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舌尖上的傣家

舌尖上的傣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8:01:14

作者:羅嘉

“餐館不會關門,這裡是傣族人在昆明的一個家,孩子們需要一個落腳點。”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1

丨“雙家傣味”員工合影

15年來,聶蕊一直把精力放在兩件事情上:認真打理“雙家傣味”餐館的生意,悉心照料在店裡工作的“孩子們”。

“孩子們”是清一色傣族青年,來自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芒市和隴川縣。其中,芒市風平鎮芒賽、法帕、那目等幾個村的人又占了大多數。他們平均年齡不超過24歲。若按年紀算,67歲的聶蕊可以做這群“九零後”的奶奶,但“孩子們”平日裡既不叫她奶奶,也不喊她老闆,而是親切地稱她“阿姨”。

“孩子們”都說,聶阿姨從不擺老闆架子,對人關懷備至,店裡每個人都得到過她的幫助,“就像我們的‘咩’(miē,傣語,媽媽)一樣”。

1 50年的情緣

為什麼對員工這麼關心?聶蕊一家和傣族的故事,還得從50年前說起。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2

丨聶蕊

1969年,16歲的聶蕊成為一名知青,去到潞西縣團結公社(今屬芒市風平鎮)插隊。邊疆少數民族村寨較為落後的生産生活條件,以及語言習俗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讓這個自幼在昆明城區長大的漢族姑娘很不适應。

“特别想家,我哭,其他女知青也跟着哭。”聶蕊回憶說,知青生活非常艱苦,出工做農活體力消耗很大。累了一整天,也沒什麼可吃的。“連蔬菜都十分稀罕,更别說肉了,幾乎每頓都是野辣椒拌鹽巴下飯。”

剛到村寨的時候,知青們被分散安排到傣族村民家中居住(知青稱之為“東家”)。聶蕊的“東家”從不為難人,從不讓她幹諸如挑水之類的力氣活。“女知青都怕挑水,因走不穩摔跤而濕一身是常有的事。我比較幸運,‘東家’不讓我挑水。”

與此同時,村裡還有個“畢朗”(大嫂)對聶蕊特别關照,每隔上一段日子就會悄悄給她一點菜吃。有時是兩三片水腌菜,有時是幾顆花生,“菜不多,兩口就能吃完”。

這點東西放在今天完全不值一提,但卻讓當時缺吃少喝的聶蕊感受到了傣族同胞的濃濃溫情。下鄉的經曆讓聶蕊與當地村民結下了深厚友誼。即便是在返城之後,傣族人也沒有忘記她這個老朋友。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3

丨德宏潞西西瓜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個夏天,聶蕊“東家”的孫子雙岩到昆明販賣西瓜。臨行之前,長輩一再叮囑他“别忘了給聶阿姨家送去幾個”。

那是雙岩第一次到省城,由于通訊不便,事先沒能和聶蕊聯系上。家裡人隻是簡單告訴他聶阿姨在建設銀行工作,人生地不熟的雙岩頂着烈日、抱着西瓜在昆明城區穿街過巷,每見到一個建行儲蓄點就進去打聽。就這麼找了3天,問了20來個儲蓄點也沒能找到人。

“西瓜雖然沒吃到,但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甜。”聶蕊說。

2 “雙家傣味”的由來

2004年,對聶蕊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雙岩揣着多年來賣西瓜攢下的錢,領着幾個同鄉來昆明“闖天下”,開了一家傣族風味小餐館。但由于不善經營,生意慘淡,不到3個月就賠了個一幹二淨。

在準備回鄉的前一天晚上,雙岩十分沮喪地向聶蕊一家辭行。餐館關門沉重地打擊了他在城市立足的自信心,“擺在面前的隻剩下回家種地一條路了”。

“你就這麼走了,讓我們面子往哪裡擱?這事我們要是不管,以後哪還有臉見你父母?”聶蕊極力安撫創業受挫的雙岩,并帶着“孩子們”重整旗鼓。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4

丨雙家傣味

聶蕊一家幫着分析生意失敗的原因所在,并主動出資盤下了位于昆明市桃源社區的一家雙層店面,激勵“孩子們”從頭再來。新店取名為“雙家傣味”。“‘雙家’有兩個寓意。一個是代表我們家與雙岩家攜手同心,另一個是代表漢族和傣族互幫互助。”

新店開張之後生意火爆,一連多天座無虛席。與此同時,店員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主要是漢語水平不高,和顧客溝通存在困難。”由于從小在傣語環境中長大,“孩子們”對昆明漢語方言聽不大懂,也不會說,常常弄錯客人的意思。“曾經有顧客要兩根竹筒飯,店員卻給上了兩根黃瓜。顧客又把要求說了一遍,店員把黃瓜換成兩雙竹筷,讓顧客哭笑不得。”

