我們腳部的各個部位都有其功能。
圖片來源:pinterest
比如,當我們在做籃球側滑步的時候,足部受力的點可能像下圖*這樣: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而投籃的時候又變成了這樣: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踢足球傳球的時候,用力點的是這樣: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前掌-足弓-後掌的力量缺一不可。
而一旦深陷「踩屎怪圈」,足弓就要玩兒完。
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承接足弓,這座能夠保證彈跳、減少壓力的橋,會越來越塌,很有可能變成「後天性扁平足」。
圖片來源:pinterest
沒有了足弓,腳部就開始出現内翻、腿部變形、韌帶拉傷,傷害從腳底至腳踝,最後蔓延到膝蓋。
臨床學者普遍認為,如果腳的位置調整不當,過分内翻,則大強度頻繁的負荷沖擊就可能造成運動員的足部損傷。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工程學領域的學者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認為運動鞋的結構可以有效的控制運動中腳背活動的速度和幅度。*
圖片來源:pinterest
其實,「踩屎感」理念的營銷,來自于功能性運動鞋。
當你在跑步時怎樣才能讓你的jojo更舒适?這是跑圈的未解之謎。YOKA君能查到的「踩屎感」鼻祖是Asics的GEL系列,如果有大神了解更早的「踩屎鞋」歡迎補充。
圖片來源:pinterest
對于習慣性崴腳的人,這雙「踩屎鞋」可以說穩極了。
近年來,很多運動品牌都開始了「中底革命」。
EVA
雖然各種新黑科技叢生,
EVA依舊是如今最流行的中底材料,
專業跑鞋有不少仍在使用它,
比如:Saucony PWRRUN
圖片來源:品牌
E-TPU(膨脹熱塑性聚氨酯)
E-TPU,
是由TPU顆粒經高壓高溫發泡而成。
特點是具有優異的回彈性、不變形、穿着舒适,
最出名的一款E-TPU中底鞋,
是:阿迪達斯 Boost
圖片來源:品牌
充氣 EVA
在這種材料的制造過程中,
氮氣或碳等氣體被注入中底,
或将其他聚合物添加到 EVA 中,
以達到實際效果。
如:Puma Nitro
圖片來源:品牌
PEBA(聚醚嵌段酰胺)
PEBA 在同一聚合物上,
使用兩種不同的化學物質(聚醚和聚酰胺),
使中底同時具有柔韌性和強度。
如:耐克 ZoomX
圖片來源:品牌
除了選雙好鞋子,還得掌握正确的行走和運動姿勢。如果生活裡一直用錯誤的動作輾轉騰挪,那性能再好的鞋也隻能延緩肢體傷害的發生。
圖片來源:IC
其實,不在柔軟的「糞坑」裡迷失自我、行得正坐得端,這兩點要求無論是對鞋子還是對人,都一樣适用。參考文獻:
[1]張偉:不同專項特征動作中足部運動的生物力學研究。北京體育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PS: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撰文/策劃:MIDNN
排版:一頭紅
監制:GaGa
首屆虛拟時裝周,夢回QQ秀空間?
與「粗手腕」和解,很難嗎?
各大品牌入局「元宇宙」,虛拟代言人成為香饽饽 | 美麗新鮮報
幹枯玫瑰色入門教程,無性别易搭配?
勞力士,黃金以外最保值的硬通貨?
穿對的鞋走對的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