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D-二聚體(D-dimer)是可溶性纖維蛋白降解産物。健康人血液中有低水平的D-二聚體,而血栓形成相關病症中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D-二聚體檢測被廣泛應用于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等疾病的篩查、診斷、預後評估及治療監測。
01 哪些情況下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
引起D-二聚體水平升高的疾病,除了我們熟知的靜脈血栓栓塞症,還有非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中,前者包括急性肺栓塞(APE)、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及腦靜脈(窦)血栓症(CVST)等;後者包括急性主動脈夾層(AAD)、動脈瘤破裂、腦卒中(CVA)、彌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膿毒症、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此外,高齡、近期手術/創傷和溶栓治療等情況下,D-二聚體水平會也升高。
表1 D-二聚體水平升高相關的患者特征和疾病
02 D-二聚體檢測在VTE診斷中的應用
D-二聚體是檢測血栓形成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特異性。門診患者的VTE診斷通常從評估驗前概率開始,可使用Wells評分(DVT/PE)或Geneva評分(PE)。D-二聚體在VTE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圖1)。
圖1 通過D-二聚體診斷DVT或PE的流程圖
Wells評分兩階段分層的臨床預測準則和高敏感度的D-二聚體檢測方法的聯合運用,能夠幫助急診科醫師及時篩查急性肺栓塞和提高診斷的準确率。借助改良式Wells評分的臨床預測法則和高敏感的D-二聚體檢測,可以進行深靜脈栓塞的篩選和排除。根據年齡調整D-二聚體質量濃度臨界值的方法适合于老年人群VTE的篩查。
03 D-二聚體檢測在DIC診斷中的應用
診斷DIC目前仍依賴血小闆數目、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及凝血酶原時間等與凝血相關的因素共同判斷,仍沒有單一檢測指标可以取而代之。與其他診斷DIC的指标相比較,D-二聚體是唯一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纖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診斷DIC的特異性也早于其他指标。而高敏感度(VIDAS)及快速的D-二聚體檢測的發展,相信在DIC的臨床診斷上将會發揮重要價值。
表2 DIC相關的疾病
04 D-二聚體檢測在其他心腦疾病中的應用價值
❖房顫
房顫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高于無房顫患者,抗凝治療或成功複律後D-二聚體水平随之下降。與無危險因素患者相比,伴有卒中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房顫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較高。然而,D-二聚體水平監測對于房顫患者卒中風險評估的價值是有限的,因為NT-proBNP等其他标志物能夠更好地預測卒中。
❖急性主動脈夾層
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D-二聚體水平正常有助于排除主動脈夾層的診斷。一項彙總分析納入了4項研究(包括1,557名患者),結果顯示,在急性主動脈夾層風險較低的患者中,D-二聚體水平<500 g/l排除診斷的敏感性為98%,陰性預測值為95%。低風險者的急性主動脈夾層發生率低于6%,如果沒有嚴重胸背或腹部疼痛、馬方綜合征或新出現的主動脈雜音,通常不考慮該診斷。目前,D-二聚體在疑似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中的應用有限。
❖冠狀動脈疾病
在确診冠心病的患者中,D-二聚體水平預測未來心血管事件的價值尚不确定。在出現胸痛的患者中,D-二聚體對于确定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或評估預後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在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常規測量D-二聚體水平是無用的。
❖腦卒中
有研究認為D-二聚體檢測不僅可以區分缺血性腦卒中的類型,對于腦卒中住院患者病死率的預測能力和出血性腦卒中早期神經損傷嚴重度的評估都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但需要進一步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探讨其在急性腦卒中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Jeffrey I. Weitz, James C. Fredenburgh, John W. Eikelboom. A Test in Context: D-Dimer.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 2411–20.
[2] “D-二聚體檢測”急診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組. “D二聚體檢測”急診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3, 22(8): 1-1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