僅僅是點菜一關,就讓“孩子們”備感壓力,懼怕重蹈覆轍的他們,再次向聶蕊尋求幫助。

架不住“孩子們”再三要求,聶蕊放下了原本閑适的生活,硬着頭皮承擔起點菜、收銀、完稅、進貨等工作,“同齡人一個個退休了頤養天年,而我卻越來越忙,時常累到坐下就不想再站起來”。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5

丨雙家傣味内景

每天的閑暇時間,她會領着“孩子們”寫漢字、說漢語。一段時間之後,店員面對客人能說了、不腼腆了;聶蕊也在朝夕相處中掌握了傣語。

不止是管生意,聶蕊一家還管“孩子們”的生活。見到店員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思鄉情緒,聶蕊定下了“想吃什麼做什麼”的規矩。店員每人每天都可以做一兩道想吃的菜,把大家做的湊在一起,每頓飯桌上都不會少于10道菜。除此之外,店員的住宿也由餐館全部承擔。“他們的年齡和知青時候的我差不多,特别需要長輩的關心照顧。隻有吃飽住好,才不會特别想家。”

生意蒸蒸日上,讓第一批到“雙家傣味”工作的“孩子們”成了村寨裡的紅人。他們把大電視、DVD和摩托車等當時農村需要的東西陸續買回了家,“很多小伴看了都說想跟着來昆明發展”。

為了安置新來的傣族青年,聶蕊選擇繼續投資擴大經營,頂峰時期達到了3家店面、80多名員工的規模。“孩子們”在昆明不但吃住不愁,而且還能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學習廚藝和管理經驗,并把工資寄回去貼補家用。

有的店員在學得一技之長以後,返鄉開起了餐館;有的因練就了過硬本領,成為業内小有名氣的廚師;還有的在工作期間相識相戀,“結成夫妻的有30多對”。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6

丨撇撒

15年間,前後在“雙家傣味”工作過的傣族青年有400多人次。“家鄉的親友來昆明看病拿藥或者讀書旅遊,都會抽空到‘雙家傣味’聚一聚、聊一聊,餐館成了一個固定的聯絡點。”

聶蕊一家也常年在芒市與昆明之間不停往返。新老員工有結婚、建房、生子、開業等各種喜事,都會邀請他們參加。“15年來沒有在昆明過一個春節。每次他們等我們到了才殺豬。”

3 社區潑水節上“挑大梁”

2006年,昆明市鼓樓街道桃源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得知“雙家傣味”的員工全部來自于數百公裡之外的德宏州之後,社區黨委把“積極引導和幫助進城務工傣族群衆順利融入城市生活”作為工作重點予以落實。

“社區每月都會深入餐企訪民情、找問題,讓少數民族群衆遇事能夠‘見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切身利益。”桃源社區黨委書記王芳介紹,根據進城務工少數民族實際需要,社區先後舉辦了有關民族政策、就業技能、心理健康、消防安全、禁毒防艾等各種專題培訓上百場次,為少數民族兒女融入城市鋪平道路,得到了少數民族群衆的好評。

與此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創新工作思路,借助民族餐企人力資源的獨特優勢,以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為契機,于2006年聯合“雙家傣味”舉辦了社區第一屆潑水節聯歡活動,邀請“雙家傣味”員工“挑大梁”。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7

丨2019桃源社區潑水節

敲響象腳鼓、跳起嘎光舞、潑出祝福水,身着節日盛裝的傣族青年男女成為了節日舞台上的主角,并在歡快的氣氛中迅速與社區居民融為一體。“參與活動的人非常多,場面也比村寨裡熱鬧得多。”“雙家傣味”的主廚方二還對13年前的場景印象至深。平日深在庖廚的他,那天被現場街坊們的熱情所感染,表演了一套傣族拳法。周圍響起的熱烈掌聲讓他熱淚盈眶,“找到了存在感,為傣族文化而自豪”。

“迄今為止,我們的潑水節已連續舉辦了13年,規模逐年擴大。”王芳介紹,近幾年來,社區潑水節每年都吸引了上千名在昆工作學習的傣族和其他各族群衆參加,成為昆明市區内又一大潑水節活動舉辦地。

而作為活動發起“元老”之一的“雙家傣味”,每次都不忘帶上親手制作的潑水粑粑、手捶幹巴和米酒等傣味美食與街坊鄰居一同分享。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邊疆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傣族青年比以往擁有了更多的就業渠道和創業良機,“雙家傣味”的“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發展出路。但每當員工問及餐館的未來時,聶蕊都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會堅持做下去,這輩子和傣族人的情緣是割不斷的。”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8

聶蕊與傣族的情緣故事看似瑣碎、平凡,卻蘊藏着半個世紀的厚重,閃爍着真摯情感的光芒,透露着你我一家的情義,溫暖而感人。

舌尖上的傣家(15年的雙家傣味)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