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很多人被小說家們無限放大,如趙雲、關羽、諸葛亮等都是被後人人為“封神”的存在,但是真實曆史上,他們并沒有這麼偉大,或者這麼厲害。
有正面就有反面,為了襯托那些偉大的正面人物,很多曆史上本來的名臣幹将,就這麼被人為的變成了“大反派”;由于小說的廣泛傳播性,加上古代絕大多數人文化水平都很低,所以也就這麼傳了下來。
列舉四個被曆史小說家黑得很慘的名稱幹将:
1、蘇定方(唐朝)
《說唐》裡,蘇定方是窦建德的一員大将。在進攻燕山時,蘇定方與羅藝交戰,打鬥中用暗箭射殺了羅藝。窦建德在洛陽城與李世民混戰,蘇定方看見勢頭不好,連夜逃回揚州。之後他又在劉黑闼手下做元帥,劉黑闼進攻唐朝,蘇定方在紫金關外用計把隋唐第七好漢羅成引誘到淤泥河内,将其亂箭射殺。
本來兩國相争,各為其主,但羅家與蘇家仇深似海,恩怨糾葛了幾代人。後來劉黑闼與李世民交戰,李世民因愛才而招降蘇定方,于是蘇定方立即投降,并砍殺了前來支援劉黑闼的上梁王沈法興,李淵便封他為錫國公。
但是真實的蘇定方,卻是這樣的: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颉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裡,“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高宗朝達到了巅峰,大唐的聲威随之播及西北邊隅和東方遐邦,既為中原的穩定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
2、李道宗(唐朝)
在小說《薛家将》中,李道宗被塑造成了一個反面人物。是一個一直陷害忠臣薛仁貴的主力。在小說中,李道宗也不再是江夏王,而是叫做成親王。在唐太宗李世民召薛仁貴回京之際,開始了陷害薛仁貴之路。
但是真實的蘇定方,卻是這樣的:
李道宗作為大唐的皇親國戚,猶如漢朝的衛青和霍去病,征戰四方,功勳顯赫,深受敬仰,唐初的輝煌戰果,與軍中存在一個關隴貴族集團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正是這一堅強核心的表率作用,李道宗作為關隴貴族集團的一員,沖鋒在前,奮不顧身。
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征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與李孝恭并稱為賢。唐太宗在晚年評價李道宗為與李世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将。
3、潘仁美(北宋)
傳統俠義小說中的大奸臣,在楊家将中,公報私仇,緻未予以接應,緻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和楊三郎。
但是這個小說家還算有點良知,曆史上并沒有潘仁美,他的原型是潘美。潘美何許人也?
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後,受到重用,參加平定李重進叛亂,鎮守揚州、潭州,累遷防禦使。後來為行營兵馬都部署,率軍攻滅南漢。參與平南唐、滅北漢、雁門之戰等重要戰役,被封為韓國公。
公元986年,因攻打遼國失敗,導緻楊業全軍覆沒,潘美被削三任,降為檢校太保。次年,又複舊官。楊業之死的最大責任者絕對是宋帝趙光義,而不是潘美。
4、龐太師(北宋)
龐吉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文學的人物,著名反派代表人物,當朝國丈,加封太師。位高權重,結黨專權,控制科考。曾多次陷害包公,被三俠五義衆人修理。
但是真實的龐太師原型,一直存在争議,有兩人被認為是龐太師的原型,關鍵是這兩個人都是忠貞能臣啊!
原型一:龐籍
公元1015年進士及第後,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贊許,認為龐籍極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龐籍又先後升任為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刑部詳複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禦史,累遷至樞密副使、樞密使、太子太保等,封穎國公。 龐籍不僅與韓琦、範仲淹等人交好,還提攜了司馬光、狄青等人。
原型二:張堯佐
因是外戚,仕途通達,張堯佐先升任三司戶部判官和副使。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吏部流内铨,曆遷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加官為龍圖閣直學士,升為給事中、端明殿學士,被任命為三司使。後因谏官包拯等人的奏請,張堯佐被召回京,改鎮天平軍。去世後被贈為太師。
小說誤人不淺,但是真正可惡的是曆史卻不給這些人一個平反的機會,緻使這些在曆史上大有作為的人,卻一直蒙受不白之冤,甚是可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