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8 19:33:15
知識點
  • 高差的計算

等高線圖中,當兩點之間為連續增加(或減小)的等高線時,計算兩點的高差H,可以采用以下步驟:

①确定兩點間的等高線數量n;

②确定相鄰等高線的高差(等高距)d;

③計算最小值=(n-1)×d,最大值=(n 1)×d,即最小值<高差H<最大值。

溫差的計算,也是如此,指隻是替換為等溫線、等溫距、溫差。

如下圖所示,A、B兩點間共有4條等高線,等高距為50m,則兩點間的高差:(4-1)×50<H<(4 1)×50,即150m< H <250m。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1

圖1 高差的計算


例題

某城市8日(多雲)9:00到9日(晴)18:00,從市中心向南、向北的氣溫分布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6~8題。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2

6、圖示的最大溫差可能是( )

A. 4℃

B. 12

C. 16℃

D. 18℃

7、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 )

A. 最高值多雲天高于晴天

B. 白天變化晴天比多雲天強烈

C. 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

D. 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8、下列時間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是( )

A. 8日16時左右

B. 8日22時左右

C. 9日15時左右

D. 9日18時左右

答案:C、B、B

精講精析:(1)計算最大溫差。①圖中中間13℃和9℃之間,間隔了一條等溫線,因此該條等溫線是11℃,即可知圖中相鄰等溫線的“等溫距”是2℃,依次标出各條等溫線的溫度;②因此,圖中溫度最高的為21℃~23℃(圖中綠色五角星),溫度最低為5℃~7℃(圖中藍色五角星),二者中間間隔了8條等溫線,等溫距為2℃,因此二者的溫度差範圍為:(8-1)×2~(8 1)×2,即為14℃~18℃(不包含14和18),因此選項C正确。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3

(2)分析氣溫的變化。①圖中左側為8日(多雲),右側為9日(晴天),因此多雲的最高值(>19℃)小于晴天(>21℃),選項A錯誤;②等溫線越稠密,氣溫變化越大,圖中右側白天(晴天)等溫線更稠密,因此氣溫變化更強烈,選項B正确;③正午為12:00,從圖中可以看出,左側和右側都是15:00溫度最高,因此正午—15:00—午夜,氣溫較低—最高—較低,并不是逐漸降低,選項C錯誤;④等溫線越稀疏,氣溫變化越小。圖中左側(多雲)的白天更稀疏,右側(晴天)的夜晚更稠密,即多雲的白天、晴天的夜晚氣溫變化平緩(即晴天的白天,氣溫變化較大),選項D錯誤。

(3)分析熱島效應。①熱島效應,即市中心的氣溫高于郊區,二者存在溫差。當溫差最大時,熱島效應最強;②從圖中可以看出,8日22:00市中心為13℃~15℃,郊區為9℃~11℃,中間間隔了兩條等溫線,即溫差最大,熱島效應最強,選項B正确(其他選項中,市中心和郊區間隔的等溫線分别為:0、1、1)。


總結
  • 熱島效應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已知等溫線上的數值,計算出相鄰等溫線的“等溫距”,進而标出所有等溫線的數值;②找出溫度最高值、最低值,根據間隔的等溫線和等溫距,計算出溫差的範圍;②根據等溫線的稠密、稀疏,分析氣溫的變化;③根據溫差(市中心、郊區)的大小,分析熱島效應的強弱。

熱島效應,指的是由于人工發熱、水泥瀝青路面的增加,導緻城市”高溫化“。

其中,城市升溫快、降溫快,而郊區升溫慢降溫慢,因此二者産生了溫度差,形成了熱力環流

①城市風:城區的溫度較高,空氣受熱上升,在高空聚聚形成高壓區,并向兩側的郊區流動,便形成了從城市流向郊區的風,即為城市風

②郊區風:城區空氣受熱上升後,近地表地區空氣稀薄,氣壓較低。因此郊區的空氣流動過來,進行補充,形成了從郊區流向城市的風,即為郊區風

高一地理熱島強度日變化特征(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4

圖2 城市風、郊區風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