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正在跑步的學生。圖/新華社
春節過後,新學期即将開始,各地的體育中考也将陸續展開,相關項目是否調整或取消,成了公衆高度關注的話題。
近日,貴州省貴陽、遵義、六盤水、黔南等多個市州為此調整了體育中考項目,均取消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項目。此外,廣東廣州、河南鄭州、四川資陽等地教育部門也稱,将根據相關政策審慎決策,綜合各方面因素科學研判,或根據疫情形勢及時研判評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如今,疫情形勢雖然變了,但“陽康”後馬上進行劇烈運動也可能引發生命健康風險。有醫生建議,“陽康”後三四個月内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有鑒于此,多地宣布取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項目,避免了學生因為劇烈運動而導緻的健康風險,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生命健康,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是一種人文關懷。
體育中考調整固然是因時因勢的明智之舉,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體育鍛煉了,讓學生動起來依然刻不容緩。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血管功能,改善代謝,讓孩子更有活力,還能夠提升孩子的全方位狀态,讓孩子學習起來更有效率、更加輕松。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已經日益凸顯。但迫于升學的壓力,體育鍛煉在學生現實生活中,卻常常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
而這樣的現狀,也是體育中考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考試不是目的,“以考促運動”,使學生養成強身健體、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才是意義所在。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上述地區在調整中考體育測試項目的同時,紛紛針對開學後的學校體育鍛煉和體育中考等提出了相關要求,回應了取消長跑後學生該怎麼動起來的問題。
從長遠來看,校園體育應該放在平時學生有足夠的體育鍛煉時間,安排足夠的體育鍛煉和引導課程活動上面去,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學中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鍛煉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學校和家長都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不放松孩子的體育鍛煉。
今年元旦起正式施行的新《體育法》,将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明确要求學校必須開齊開足體育課,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法律層面詳盡的規定,也體現了國家對青少年增強體育鍛煉的重視。
當下,學校出于整體考量,有些體育活動一時難以放手開展,但個體完全可以因人而異适當跑起來。願所有的孩子都能養成堅持運動的好習慣,到那時,體育中考測試或許也就可以退出曆史舞台了。
撰稿 / 胡欣紅(教師)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