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長 黃友賢:“黎錦的傳承一般都是母傳女,女再傳女這種方式,就是從女性的角度去傳承。”
海南省藝術館非遺中心主任 研究館員 陳佩:“現在我們的傳承方式得到了比較大的一個開拓,比如像組織合作社辦培訓班這種形式,就是黎錦技藝進校園,通過正規教育,把它納入學制裡面進行傳承。”
“黎錦進校園”,讓如今的小學、初中還有技校,都有了織錦專業,根據以前的傳統,男性是不能學習織錦的,但根據時代的發展,現在男性也覺得織錦也可以學。
海南省民族技工學校黎錦教師 陳達谞:“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東西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人學,然後我就偷偷的跟老人學了,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是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因為在黎族傳統的觀念裡邊,認為男孩子是不能學織錦的,所以剛開始學的時候是關門關窗,後來我的家人也慢慢接受了,覺得說你既然喜歡,那就支持你做這一項工作。我之所以選擇了來到學校當老師,是我認為啟蒙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對于我們傳統文化這一塊,因為已經有好多年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被大家提起了,比如說是黎錦或者民歌,他從小接觸的話就會耳熟能詳,然後他習慣成自然認為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内心是認可這個東西的,這個對于我們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容亞美:“這個是傳統,不要忘記,世世代代也不要忘記,過去的作品圖案,應該傳下去給學生、姑娘、年輕人,我們現在老了,用不了了。”
海南省藝術館非遺中心主任 研究館員 陳佩:“建立傳承村、傳習所,參加國内外各種展覽展示,從這些保護的措施中,給我們傳承人逐漸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一些變化,我們黎族婦女不管是從經濟收入,還是參與社會活動等等這些方面,都給了她極大的自信心,也喚起了對非遺保護的熱愛。”(來源:海南文旅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